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_扶贫党课讲稿2篇
脱贫攻坚_扶贫党课讲稿 2 篇
党课讲稿一
2020 年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统筹谋划,领导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仅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基本阻断了疫情在国内的大规模传播。目前,我国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效,经济社会运行有序恢复。但也要看到,国外疫情加速蔓延,给我国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严峻复杂的输入性风险。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我们要积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落实精准防控措施,积极科学应对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
一、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是对疫情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善于认识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从规律层面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处理工作的重要方法论。为了保证国内经济秩序的正常运行,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采取分区分级的精准防控措施就成为势在必行的务实选择,对促进经济增长、打赢脱贫攻坚战意义重大。
实施精准防控措施体现出国家治理体系的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 14 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 5000 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动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正常运行,迫切要求我们准确判断疫情形势,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分类精准施策,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顺利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精准防控措施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题中应有之义。脱贫攻坚的紧迫性和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叠加在一起,迫切需要实施精准防控措施助力脱贫攻坚。要按照分级分类分区精准施策的原则,全面加强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进一步贯彻落实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解决好贫
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难题,让精准防控措施和精准扶贫政策在夺取经济社会发展和疫情防控双胜利中相得益彰。
二、深刻认识疫情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
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受阻。疫情发生以来,为防止疫情出现快速扩散的现象,国家通过延长假期、延迟企业复工复产、控制人口流动等非常规措施,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和复工复产的有序推进,疫情造成的劳动力封冻与农村劳动力返城务工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
扶贫产品销售和产业扶贫出现困难。受疫情影响,贫困地区与外界沟通交流出现障碍,农产品的销售链、消费链尚未完全恢复,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不出去,春耕生产的农用物资也难以运进来,两头受阻。
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执行受到影响。由于新冠肺炎的传染性,很多扶贫项目复工复产出现困难,部分扶贫项目开工推迟。在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扶贫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因为疫情防控的需要不能及时到达工作岗位,扶贫工作较难展开,一些人口面临因疫致贫返贫的危险,给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带来不小的挑战。
三、落实精准防控措施,务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制定分区分级防控策略。在巩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础上,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及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湖北省和武汉市
要继续集中力量做好重症病例科学精准救治;全面做好首都疫情防控工作;环鄂省份要主动与湖北省建立省际联防联控机制;全国各地要抓好无症状感染者精准防控、精准检测。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不让已经取得的成绩得而复失,为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积累有利因素,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点。要落实“四个不摘”政策,开展挂牌督战,全力防止因疫返贫致贫。
加大扶贫支持力度。在落实疫情精准防控各项措施的基础上,要发挥政策优势,聚焦重点环节,多措并举加大对扶贫领域的支持力度。要千方百计帮助贫困人口返岗就业、开展消费扶贫行动、用好帮扶资金和小额信贷政策、抓好扶贫项目建设。
加强保障措施。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不仅要有强有力的政策举措,还需要加强保障措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保驾护航。要强化理论武装,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作风建设。
党课讲稿二
根据工作安排,今天我给大家讲一堂“脱贫攻坚”专题党课。2020 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收官之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
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现在距离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只有半年时间,正是最吃劲的时候,可以说,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时间非常紧迫,任务十分艰巨。能不能如期摘掉贫困帽,实现全面小康,关键在于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如何发挥,特别是我们扶贫干部怎么干。结合我们的工作岗位,我重点就“扶贫战线党员干部如何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和大家进行一些交流。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这场硬仗只能赢不能输,只能出色完成,不能丝毫打折扣。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指出,今年脱贫攻坚要全面收官,原本就有不少硬仗要打,现在还要努力克服疫情的影响,必须再加把劲,狠抓攻坚工作落实。总书记每次到地方视察都要实地察看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强调不让任何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中掉队、确保如期完成脱贫任务。我们党员干部务必要提高政治站位,严格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保持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坚持不懈做好工作,坚决打赢这场历史性战役,向人民交出满意答卷!
二是要端正思想认识。我市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赴,通过精准识别帮扶对象、精准选派帮扶干部、精准制定帮扶措施、精准安排项目、精准使用资金、精准评估脱贫成效,全市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效,为科学、有效、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通过近段时间的三轮督导
检查,发现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贫困户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动态管理不够精准,信息准确率有待提高;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扶贫产业还没有形成规模;群众内生动力不足,少数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淡漠。这些问题暴露出我们的工作还是不严不细不够精准,而且越是到最后阶段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我们决不能掉以轻心,决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必须端正思想,坚决克服盲目乐观、疲惫厌战思想和过关心态,一刻不放松地狠抓攻坚工作落实。
三是要全面落实政策。政策落实要增强主动性,全体扶贫干部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农村饮水安全,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逐户逐项梳理政策落实情况,做到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研判、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处置,推动行业扶贫政策全面落实到位。帮扶责任人、村支部书记要定期到贫困户家中开展走访,县市区工作专班要经常性地到镇指导、到村督导,行业部门要从本行业本系统自上而下加强业务指导,扶贫部门要聚焦难点疑点,积极为基层解疑释惑。针对慢性病鉴定、残疾人鉴定、困难老年人补贴等依申请办理的政策,相关部门、帮扶责任人要由“申请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不能把“依申请办理”当作不作为、慢作为的“挡箭牌”,对交流困难、行动不便的,要因地制宜推行“上门办”,帮扶责任人要主动协助贫困人口“帮办”“代办”,确保各项政策应享尽享。
四是要加快补齐短板。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短板补得再扎实一些,把基础打得再牢靠一些”的重要指示要求,全面查漏补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要在排查问题上再下功夫,对于“百日清零”行动启动以来,市里反馈的问题、自查发现的问题以及即时发现即时整改的问题,大家务必做到“举一反三、全面排查、彻底整改”,千万不能反馈一条改一条,反馈哪户改哪户。问题整改最关键的是举一反三抓整改,一定要克服侥幸心理、过关思想,切实抓住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的最后时机,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扶贫资金、项目资产等重点,逐户逐人进行核查。本着“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缺什么就补什么”的原则,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工作力度、帮扶力度,着力补齐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短板,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五是要加强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脱贫质量如何,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未来,也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决不能搞急功近利、虚假政绩的东西,决不能让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影响脱贫攻坚有效推进,决不能让“虚假式”脱贫、“算账式”脱贫、“指标式”脱贫、“游走式”脱贫给未来埋下隐患。在冲刺路上,我们要把脱贫攻坚当作检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脱贫攻坚全过程,解决问题、务求实效。基层党组织要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党建促进脱贫,
以脱贫锤炼干部,使广大干部在扶贫努力中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脱贫成就中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大扶贫干部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心无旁骛地投身脱贫攻坚,用自己的辛苦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同志们,现在已经到了脱贫攻坚战全面收官“临门一脚”的关键阶段。我们要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以临战的状态、决战的姿态、决胜的心态,狠抓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就讲这些,不当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上一篇:办公室文秘实习报告2020
下一篇:文秘毕业实习报告例文【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