柳编创业事迹材料
柳编创业事迹材料
柳编创业推荐事迹材料
提起柳编工艺,在**首屈一指的要数**县**柳编厂。该厂创建于1996 年,位于洛门镇渭河桥北,占地 5336 平米,拥有固定资产 80 多万元,现已发展成为能够批量加工柳编、草辫、彩陶等100多种工艺品、年产值达100多万元的小型民营企业。该厂生产的柳编工艺品在 20**年第九届中国**投资洽谈会上被评为最受欢迎的产品,同年在**市妇联建会 50 周年成就展中获得了优秀奖,厂长雷世海也被评为**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柳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和**县全民创业标兵,20**年 11 月被**省职改办评为中级柳编艺术师……透过一串串耀眼的光环,我们逐步了解了现已 60 多岁的雷世海老人艰难的创业之路,令人肃然起敬。
创办柳编厂前,雷世海是**县林业局的一名招聘干部,一次偶然的机会,雷世海在火车站认识了前来**收购柳条的山东客商王**女士,初步知晓了柳编工艺,也了解到柳编的发展潜力。善于琢磨的雷世海就想:“当地柳条资源丰富、劳动力特别是妇女劳动力也富余,如果能在家乡创办一家柳编厂,既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也能带动父老乡亲发家致富,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带着这一梦想,雷世海辞去了县林业局的工作,满怀信心地前往山东学习取经。
转眼间一年多时间过去了,雷世海凭借自己不懈的钻研学习,熟练掌握了柳编的手工技艺,在原料加工、人员培训、生产销售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随后,他专门从山东**聘请王**担任副厂长,同时,聘请了 4 名技术人员一同来**联合办厂。和大多数创业者一样,雷世海在起步阶段面临着没有厂房、没有工
人、没有资金的困境,但他没有放弃,四处奔波,最后在**乡政府的协调下,筹钱买下了粉丝厂的地皮和几间厂房,首先开办了柳编技艺培训班,最多时培训人员达 200 多人,柳编厂在边培训边生产边销售的情况下开始运营。他想方设法克服重重困难,厂房不够,借用***中的餐厅;
资金不足,向亲戚朋友借;
水不够用,自己挑水、从附近拉水,钢铁般的意志支撑着雷世海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功夫不负有心人。**柳编厂终于走过了最为艰难的岁月,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扎稳了脚跟,生产的圆宝沙发、富贵椅、宠物篮、果篮、花篮等在西交会、兰洽会、伏羲文化旅游节、**蜜桃会、**蔬菜博览会等节庆会展上备受瞩目,供不应求,并远销美国、西欧、日本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广大客户的喜爱。
面对美好的发展前景,雷世海在欣慰之余,对当前发展的困境不无担忧。他说,柳编厂要做大做强,最缺的还是资金,由于厂房没有产权证,无法抵押贷款,尽管争取到了***万元的世行扶贫贷款项目,但仅仅到位了 5 万元,与资金需求相比,只是杯水车薪。同时,由于原材料涨价、采集收购难和编工人员不足,严重制约着厂子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面对柳编技艺传承人短缺的现状、柳编工艺品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国家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有利形势,尽管创业过程充满了困难和艰辛,但雷世海依然信心满怀。他表示,今后将在巩固发展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全力申报文化产业项目和扶贫项目,争取资金,创编技术含量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柳编精品;
积极参加各种展销会,进一步提升**柳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市场份额,力争到“十*五”末,年产值突破***万元,就业人员达到***人以上。
雷世海,一位年过花甲依然精神矍铄的普通农民;
一位历经艰难依然奋发向上的民间艺人,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地奋斗着、拼搏着。他的厂子很小、收益不高,他却用责任和爱心传承着柳编技艺文化;
他的舞台不大、观众不多,他却用激情和梦想演绎着耐人寻味的柳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