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元与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摘要:在劳动教育意义、目的、内容上,二位教育家都有一些相近的论述,颜元以自己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深入揭露程朱理学的空疏无用,毅然提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劳动教育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影响很大;苏霍姆林斯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提出了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学说,其中劳动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颜元;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1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1-0175-02
一、 劳动教育的意义
颜元认为:劳动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家的强盛,而且也有益于身体、思想、智力的发展。其内容具体阐述如下:
1.劳动具有德育意义。他认为,劳动能“治心”、“修身”,因为参加劳动,生活充实,可以去除各种邪念。他说:“吾用力农事,不遑食寝,邪妄之念,亦自不起”[1]624。此外,劳动还使人勤劳,克服怠惰、疲沓。他曾经说过:“人不做事则暇,暇则逆,逆则惰、则疲;暇、逆、惰、疲,私欲乘之起矣”。一个人如果无所事事,有可能内心空虚,一些邪恶的想法很有可能产生,这说法有一定道理。
2.劳动具有体育意义。他认为劳动可以增强体魄,是重要的养身之道。因为,经常参加劳动,则“筋骨竦,气脉舒”,久而久之就“魂魄强”。因此,在他看来,“一身动则一身强,一家动则一家强,一国动则一国强”。由于体质的增强,学习起来可以“振竦精神,使心常灵活”。所以说,劳动可以“练智”、“达才”,开发人们的智力、增长人们的才干,这种教育思想是十分宝贵的,具有积极的意义。
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劳动既是学生认识和理解客观世界的手段,也是他们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途径”[2]。即人通过劳动,对客观世界加以改造,其结果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成果,这样对客观世界加深了认识;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认识水平,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那么物质成果越多,心情越愉快,精神上越感到满足;反之,精神上越感到满足、愉悦,劳动便越成为生活的一种自我需要,更愿意为人类作出无私的贡献,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使自然、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他还主张劳动教育应与丰富的精神生活紧密结合,而热爱劳动的感情要在人的精神生活过程中培养起来。
他同时认为:“体力劳动和运动一样具有重要的体育意义,劳动动作不仅能强劲筋骨、强化神经系统、锻炼体态美,而且还能培养青少年具有热爱劳动的健康感情,使他们既身体健壮,又朝气蓬勃,使外在的健康与内在的精神生活的丰满融合于一身”[3]434。说明他也重视劳动的体育意义。
虽然二人所处的时代、生活的国度不同,其劳动思想还是有一些相近之处,都重视劳动的德育、体育意义,都是适应当时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是不同之处在于:前者主要是针对当时空疏无用的教学内容、呆读死记的教学方法而提出的这一教育思想。前者认为,通过劳动本身可以培养人的思想品质,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而后者主要是针对当时就业与升学的矛盾而提出的一种兼顾二者的一种解决办法,主要是解决就业问题,同时后者认为,“假如以为爱劳动的感情可以在劳动中培养起来,那是片面的和幼稚的”[3]437,主张劳动与丰富的精神生活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一种热爱劳动的感情,说明他的观点更全面一些,认识更深刻一些。
二、劳动教育的目的
颜元认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热爱劳动、具有劳动技能的专门人才,其对象是百姓;而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劳动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能积极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其对象是中学生。
两位教育家都主张通过劳动把受教育者培养成有知识、有技能、乐于参加劳动的劳动者,但是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前者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其目的往往带有个人的色彩;后者由于所处的时代的社会矛盾比较尖锐,就业与升学矛盾十分突出,为了更好地平衡这一问题,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就业,所以其目的更多的是带有时代的社会要求。
三、劳动教育的内容
颜元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他说:“凡为吾徒者,当立志学礼、乐、射、御、书、数及兵、农、钱、谷、水、工、虞”[1]743。从其内容来看,有西周时期的六艺教育,还有一些工农业生产知识,从五育角度讲,它包含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实施要求,也包括了劳动技术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劳动教育应该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使它们之间保持血肉联系,他认为:“要实现全面发展,就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和审美教育深入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交织,使这几个方面的教育呈现为一个统一的完整过程”[4]。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将“五育”并举,使学生得到和谐发展、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四、原因分析
由于二人生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不过还有很多相似之处,二人都富有个性,其教育目的是培养实用人才,教学内容注重实用,都注重劳动教育的意义,不过还有很多不同点,其原因在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理论基础的不同。
