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急救信息平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
奥运急救信息平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
转眼间,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了 4 年,新一轮奥运周期已然不到 2 个月就要在伦敦开幕。
回想起那些夺金瞬间,依旧历历在目,心潮澎湃。然而,在金牌的背后,运动员的伤病也随着训练强度的增加而越积越多,甚至意志力强的运动员不惜带伤也要站在奥运的赛场上,这无疑是每一届奥运会主办国家的难题,如果运动员在比赛中受伤,必须要第一时间进行治疗,这无疑需要科技的支持。
“急救信息平台”是“首都急救医学救援科技工程建设研究”重大科技项目形成的科研成果之一。该项目 2005 年立项,科技经费总投入 1300 万元,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北京市卫生局和北京市人大文卫体委员会的主要领导共同担任负责人。自立项以来,项目组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产生的可推广的研究成果可概括为“三个规范、一个模式、一个平台”,即《首都紧急医学救援机构资质准入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 《首都紧急医学救援专业技术人员资格准入标准和考核管理办法 》、《紧急医学救治技术规范》,“院前-院内衔接”模式,“急救信息网络平台”。其中,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承担《首都重大创伤紧急医学救援体系规范建设与资源整合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紧急医学救援无线移动信息平台的研究与建设,将上述“规范”、“标准”和“模式”固化在“急救信息网络平台”中。
该平台是本项目众多科研成果的综合体现和应用,既不同于以重装救护车和高素质急救医护人员随车急救的法国 SAMU 模式,也不同于以简单现场处置、快速后方转运、依赖医院急诊救治能力的美国 EMS 模式,而是创新推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集成化“院前-院内一体化”急救模式。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通过对奥运医疗工作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将“急救信息平台”成果进行了实用化升级。
“急救信息平台”集成远程无线移动技术于一体,包括了现场急救、急救转运、院前-院内急救和急救调度监控四个先进的配套信息系统,实现了模式、流程、技术、集成四大创新。该平台以信息技术为纽带,通过信息共享,现场急救人员、随车救护人员、医院急诊室,特别是院内各相关科室的医生共同参与急救过程,实时监控患者病情,针对急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时指导,在急救转运过程中加强提前诊断能力,从而缩短救治时间,将患者的急救过程扁平化,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提高急救质量。另外,通过简化交接流程,将交接过程缩减为“一个按键、两个签字”,利用信息化手段增加了交接信息,节省、优化、完善和规范了急救衔接。
无线数字化医疗技术被科学、医学界谈论了很多年,但迟迟没有多大成效。未来的医疗信息化将走向何方?无线、远程医疗是其中的一个发展方向。也许,借奥运之契机,快速有效地提高医疗信息化水平会成为各个医疗机构工作的重点。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无线数字医疗技术被应用到实际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