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自查报告
生态农业自查报告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某省某生态农业示范园
2.项目承办单位:某省农村产业协调发展服务指导中心
3.项目法人代表:
4.项目技术负责人:
5.项目主管单位:某省发展计划委员会
6.项目地址:南昌市郊区
7.项目建设目标:
建设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以科学技术作支撑,以经济利益为中心,发展高产、高效、低耗、无污染无公害的花果蔬菜、畜禽产品。加大科技支农力度,调整和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创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坚持走持续发展的道路,改善生产条件、保护生态环境,进行生态农业综合开发,将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达到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使之成为集农业综合开发、生产经营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农业示范园。
第二篇:生态农业的调研报告
生态农业的调研报告
张总让我对《金山生态旅游调研报告》中涉及到的有机农业的问
题做深入调查,现我将调查内容汇报如下:
目前可供我们公司参考的几种农业模式:
? 无公害种植模式
? 绿色种植模式
? 有机种植模式
? 普通大棚种植模式
? 有机日光温室种植模式
? 无土栽培模式
? 花草种植模式
几种农业模式的比较:(表格)
第三篇:生态农业报告,生态农业观光园计划书,生态农业案例,生态农业观光园案例
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相结合的原则 传统评价方法简便易行,具备初等数学知识和一定的工作经验就可进行各种生态经济分析,结果简单明了,实用性强。但是,这些方法在全面深刻地反映系统本质上存在不足。应用数学模型,借助电子计算机发展起来的各种现代评价方法,理论基础和科学性强,运算手段先进迅速,有利于分析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和探刻揭示系统的结构、功能、效益及各种经济变量相互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因此,两者结合可以收到取长补短的效果,用现代方法以补充和加强传统方法的评价效能、用传统方法可以检验现代方法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
可比性原则 评价结果应具有系统自身在不同时段的纵向可比性
及相同层次的不同系统在同一时点的横向可比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3 个方面:(1)采用同一种评价方法计算综合功能和效益;(2)指标体系的设置要为综合功能效益评价服务,指标体系的分类设置要便于进行权衡分析,按照生态经济学原理给同类指标以相应的权重,进行综合评价;(3) 要对各种指标进行统一量纲和无量纲处理,使综合评价的结果具有相同的意义。
构建方法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一般倾向于利用层次分析法(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其特点是具有高度的逻辑性、系统性、简洁性和实用性,可将一些量化困难的定性问题 在严格数学运算基础上定量化;将一些定量、定性混杂的问题综合为统一整体进行综合分析。
ahp 法的基本原理,是把研究的复杂问题看作一个大系统,通对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出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相应地给出重要性的定量表示;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并加以排序;最后根据排序结果进行规划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措施。
第四篇:村生态环保自查报告
根据县委、县政府建设县级生态示范村的要求,乡党委、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认真做好我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我乡 xx 村确定为县级生态示范村,现将 xx 村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xx 村位于乡政府东南面,距乡政府 1 公里处,现有户数 98 户,总人口 481 人,全村总耕地面积 668 亩,人均 1.4 亩,劳务输转、种植、养殖为该村的支柱产业。
一、周密部署,加强领导。
(一)健全领导机构,完善各项制度
按照县委、县政府建设“生态示范村”的标准,为保护和改善我乡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明显转变,推动我乡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相机生态示范村的建设标准,指导 xx 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魏满义为组长的生态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各司其职。乡领导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完善村庄建设规划,处理生态保护相关事宜。将生态建设工作纳入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总体工作中予以落实,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实效。
(二)营造环保氛围,全面落实政策
一是乡宣传部门充分发挥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深入村组,积极利用横幅、广播、板报等形式宣传环保政策和知识,形成全村广大干部群众人人为生态示范村建设贡献力量的良好氛围。二是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县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严格确立原则,扎实有序推进
1、坚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生态村建设与农村脱贫致富、全乡经济发展相结合,与我乡的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相结合。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生态村建设坚持从我乡实际出发,以我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文化发展水平为基础,科学合理的组织建设。
3、坚持资源永续利用原则:提倡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走资源循环利用,能源高效利用之路,实现废物的最小化;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并重,实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
改善相协调。
4、坚持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原则:生态村建设规划是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统一规划,体现出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有机联系。同时,规划明确了近、中、远期目标,并将建设任务加以分解落实,分阶段、分部门组织实施,突出阶段性的建设重点,狠抓重点建设项目。