1.时代背景
颜元生活于明末清初,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资本主义的新兴力量在不断壮大,一方面要求逐步分享政治权利,另一方面要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就必须要培养出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才,他的一些教学内容可以说就是此要求的反映;同时西学东进运动的推进,带来了一些西方资本主义新的价值观、新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一些外国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以及举办一些教会学校,无疑吹来一股清醒的空气,带来一些近代资本主义的科学思想、政治观念,所以这些外在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高度关注,他的这一劳动教育思想就是适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当时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反映。
而苏霍姆林斯基当时正处于社会改革、发展之中,由于20世纪30、40年代及50年代初期,曾经强调劳动者知识化,而普通中学的主要任务就是为高校输送人才,50年代中期后,高校招生计划很有限,不可能满足所有中学生的求学愿望,而不能升学的中学生又没有劳动思想准备、就业技能,一天无所事事,到处游荡,且数量不断上升,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兼顾升学与就业,更好地促进就业,因而他提出了这一劳动教育思想。这是当时社会要求的反映,符合时代潮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2.生活经历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可能是凭空产生的,都有它产生的条件。劳动教育思想也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不过思想本身也有它自身的独立性,即是说颜元的劳动教育思想除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客观要求以外,还深受一些民主观念的影响,同时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成长环境息息相关,很大程度上也有他个人的因素。
从其成长经历来看,他可以说很不幸,出身一个贫穷的农家,父亲是寄养在别人家里,3岁时,父亲不堪忍受其养父的虐待,离家出走;12岁时母亲远嫁他方,从此言无音讯;后来养祖父因牢狱之灾而蹲监狱,家中只有他与养祖母相依为命,共渡难关,为了生存,12岁就下地劳作,曾经学医、卖药来维持生计。可谓坎坷一生、艰苦备尝!
后来富有传奇色彩的求学经历,使他通过自己反复对比,最后清醒地认识到:“因悟周公之六德、六行、六艺,孔子之四教,正学也[1]26”,走上了实学教育道路,坚定了其劳动教育思想。
而苏霍姆林斯基于1918年出生于乌克兰一个农民家庭,1933年毕业于农村七年制学校,又经过一年的师资培训班学习后,17岁开始从教;工作之余,发奋学习,1939年函授学习结束,获得中学教师资格证书,又开始担任中学教学工作,曾经担任过一所中学的教导主任。战争爆发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保家卫国是第一要务,他义无反顾,踏上征程,后来负伤,再次回到自己喜欢的讲台,1948年起开始担任帕夫雷什中学校长,长达23年,直至逝世。他除了因战争原因外,几乎没有离开自己热爱的讲台;同时不断进修,1955年获得博士学位,在长达30多年的教学生涯中,他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也写下了大量的理论著作,其中有41本专著,600多篇教育论文,1200多篇童话、故事和短篇小说。他可谓既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又有渊博的理论知識,是一位硕果累累的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
他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且将二者有机结合;同时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深入研究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并用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最后提出了个性和谐全面发展学说,这也是学校的奋斗目标和教育理想,其中劳动教育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3.理论基础
颜元作为一位明末清初时期的知识分子,其思想基础自然离不开封建思想的束缚,必然带有封建色彩,所以他的理论基础主要是“性善论”和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观;而苏霍姆林斯基作为前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实践家、教育理论家,无疑会受到现在一些思想或观点的影响,他不断吸取凯洛夫、赞科夫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作为其理论基础,尊重教育规律,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总之,两位教育家都非常注重教育教学实践,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他们的教育教学理论都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并加以吸取。
参考文献:
[1]颜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7.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58.
[3]王天一,夏之莲,朱美玉.外国教育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434.
[4]吴式颖.外国教育史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56.
[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李定开,谭佛佑.中国教育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7]戴本博,张法琨.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8]杨跃.试比较我国颜元和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J].新疆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5)
上一篇:荀子教育思想对德育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