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自我防治策略
【摘 要】日常生活中所有人都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史,只是病情轻重不一,病程持续长短不一。医护人员及健康意识较强人群能够正确自我防护、诊治,但婴幼儿、儿童等人群需在监护人下才能得到正确的防治。多数人盲目服药、不及时诊治等原因导致病情加重,迁延至下呼吸道感染或其它并发症,不但增加经济负担、浪费医疗资源,而且病情迁延进展合并严重并发症。就此针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防护及诊治作一综述,以防为主、治疗为辅,科学、规范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同时减少患者痛苦、减少家庭经济负担及合理利用医疗资源。
【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自我防治;诊治
【中图分类号】R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0-0113-01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定义
简称上感,为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1]。由鼻、咽、喉、会厌及邻近的鼻窦、中耳等感染导致的常见疾病,多数上感主要病变部位在鼻咽部,其它部位的病变常为并发症。急性上感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包括鼻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流感和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和柯萨奇病毒等[1]。病变部位不同,病原差异也很大,因此提倡病变定位诊断,才能更好地确定病原。应强调多病原学联合检测 ,尽早地确立病原学诊断 ,但检测方法要严格规范[2]。病原的确定需到有条件医院才能确定,而早期自我防治可阻斷疾病的发展及减轻不必要的痛苦。
2 预防措施
2.1科学膳食:强调科学膳食,避免暴饮暴食。值得引起重视的是,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饮食问题上有一些错误观念及做法。其一,认为食物价格越高营养越丰富,其实不然,许多所谓高级食品或进口食品并不能充分供给机体所需,不合理不全面的营养素,长期下去反而导致营养不良;其二,改变了多喝开水、水果汁、蔬菜汁或汤的习惯,常常离不开冷饮及含糖类饮料,从冰箱中自取自饮,失去控制,久而久之必然造成消化不良、消瘦、体弱,抗病能力下降。
2.2增强体质:是防病之本,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科学强身健体。体能锻炼可增强抵御呼吸道感染的能力。鼓励经常到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提倡进行“三浴”锻炼,即空气浴、水浴及日光浴三种自然因素进行科学合理锻炼。“三浴”锻炼应注意循序渐进、坚持的原则。长期的“三浴”锻炼再结合适当体能训练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而且对血液、循环、呼吸、内分泌、神经系统等方面有良好的影响。
2.3生活护理:正确的生活护理也不容忽视。例如: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湿度适宜;穿衣包裹过多这样常常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预防作用,反而成了发病诱因。穿衣过多也可减弱对外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民间流传的“春捂秋冻,不爱生病”中的“秋冻”,就是对不宜穿衣过多的提醒;此外,合理安排作息,保证充分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长期熬夜,否则体质与抗病能力下降,病原微生物必然乘虚而;在发病季节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这样可减少相互之间疾病传染播散。
3 日常护理措施
若已有上感临床症状,常予下列几种生活防护方法改善症状:
3.1一般措施: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睡觉时可将其背部稍抬高,呈半卧位,以减少气管分泌物对咽部的刺激、减少咳嗽。尽量隔离患者,特别是婴幼儿及老年人群,因免疫力相对较差,以免导致严重并发症或交叉感染。
3.2饮食调理:发热时食欲较差,可在烧退后吃一些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多饮水有利于发汗散热,特别是服用退热药后更要多饮水,发汗退热、及时补充身体所需水分,必要时可适量补充糖盐水或白开水,每天1500~2000mL的饮水量。
3.3保持大小便通畅:如大便燥结、高热不退,应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服用适量清热解毒、通里攻下的中药,也可外用开塞露、甘油灌肠剂等协助通便,有助于退热和缓解病情。
3.4清洁卫生: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汗液刺激皮肤,随时将汗液擦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还应勤更换内衣,勤洗澡,注意个人物品清洁卫生,使自身舒适。流清鼻涕,会刺激上唇皮肤,久之会出现两条又红又痛的“沟”,以婴幼儿、儿童多见,可用温毛巾在红痛处热敷后,涂以“消炎油膏、红霉素软膏”等改善临床症状。
4 临床常用治疗
上感病情有其发展过程,多数表现为鼻塞、频繁打喷嚏、咳嗽、清水样流鼻持续约1周或更长时间。对症治疗居首要地位, 包括休息、供应充足水分、退热、减轻卡他症状等[3]。没有特效药,病程期间只要采取适当对症治疗,护理方法得当是可以完全康复的。治疗的目的是防止交叉感染及并发症。
4.1常用药物治疗
4.1.1抗病毒: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单纯病毒感染通常无需使用抗菌药物,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离子通道M2阻滞剂:金刚烷胺及其衍生物甲基金刚烷胺可用于预防和治疗甲型流感病毒,阻滞其在细胞内的复制,在发病24~48h内使用,可减轻发热等症状[4]。因此如无发热、免疫功能正常,发病超过两天的患者一般无需应用,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使用。例如:广谱抗病毒药利巴韦林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RNA病毒和DNA病毒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主张早期使用[4];奥司他韦也有一定疗效,奥司他韦:成人剂量每次75 mg,每日2次,疗程5天,重症病例剂量可加倍,疗程可延长,肾功能不全者要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5]。
