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疝易误诊原因分析(附5例报告)
【关键词】闭孔疝;临床特点;误诊原因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596-01
闭孔疝是腹内脏器,经骨盆侧壁闭孔管向股三角区突出的隐匿性疝,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腹外疝,占所有疝的0.05%-0.7%,占肠梗阻手术患者的0.2%[1]。大多数闭孔疝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生对该病认识不足,以及患者主、客观因素,常常延误诊治,导致患者发生肠坏死、肠穿孔,病死率极高。因此,提高对本病的警惕,及时准确的诊断对挽救患者生命和提高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下面结合5例病例报告并结合文献学习,分析和查早易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
1 病例分析
本组5例均为女性,年龄均>65岁,身体消瘦,都有多胎生育史(3~5胎次),2例有便秘史,3例均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病程3~7 d,均以腹痛、腹胀、呕吐、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入院,其中2例患者伴有右大腿内侧及膝部疼痛,1例患者10 d前曾行肠穿孔修补术。2例病人以往均有类似腹痛发作史,保守治疗后好转。体查:腹部未见肠型,脐周及下腹部轻压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肛门指检未见异常。X线示小肠梗阻。入院均诊断为机械性小肠梗阻,考虑为粘连、肿瘤、肠扭转可能。1例因年龄在80岁,,但由于患者高龄、消瘦,营养状况较差,心肺功能欠佳,家属及患者考虑麻醉及手术风险大,拒绝进一步手术治疗,故转入监护病房保守治疗,最后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死亡。剩余4例经保守治疗(36~48 h)无效后行剖腹探查,2例患者均有部分小肠嵌入闭孔内,已坏死,行肠切除肠吻合术,闭孔内口用丝线缝合数针关闭缺,2例回肠嵌顿于闭孔,肠管无发黑,经手术治疗好转。术后患者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2 讨论
闭孔疝是少见的盆壁疝,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6,盆底肌肉、筋膜薄弱松弛和腹内压慢性增高是闭孔疝的发病基础。高龄、消瘦、女性、多胎妊娠及腹压增高(慢性咳嗽、便秘、重体力劳动等)是发病的相关因素,老年人患有诸如慢性支气管炎、长期便秘等致腹内压增高及由于生理性盆腔筋膜松弛、盆底肌肉萎缩有关。妇女骨盆较宽,闭孔管开口略显三角形,且横径较大,易形成疝,且由于多次妊娠,可造成女性会阴松弛。本组5例为多产消瘦的老年女性患者,2例有便秘史,3例均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
闭孔疝的内容物主要为小肠,多为肠管壁疝(Richter疝)。故临床症状表现为不全肠梗阻,即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及恶心、呕吐,部分病人数月前就可有上述症状。本组5例患者均有此表现。典型的闭孔疝体征为HRS,表现为患者大腿内侧和膝关节内侧局部刺痛、麻木和异常感觉,在咳嗽等增加腹压的动作时疼痛加剧,但当患侧髋关节处于屈曲、内收、内旋位置时,疼痛减轻,有时可消失。尽管HRS具有特异病征的诊断意义,但其阳性率仅为25%~50%[2]。本组有2例患者有此体征。此外闭孔疝还可有以下体征:(1)闭孔神经痛,自腹股沟皱襞处扩展至大腿前侧,呈持续或间歇性;(2)Hannington-Kiff征:大腿内收反射消失,由于闭孔神经受压所致。(3)另一不被广泛了解的征象是腹股沟韧带内侧下方的股三角处有青紫,由于肠梗死的血性渗出液扩展至大腿上侧,阴道检查可在闭孔区扪及一压痛肿块。本组2例未作阴道检查。尽管闭孔疝早在1724 年就有报告,但至今诊断还是困难的,容易被漏诊,本组5例患者术前均未确诊。
文献报道本病误诊率达80.0%以上,术前诊断率仅为10.0%~20.0%[3]。回顾分析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漏诊、误诊多与以下几个原因有关:(1)本病少见,临床医生经验不足,对此病缺乏警惕性;本组有1例患者已出现有特征的HRS征阳性,但未引起医生的警惕;(2)老年人并发病较多,对相对有特征的HRS征阳性易用其它原因解释而被忽略;(3)老年人反应迟钝,临床表现与肠管病理变化不相称,加之可引起肠梗阻的原因很多(肠道肿瘤、肠粘连、粪便等)。本组1例患者既往有腹部手术史,考虑为粘连性肠梗阻,延长保守治疗时间,延误了手术时机;(4)疝块位于耻骨深面不易扪及;(5)患者年龄大、常合并各种内科疾病,手术风险大。本组1例患者有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使得患者家属难下手术探查决心,延误最佳手术时机导致死亡。由于诊断困难,在临床就可能导致治疗的不适当或耽误手术时机,导致闭孔疝死亡率极高,多数由于肠切除后吻合并发症。结合文献报告和本组病例,认为首先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警惕性。瘦弱的老年患者当出现不明原因的肠梗阻时,就要考虑到本病存在的可能。要认真检查是否存在HRS、闭孔神经痛、Hannington-Kiff这3大体征,注意腹股沟区及大腿内上区域有无异常,做肛门指检和阴道检查要注意触摸肠外盆腔前壁有无肿块。要注意把HRS征与腹部症状相联系,及时做下腹部、盆腔CT检查尤为重要,有利于减少误诊的发生,确诊后立即手术复位。只要了解该病的特点,考虑全面,细致检查,减少闭孔疝的误诊,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及并发症是可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 李恒岩,陈新丽.闭孔疝的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4):360-361.
[2] 葛曼青,李五生,徐亮,等.闭孔疝的临床诊治[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3,36(6):618-620.
[3] 张勇,杜勇,杨汉丰,等.多层螺旋CT对闭孔疝的术前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29(12):1644-1647.
上一篇:椎管内粒细胞肉瘤1例报告
下一篇:2016年美国印刷业业务状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