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文化旅游产业调研报告
以文化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彰显文化魅力
——关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中央党校第 30 期中青一班调研小组
在当今时代,文化的经济属性与经济的文化属性融合共生日益成为地区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文化与旅游互通融合而衍生的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在刚刚结束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党中央在深刻分析国内外形势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文化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为进一步提升传统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创造了新的价值增长空间。据此我们赴山西省忻州市就文化旅游产业进行了集中调研,就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一、忻州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忻州地处山西省北中部,西踞黄河,北望长城,东临太行,南接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现辖 1 区 1 市 12 县,总人口 306.75 万人,其中有 11 个县属于国家级贫困县。悠久的历史长河,勤劳智慧的忻州人民,特色
鲜明的民俗民风,激烈漫长的民族融合,铸造了忻州特色 的十大文化:一是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二是博大精深的 佛教文化,三是风格迥异的黄河文化,四是雄浑悲壮的边 塞文化,五是群星灿烂的名人文化,六是独具特色的戏曲 文化,七是异彩纷呈的民歌文化,八是丰富多彩的民间文 化,九是底蕴深厚的民俗文化,十是多姿多彩的民间工艺 文化。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丰富多彩的自然风光,使忻州拥 有华北乃至全国一流的旅游资源,是山西省文化旅游资源 集中区之一。全市有五台山、管涔山,赵杲观、禹王洞四 座国家级森林公园,有历史上著名的偏头关、宁武关、雁 门关。1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芦芽山)、1 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代县)。忻州的旅游资源可分为五大区,分别是:
五台山佛教古建文化旅游区、雁门关边塞古战文化旅游区、芦芽山自然生态旅游区、市郊温泉度假旅游区、黄河风情 旅游区。其中,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以文化 景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 38 处世界遗产。
忻州市历史悠久、文化资源特别是文物资源积淀深厚,
传统艺术源远流长。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 处,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7 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11 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5 项。素有“摔跤之乡”、“民歌海洋”的美誉,北路梆子、二人台、挠羊赛是忻州文化体育的传统品牌。忻州人杰地灵,在中华民族历史上不少颇有影响的人物如班婕妤、杨家将、元好问、白朴、萨都 剌、徐继畲等就出自忻州。革命战争年代,忻州是晋察冀、晋绥革命根据地的发祥地与中心腹地。著名的“忻口战役” 、“平型关大战”、“夜袭阳明堡机场”,震惊中外,永垂青史。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进行过重要活动,高君宇、徐向前、薄一波、续范亭诞生在这片土地。
近年来,忻州市委、市政府根据当地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分布态势,从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视角, 大手笔规划开发、把多元浓郁的文化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互动融合发展,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2010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 106.25 亿元。它们采取的措施和路径是:
一是基本编制完成了文化旅游的规划体系。“十一五” 期间,忻州市对全市旅游资源进行了普查,组建了旅游规划专家组,先后编制完成了包括忻州市在内的 14 个地点旅游规划并通过专家评审。全市初步形成了以市旅游规划为统领,以五大旅游区旅游规划为支撑,以重点县(市)
旅游规划为骨干的旅游规划体系,为旅游资源科学合理有序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编制完成了《忻州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2009—2015)》。
二是初步建立了文化旅游商品及纪念品开发体系。忻州市不但注重了旅游线路产品的推介,并且重视旅游商品营销,通过传统工艺产品来形象地展示忻州的独特地域文化。目前,已经形成了定襄木雕、繁峙刺绣、宁武炭雕等品牌,对当地的特色文化传播、商贸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带动作用。
三是进一步树立了文化旅游形象。忻州市确立了“五台圣境•五福忻州”的宣传口号,积极实行并完善政府主导,旅行社、景区、星级饭店和媒体“四位一体”的旅游 促销模式。组织旅游相关部门参加国际、全国、北方、中
博会等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会、博览会,同时举办了多 种形式的旅游节庆活动和开展了内容丰富的主题旅游活动, 宣传忻州,促销忻州,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及启示 忻州文化旅游产业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相对于其所拥有的资源规模和市场容量来说还存在较大差距:
一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意识虽有觉醒、但开发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缓慢。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方面,忻州各级部门虽然把发展旅游产业的 “山水关城”列入了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之中,但文化和旅游业不是一个孤立的产业,而是一个具有很强相关带动效应的综合性经济型产业,如何把两种资源融合互动、共生发展,在规划实施方面缺乏紧密有效的结合,严重制约着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如在抗日战争中, 发生在忻州的平型关大捷、忻口战役、夜袭阳明堡飞机场、晋察冀边区司令部、八路军总部等也只是红色革命遗址。
从旅游的角度来讲,遗址只能听不能看,一般游客对此兴 趣不大,看过后也觉得平淡无奇,自然也就难以成为游客
向往的地方。
