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防治科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院的特殊环境可使医护人员因工作而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的职业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自身感染。特别是在结防工作中,医护人员接触结核病患者,处置各类物品及污物,损伤性操作较多,感染的机会较大,清醒的认识结核病存在的危险,应重视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只有采取适当的自我防护措施,才能降低医护人员受感染的风险。
1 结核病的危害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有史以来就在地球上肆虐,又称为痨病和“白色温疫”。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占世界人口1/3的人有潜伏期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现有结核病患者2000万,每年新发病例1800万,因病死亡人数达300万,超过了艾滋病、疟疾、腹泻等死亡人数的总和。我国的结核病人数在世界上排名第二,全国已有1/3的人感染了结核菌,如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后果将不堪设想。结核病从多年前相对得到控制,到如今为什么却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门题?究其发病起伏的重要原因就是防范意识的淡漠。一是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由于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其经济、生活、工作条件较差,又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因此极易感染结核。二是耐药患者的大量产生。由于病人管理不善、治疗方案不当、经济条件不佳和药物供应不足等原因,导致部分结核病人成为耐药性结核,疗效极差。三是艾滋病病毒与结核菌双重感染。近年来艾滋病感染和发病人数增多,人体免疫系统受到破坏,使得结核病雪上加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结核病现已构成一种“灾难性威胁”。由此可见,结防科的医护人员作为高危人群,必须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自身感染,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率。
2 化学消毒剂的危害
医护人员经常接触消毒剂。如:过氧乙酸、84消毒液、碘伏等,这些消毒剂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吸道有一定的影响,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
3 自我防护对策
3.1 树立全面预防的观念建立医护人员健康档案,定期体检,并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医护人员在接触每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以及进行高风险操作时,均需佩戴医用防护口罩。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医疗操作前后要认真洗手,洗手可以自己防病并保护他人。正确严格认真洗手是减少感染血源传播疾病的重要环节。若是病人的血液、体液进入眼睛、口腔必需迅速用生理盐水冲洗,连续冲洗至少十分钟。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锐器刺伤或划伤后,应挤压伤口使其尽量的挤出血液,然后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伤口用75%的酒精或0.5%碘酒消毒后包扎。若是接触HIV阳性血后,应立即上报主管部门,口服预防艾滋病药物,同时抽取血液化验做相关检查,半年内进行药物治疗及病情监测,服用叠氮胸苷可使医务人员感染HIV的危险性降低。
3.2 注意营养与休息医生护士常上夜班,应注意休息,在饮食上要有规律,并要合理搭配。不要偏食,注意饮食卫生。
3.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在接触血液、体液操作时必须衣帽整齐,戴口罩、手套。受污染的物品要彻底消毒。病人排出的血液、体液应收集于密封的容器内,采集血液、体液的容器以一次性容器为好,用过的一次性物品应回收后统一销毁。手持化验标本时应戴手套。若皮肤被患者体液,血液污染,污染部位用肥皂洗并在流水冲洗,并用适当的消毒剂浸泡。医护人员在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应戴医用口罩、帽子及手套。物品消毒后,立即用清水或蒸馏水冲洗物品表面消毒液,然后再进行下一部灭菌处理。
3.4 注意空气消毒 常用紫外线消毒法、高效空气过滤器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液喷雾消毒法。但紫外线消毒优于化学消毒液喷雾消毒法。
总之, 医护人员应充分认识职业伤害的危险和做好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只有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相关技术标准。如《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等,医护人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工作中防范各种可能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才能确保医护人员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 刘建勋,魏承梳.医务人员职业暴露血源性疾病传播[J].中级医刊,1997,32(2):45-47.
上一篇:“互联网+”多元评价下的小学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