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2020 年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2020 年水环境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为更好地推动区政府深入贯彻市委、区委决策部署,全力以赴打好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攻坚战,补齐水环境这一社会治理“短板”,区人大常委会将听取和审议本区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情况列为年度重点工作之一。为做好会议审议准备工作,区人大常委会成立由分管副主任王其明担任组长,城建环保工委负责人和部分委员担任组员的专题调研组。今年5月至9月,调研组围绕消除水体黑臭、拆除河岸违章、加强源头治污、推进河道长效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入调研。调研组先后召开相关街镇、职能部门座谈会,了解全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整体情况;召开部分人大代表座谈会,广泛收集市民群众意见和建议;组织代表对**镇**河、**河,**镇**河,**镇**河等河道进行明察暗访,准确掌握整治工作推进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及主要成效
**年全区共确定计划整治城乡中小河道*条*公里,其中列入市级专项整治计划*条*公里,靶点整治*条*公里。截至 10 月底,已完成整治*公里,完成率*%。剩余*公里已全部开工整治,开工率 100%。累计拆除沿河违章*万平方米,整治沿河周边工业企业*家,关闭畜禽养殖场*家,建设污水管网*公里,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户,全面启动*个住宅小区雨污分流改造建设。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全区大部分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根据 10 月水质监测,246 条整治河道中
*条评价结果为不黑臭,水质达标比例为*%。群众普遍对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
作表示满意。
整治过程中,区政府围绕“消除水体黑臭、改善河道面貌、巩固整治成效、提高公众满意度”的整体目标,理清思路、统一思想、自我加压、攻坚克难,确保工作有序推进,工作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基础工作扎实有效。区政府超前谋划,在**年底就开展了对全区中小河道的第一轮排摸登记,基本摸清阶段性黑臭和常年黑臭水体分布状况。在全市全面铺开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后,对标市委、市政府新要求,秉承“不怕露底、不怕出丑”的工作态度,及时开展两轮排摸,不断梳理整治河道范围,确保整治不留盲点。在详细做好点源、面源、内源和其他污染源调查基础上,认真分析河道黑臭原因,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全区河道基本情况数据库,实现“一河一档案”,做到了整治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二)综合施策科学合理。紧扣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标准和技术规范,结合嘉定区域位置实际和水文历史,制订了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案。坚持“治水、治岸、治污”同步发力,以河道清淤为基础,结合“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河岸环境整治,同步推进截污纳管工作,标本兼治开展“一河一策”的生态治理,水质改善初见成效。
(三)工作推进有力有序。强化组织领导,在区委的支持下,成立了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嘉定区水污染防治及中小河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统筹协调、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化系统治理,推行区、镇、村居三级河长制,层层传导压力,举全区之力系统推进整治各项工作;强化考核问责,把河道整治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严格落实责任,把从严执纪问责贯穿于河道整治全过程;强化常效管护,积极引入市场化力量落实专业化河道养护,切实保障整治成效。
二、存在的不足
(一)规划引领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全区性的水系专项规划方案目前仍未编制,在河道建设、水系贯通、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城乡河道水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缺乏系统性、整体性、规范性的指导意见。
(二)河道整治实效有待进一步提升。调研反映出,本区中小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对照既定目标任务,对照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从水质监测数据来看,尚有少部分河道整治工程完工后水质还未完全达标;二是入河污染负荷仍然较高。控源截污还不够彻底,雨污分流改造尚未实现全覆盖,仍存在少量企业污水偷排现象。
(三)河道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存在管理政出多头的现象,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有待进一步强化。比如河道清淤、截污由水务管理,企业排污监管由环保部门管理,河道内捕鱼设施的设置归渔政管理,河道两岸违章搭建则是城管部门管理,部门间“条块分割”现象仍然存在。在镇级层面,河道多头管理现象尤为突出,客观上存在管理边界模糊的情况。
(四)河道整治成果有待进一步巩固。一是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机制仍需完善;二是基层河长的常态化履职水平仍需提高;三是全社会共同参与河道整治的氛围仍需加强,民间河长、河道监督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三、几点建议
(一)加快编制全区性水系专项规划。进一步强化绿色生态发展理念,综合考虑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水系布局、城市功能分区等因素,科学编制专项规划,为协调推进水环境治理常态长效提供系统性指导。以规划推动水务工作由传统的河道整治保护向生态修复转变,由仅注重水安全向水生态、水景观、水文化、水务服务和管理等多方面并重转变,为构筑现代化新型城市水务体系,实现城市生
态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二)突出控源截污,全力改善水质。全方位采取措施,有效解决“岸上问题”,减少入河污染源负荷量。一是加快配套管网设施建设,持续加大截污纳管力度,扩大污水收集范围,做到应纳尽纳。在完成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同时,充分考虑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合理规划污水处理厂布局,平衡南北片污水处理能力。二是加快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深入开展对现有小区的排摸,按照条件成熟一个改造一个的原则,加快完成改造工作。对新建小区要严格审查,严把事中监督和竣工验收关,确保雨污分流彻底。三是加大河道排污口整治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严格管理沿河企业,严厉打击直排偷排水行为。结合中央环保督查“回头看”加强对企业生产生活废水排放的常态化监测和巡查,杜绝涉水违法违规行为。
(三)注重长效管理,巩固整治成效。既要打赢河道整治攻坚战,更要擅打持久战。一是完善工作机制,凝聚多方合力。进一步厘清职能,整合资源,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实现水务、环保、绿化市容、公安、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二是进一步推进“河长制”,实现“河长治”。畅通三级河长之间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基层河长积极性,提高履职效率;以社会公众监督作为对河长制监督考核的补充,促进河长制体系化。三是对照《上海市中小河道综合整治与长效管理导则》的新要求,尽快研究出台我区河道长效管理办法,结合区情实际,构建最佳管理模式,确保“整治一条,管好一条”。
(四)加强公众参与,营造良好氛围。持续加大对群众的宣传力度,做好政策宣讲和整治情况通报,提高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对河道综合整治工作的关心程度,增强爱护河道的自觉性;进一步发挥民间河长、青年志愿者等群体的作用。鼓励广大市民投诉举报各种污染行为,建立全社会监督的网络体系,营造全社会共
同参与和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下一篇:防汛抗旱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