在文化和旅游资源的结合方面,开发利用和创新的程度不够,特色不鲜明,重点不突出,特点不明显。由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文化观念的影响,文化产业长期游离于市场经济之外,文化产业发展明显滞后,影响并制约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市场化发展。还未认识到文化产品的商品性和旅游产品的文化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缺乏深入了解。忻州的十大特色文化资源分布在全市的十四个县(市、区),资源分散,各有行政、经营和监管的主体,使产业发展呈现“多、小、散、乱”。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旅游资源,来忻州旅游的旅客仍然是“下车忙拍照、上车就睡觉”或者是“白天看庙、晚上睡觉”,停留时间太短、消费总量太小。
二是发展文化和旅游产业的体制和机制不顺,资源整合协调难。由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还未实现根本性转变。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还不够紧密,缺乏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统一挖掘、整理、研究、开发的专门机构,形成文化事业、文
化产业、旅游业“三张皮”现象。在文化旅游业方面,目 前忻州市各景区、景点、宾馆及演艺活动都有各自的上级 主管部门或投资部门,文化旅游行业管理体制条块分割、 政出多门、管理分散。许多景区现在由旅游、文化、林业、管委会等部门管理,难于形成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 开发的合力。管理方式大多还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 模式,领导由政府任命,人员由财政供养或靠门票收入供 养。在经营机制上,景点开发除靠政府投资和社会投资外, 自身缺乏能力进行景点改造和服务功能的完善,缺乏发展 活力和竞争力。忻州各旅游区在经营管理上缺乏沟通,尚 未形成将各旅游区组合到一起的包团旅游线路。
三是文化旅游开发投入不足,资源优势远未发挥。尽管全市对文化旅游业的投入在逐渐加大,但是,由于文化旅游项目的投入开发机制不够成熟,投资风险较大,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对文化旅游项目往往顾虑较多,对投资信心不足,投入热情不高。政府由于财力有限,本地有实力的文化旅游企业较少,近年来虽然出现了一批民间资本进入文化旅游产业,但是,由于体制的约束和缺乏有力的政
策支持,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宣传促销及开发投入相对偏低,难以形成系统、长久的规模效应,也使得文化旅游宣传促销难于出新、出彩。同时,由于缺乏高素质的研究、规划、策划、管理人才和大量的专业技能服务人员,现有的资源优势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
(一)文化是旅游的核心价值。中国有句古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说的就是文化对自然的辉映和升华,文化赋予自然以生机和灵气。从 旅游业的发展看,文化资源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的核心资源, 凡是旅游吸引力、竞争力强的地方,都是有独特文化品格 和文化魅力的地方。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提高国家的软 实力和国人的爱国热情。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通过 文化旅游这个平台,充分挖掘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化资源, 向世人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仅可以 表现中国强大的文化软实力,也可以提高国人的自信心和 自豪感,提振广大人民群众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决心和 斗志。
(二)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划分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服务业主导产业经济发展的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文化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附加值和广泛的关联度,是拉动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的重要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的关联度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效应显著。文化旅游产业的关联带动功能不仅表现为直接给交通运输、饭店宾馆、餐饮服务、商业销售、文艺表演、景区景点等带来客源和市场,更表现在它可以间接带动城乡建设、加工制造、现代农业、生态建设、文化体育等行业的发展。它的发展无疑会带来“一业兴,百业旺” 的乘数效应。
(三)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有效增加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文化旅游产业是综合性服务产业,也是知识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结合非常紧密的行业。与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工业相比,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文化旅游产业的就业岗位层次众多,许多岗位只需较短时间的专业培训、具备一定的服务意识和文明礼
仪便可胜任。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符合我国劳动力众多的基本国情,对缓解我国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对人文资源利用和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的内地来说, 也是新一轮经济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良好切入点。
(四)发展旅游产业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 展。文化旅游产业属第三产业范畴,是以文化为核心、以旅游为载体的新兴产业,被誉为 “无烟工业”,具有低碳、节能环保、可持续的发展特征。文化旅游产业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可以互利互惠、相得益彰。当前我国有越来越多 的自然和人文景点被列入世界遗产保护名录,发展旅游必 须与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 发展的最终目标。总之,文化旅游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 的地位将会随着综合国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 变得越来越重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潜力和规模会继续 扩大。
三、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化和旅游产业具有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增长速度
