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肺炎的25例临床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葡萄球菌肺炎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5例确诊葡萄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讨论。结果:25例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消失及好转20例,总有效率80%。结论:根据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积极配合检查尽早确定诊断,同时可做药物敏感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以防病情恶化。
关键词:葡萄球菌肺炎;对症治疗
【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2-0069-01
葡萄球菌肺炎(Staphylococcal pneumonia)是由葡萄球菌所引起的急性肺部化脓性感染[1]。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多见于儿童和年老体弱,尤其好发于在使用激素、抗肿瘤药物及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葡萄球菌肺炎临床病情较重,细菌耐药率高,预后多较严重。葡萄球菌肺炎的临床表现为起病急骤,并请发展迅速,并伴有寒颤、高热、呈稽留热。患者表现多为大汗淋漓、全身关节酸痛。呼吸道的症状有咳嗽、咳黄脓痰或脓血痰,并发脓胸或胀气胸时有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选取临床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25例患者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25葡萄球菌肺炎患者,其中男19例,女6例。年龄47~63岁,平均51岁。咽痛、咳嗽、发热胸闷患者25例,发热为主患者16例,全身关节酸痛为主患者15例,咳黄脓痰患者9例。
1.2辅助检查: ①实验室检查:白细胞总数增高,为20×109/L左右,有时可高达5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核左移;重症者白细胞数可低于正常。血播散者血培养阳性率达50%以上,而原发吸入者阳性率低。痰图片革兰染色见大量成堆的葡萄球菌和脓细胞,白细胞内发现球菌有诊断意义。②胸部X线检查:肺侵润、肺脓肿、肺气囊肿、和脓(气)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四大影像学征象。原发感染者早期呈大片絮状、浓痰不均的阴影,成节断或大叶样分布,病情在短期内变化大,可出现空洞或蜂窝状透亮区;血源性感染者多呈两肺多发斑片状或团块状阴影及多发性小液平空洞,部分病例可有胸膜改变[2]。
1.3治疗:(1)一般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多饮水并注意日常的保暖。营养支持和维持心肺功能对于患者的恢复治疗均十分重要,应增强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注意纠正电解质、水的酸碱平衡。必要时吸氧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2)对症治疗 对于干咳、胸痛的患者可用处方:可待因15mg po tid。对于精神不安,失眠患者可用处方二:地西洋(安定)5mg po tid。对于咳嗽、咳黄脓痰患者可用处方三:溴已新16mg po tid。(3)抗生素治疗 处方一(选择下列一组):苯唑西林2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iv gtt bid。头孢拉定2.0g,生理盐水100ml;iv gtt bid。生理盐水100ml,头孢曲松2.0g;iv gtt bid。生理盐水100ml,头孢呋辛1.5g;iv gtt bid。处方二:万古霉素0.8g,5%葡萄糖注射液250ml;iv gtt bid。
2结果
25例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及好转20例,总有效率80%。
3讨论
在确诊之前应注意询问患者的具体病情,发热时间、热型,是否有高热、寒颤;询问咳嗽、咳痰的性状以及痰量,有无痰中带血;有无皮肤感染灶如痈、疖、毛囊炎、蜂窝织炎等;发病后是否诊治,如有,应询问具体的诊断情况、治疗过程和疗效等。详细的了解患者的情况有助于准确的诊断病情。对于初步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果的患者,需要进一步扩大鉴别诊断的范围,同时重复下呼吸道分泌物细菌的培养,并寻找其他的并发症或非感染性因素。葡萄球菌肺炎雨后与致病菌的毒力、患者的基础状态、肺部病变范围及治疗是否及时,以及有无并发症(如菌血症、心内膜炎、脑膜炎等)有密切的关系。积极的治疗皮肤、化脓性骨髓炎及脓肿等感染,慢性疾病者应加强营养及改善免疫功能,避免滥用抗菌药物及免疫抑制剂等。医护人员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对有葡萄球菌感染的患者,尤其是感染院内耐药菌株者应进行隔离,阻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3]。对于葡萄球菌患者而言,本病症状重,起病急,易导致循环衰竭,所以发现病情时应积极入院治疗。早期的诊断和积极有效地治疗多数患有此病的患者均可痊愈,只有少数病情严重、诊断延误和老年体弱及原有重要慢性疾病者死亡率很高。对于院内感染,吸氧、机械通气、气管留置等均应严格无菌操作。
参考文献
[1]胡龙华,熊建球,贾坤如,等.夫西地酸对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中国药房,2008,19:2516-2518.
[2]闵祥玺,刘海燕,闻士霞.葡萄球菌临床感染调查及耐药分析.齐鲁医学检验,2003,14(5):30-31.
[3]刘蓬蓬,翟赞亮,于维林.葡萄球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性监测及治疗对策.齐鲁医学检验,2003,14(4):14-16.
上一篇:急性心梗患者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