(四)落实各项措施,强化民主监督
乡党委、政府根据 xx 村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的工作任务进行定期不间断的监督,努力形成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系,定期或不定期的对 xx 村开展的工作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生态环境保护各项工作任务。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xx 村积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改变了单一种植结构,逐步走上以劳务输转、种植、养殖为主的多元化发展道路,2014 年人均年纯收入达 1580 元。以扩大开放为重点,增添发展新活力,加快村级组织职能转变,进一步提高村级服务质量和水平,通过广播、贴标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环保知识,努力营造良好环保氛围。
(xx 村位于南河支流南岸,群众生活饮用水来自上河峪林区,纯天然的地下水供养着 xx 村人,经相关部门检测,饮水卫生合格率达 100﹪。但南河支流在历年汛期都有较大的洪涝灾害发生,危及着全村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解决南河支流洪涝灾害的发生,治理南河隐患,村党支部、村委会上报乡政府,经乡党委、政府进行实地勘测、论证,予以申报立项,新建了 xx 村堤防工程。该工程于 2014 年 6 月份动工,7 月份全面竣工,新修河堤750 米,消除了 xx 村村庄、公路、耕地的安全隐患,确保了全体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美化了村庄环境,新河堤的竣工又为建设生态示范村增加了亮点,推进了 xx 村生态文明进程。
xx 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川区抓蔬菜、山区抓洋芋,集中抓养殖,普遍抓劳务”的农业发展思路。结合生态示范村建设,以农业建设为重点,培育发展新优势,把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坚持用科学发展观谋划农业,大力发展小麦、油菜、正茬豆角等多元化农业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结合生态示范村建设,引导农民发展特色产业之路,依托交通便利、水源水质良好和种植牧草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优势,突出畜牧业在质和量上的发展,新建养猪场和养羊小区,推动了全乡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 字要求,xx 村在乡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力争达到这一要求。一是从村容整洁出发,从保护一草一木做起,提高村庄绿化率,从小处入手,从每家每户的生活垃圾、畜禽粪便开始,设立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点,改进每户的厕所、禽畜圈棚。在近几年的发展下,xx 村彻底改变了以前 “猪羊满村跑,粪便到处流”的脏、乱、差的生活环境。二是大力宣传禽畜粪便综合利用,地里多用农家肥,尽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推广秸秆还田新型技术,种植绿色农产品。三是在 2014 年 11 月份,xx 村党支部、村委会牵头,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集资五万余元,投工 700 个,硬化村庄道路 2500 平方米。目前,完成了墙体涂白,村庄面貌得到了美化、亮化,村庄环境得到了彻底改变,xx 村闯出了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农村发展之路。
二、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群众环保意识不强
一些群众环保意识淡薄,对环保重要性认识不够,习惯了以前不良生活方式,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堆牲畜粪便,甚至乱砍树木,对建设生态文明村起着严重的阻碍作用。
我乡所有村庄都属山区,乡财力有限,而村级经费更是拮据,这为加大环境治理,改变村容村貌带来了不利因素。如 xx 村水源的环境保护、公共绿化等方面,资金缺口大,无法正常开展工作,严重制约了我乡生态文明进程。
三、下年度工作安排
(一)、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今后,我们将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利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活动月,组织全村党员干部、群众集中学习环保方面政策法规知识,让每位村民认识到环保工作重要性,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自觉抵制环境污染,珍惜生存环境的良好风气。
(二)、统一部署,贯彻落实上级任务。村委会按照乡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扎扎实实完成各项环保工作任务,努力把 xx 村建设成为县级生态文明示范村,加快县级生态文明示范乡的进程。
第五篇:关于西河镇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
关于西河镇生态农业的调查报告
西河镇作为成都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地区,在新农村的建设方面得到了成都市的大力支持。西河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成都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出发决定发展以农家乐为主体的新农村建设。
我们经过走访了几家农家乐得到了一些关于他们在开办和经营农家乐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来自政府方面的支持。在经营之初政府对于一些农家乐给予一些资金上的补贴;在一些龙虾繁殖的季节,政府还会在他们购买龙虾种的时候给予一些资金帮助;政府也会通过一些专门的人员,教授经营者一些关于龙虾养殖的知识培训…….这些在促进西河镇进行的更加顺利和富有积极性。
通过走访几家农家乐我们也得知农家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作用。在一家农家乐里面,由于早上 9 点多,去的时候那家农家乐里面的人还不大多,但从他们员工忙碌的身影中乐意看出人应该中午会有比较多的人。我们乘着人不多时进去拜访了一下老板。通过调查才知道,他们已经有一个自己的网站,并且已有比较多的人通过网站预订了。老板还告诉我们他们
这里的员工大多数是当地人,以前也许会没有工作或者一年多少收入不多,但现在不仅不用出去走很远的地方打工,而且收入也比以前好多了。
但是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一些经营者
反应说,当地的一些基础建设还不怎么完善,比如在去西河镇有一条公路并不是怎么宽,比较挤,这对一些经营者来说觉得不能吸引一些顾客。一些还表示农家乐有着明显的淡季和旺季,由于经营种类比较单一大部分以龙虾与鱼为主。而龙虾的养殖存在明显的淡旺季所以经营也受到很到的限制。但一些已经在进行努力的改变,比如有的农家乐还会养殖一些土鸡和其他的家禽,来改善这一问题。
总之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使我们对西河镇的生态农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以外,也锻炼了我们的许多交际能力。
2014 年 8 月 15 日
上一篇:部队班长述职报告
下一篇:巨磁电阻与磁电阻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