快等优势,在国家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中部崛起战略、等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 全国各地都掀起了新一轮文化旅游发展高潮,为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我们建议:
(一)创新管理体制。借鉴韩国“文化立国”战略及 “文化商品”政策,根据国家制定的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 划,地方政府应出台相关的具体的法律法规,使文化旅游 产业有法可依,避免盲目操作。同时为了系统化管理,政 府内部要设立专门机构对文化旅游产业进行统一协调管理。强化政府宏观管理部门的综合调控职能、弱化行业管理职 能、保留并加强诸如制定文化旅游发展战略规划和文化旅 游产业政策,特许行业的市场准入审批等行政职能,而将 行业管理与自律、市场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职能逐步分解 到行业协会,为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证。
(二)建立文化旅游重点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库,加强对文化旅游项目的重点推介,优化文化旅游投融资环境, 以大项目为载体,以企业为平台,以资本为纽带,吸引知
名大企业以及民间资金参与文化旅游开发建设,使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社会投资的热点和重点,推动文化旅游资源向文化旅游资本转变,实现资本与资源的最佳结合。加大项目的策划、储备和申报力度,推动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和重点设施建设,重点引进大企业、大集团投资本地旅游景点景区开发,努力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发展集约经济。
(三)实行税费优惠。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税收优惠力度,改革增值税、营业税,下调税率,所得税可以比照高新企业实行相应税率优惠,体现国家对文化产业扶持的税收政策导向。对于文化旅游产业,凡涉及国家规定收费的,一律按下限收取,凡涉及地方行政事业收费的一律免缴。同时,争取实现文化旅游产业智力投入成本抵扣。
(四)保障文化旅游产业用地需求。将文化旅游产业 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保障文化旅游产业建设用地 供应。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前提下, 对利用存量土地建设的文化旅游项目,优先办理建设用地 手续,文化旅游建设项目需占用增量土地的,国土资源部 门要给予用地支持。使用远离城市中心无需基础设施配套
的土地,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新建文化旅游项目应缴纳的土地出让金,经当地相应政府批准,在全额缴纳土地出让金后,可将土地出让金收益的一定比例返还用于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
(五)政府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将文化 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并按一定比例 逐年增加,主要用于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前 期费用、宣传促销和重点旅游建设项目贷款贴息、财政补 贴以及绩效奖励等。各地区也要相应设立文化旅游产业发 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旅游产业发展。对重大文化旅游产 业项目开发,对新兴文化旅游产业和外向型文化产品的生 产给予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为中小型文化旅游企业提供 金融服务支持,增加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支持力度,把重点 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纳入政府综合经济管理部门的年度计划。
(六)创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投融资机制。根据国家放宽准入、降低门槛、激发市场活力等有关政策,积极探索开发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以及以项目受益权和收费权
为质押等多标样化信贷品种,着力解决旅游文化旅游产业 普遍缺失抵押物、质押物等问题。
同时,引导开发商争取文化旅游国债、文化旅游发展基金、文化旅游发展专项 资金、政策性银行贷款、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 扶贫资金等文化旅游相关的政策性资金。还可以成立文化 旅游产业投资担保公司,为相关文化旅游企业提供融资担 保。实行“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国有、集体、个人、外商参与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的开发和建设, 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资” 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格局。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依托现有教育资源,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加强文化旅游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 全面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制定并实施文化旅游产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推动高校与地方共建合作,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积极探索灵活的用人机制,有计划有目的地培育和引进文化旅游产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尤其是营销、创意和高级管理人才,为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
(八)注重文化安全。借鉴韩国经验,通过舆论宣传等影响国民的消费偏好,培育国民对本土文化产品的认同感。增强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宣传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正气,弘扬民族文化精神,抵制低俗文化、庸俗文化,重点防止“非主流”文化的侵入和对青少年一代的不良影响。在文化旅游项目开发和项目上马时, 要充分论证,提高准入门槛,运用法律的、行政的、市场的和经济的等文化安全管理手段,对那些可能危及国家文化安全的文化因素和文化力量进行有效鉴别。对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运用市场和产业的手段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使其在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增强生机、焕发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宾馆建章立制工作调研报告
下一篇:县民政局养老综合改革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