4.1.2抗感染:若有条件检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咽拭子等检查阳性结果有助于协助诊治。细菌感染者可有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1、4、6、7、8、10]。例如:咽部脓苔、咳黄痰、发热不退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可酌情使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等抗菌素。若证实为链球菌感染或既往有风湿热、肾炎等病史,青霉素疗程应为10~14天,直至临床治愈。特别婴幼儿注意病情加重继发心肌炎、呼吸循环衰竭等危及生命,应及时医院就诊治疗。
4.1.3祛痰:祛痰药是指使痰液变稀、黏稠度降低而易于咳出,或能加速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改善痰液转运功能的药物[8]。例如: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桃金娘油等。
4.1.4止咳:主要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镇咳药,前者直接抑制延脑咳嗽中枢,后者则抑制咳嗽反射弧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或效应器中任何一环节而发挥镇咳作用[8]。例如:右美沙芬、磷酸可待因、可那丁等药物。口痰多不宜使用镇咳类药物,避免痰滞留于气道粘膜不易咳出加重病情,同时可辅助拍背协助咯痰改善病情。
4.2抗高敏反应:伴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鼻粘膜水肿者,主要表现为鼻塞、频繁打喷嚏、清水样流鼻涕等症状。临床常用药物:(1)抗组胺药:通过阻断组胺受体(H1)抑制小血管扩张,降低血管通透性,有助于消除或减轻打喷嚏和流涕等症状[8]。例如:马来酸氯苯那敏、苯海拉明等为常选用治疗药物,但高空作业、机械操作、高血压病慎用,临床上建议晚上服用该药以避免不良反应如嗜睡、乏力、口干、头昏等影响日常生活。(2)鼻减充血剂:作用于呼吸道黏膜,收缩黏膜血管及选择性地收缩上呼吸道毛细血管,消除鼻咽部黏膜充血、肿胀,从而减轻鼻塞等症状,例如;伪麻黄碱、麻黄碱,但应注意其不良反应。(3)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炎症细胞数量和炎症介质的释放而达到降低炎症程度而减轻临床症状[9]。不推荐使用口服或静脉滴注,仅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可明显缓解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鼻痒、喷嚏等鼻部症状,对症状的缓解优于其他药物[10]。例如:布地奈德喷剂、丙酸氟替卡松喷鼻液等药物局部用药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家庭超声雾化吸入逐步推广,其疗效也较为肯定,但使用该类药物后建议常规清水或碳酸氢钠水漱口,避免口腔真菌定植继发真菌感染。
4.3解热镇痛对症治疗:发热应每4~6h测量体温1次。患病期间保证充足的营养和水分摄入,鼓励多饮水,若有发热要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 38.5℃以上时应对症治疗[4]。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例如:吲哚美辛栓纳肛降温有一定疗效;采用前额、头枕、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冰袋可进行物理降温,但是要避免冻伤、注意有无出现寒战、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缺氧表现,否则物理降温同时尽快就医治疗,避免严重缺氧发展至呼吸衰竭等意外。发热伴全身乏力、头疼、咽痛可予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吲哚美辛等治疗,亦可用冷敷、湿敷或酒精擦浴降温。应该注意婴幼儿酒精物理降温要适度,避免酒精皮肤吸收致急性酒精中毒。发生高热惊厥可予适量镇静药物处理,非专业人员需及时医院就诊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所有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均应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以免虚脱休克[8]。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周围环境,多饮水和补充富含维生素C食物,禁忌辛辣、刺激性饮食。特别注意饮酒、酒精物理降温、服藿香正气水及甘草口服液等因含少量酒精应慎用青霉素、头孢等药物避免发生双硫仑样反应,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4中医药治疗:祖国医学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可进行中医辨证施治。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和吸入烟尘秽浊之气,皆可侵袭肺系发病[6]。清热解毒如正柴胡饮、小柴胡冲剂、板蓝根冲剂、感冒灵颗粒、银翘解毒颗粒、黄连上清片、银黄颗粒、疏风解毒胶囊等;抗病毒药物如清开灵颗粒、抗病毒胶囊、双黄连合剂等[4]。这些中成药广泛熟悉、毒副作用少、治疗效果较好、缩短病程并能有效改善症状。但基础病较多患者,特别是肝、肾功能衰竭损伤患者建议在医师指导下科学、规范用药。
5 自我评估
不是所有上感都要服用抗菌素,尽量避免滥用抗菌素。合理使用抗生素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其剂量和给药途径以及用药间隔时间等 ,同时要密切观察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2]。若咳嗽、咯痰、流涕、发热,咽痛明显,则考虑服用抗菌素;在病程中治疗3~5天后仍持续上述症状不缓解,发热无改善甚至持续上升、痰粘稠色深、痰量增加不易咯出则考虑药物不敏感或耐药,需及时更换药物或在医师指导下选择药物,避免长期症状不缓解迁延致下呼吸道感染。特别是高龄、基础病较多的患者,若急性上感持续不缓解,可导致支气管炎、肺炎,还可能诱发其它病,例如:既往支气管哮喘患者可导致急性发作;糖尿病患者可加重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高血压性心脏病或其它心脏病患者可随病情发展诱发急性肺水肿、呼吸循环衰竭;肝肾病患者可因自行乱服药导致肝肾功能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损伤障碍;也可因迁延所致心肌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选择肝、肾毒性小的药物成分,或注意控制用药剂量或酌情减量使用[8];病情持续无缓解时,应尽早自我判断疾病的轻重,及时医治。
6 總结
上呼吸道感染具有自限性,轻症患者大多不就诊也能自愈,症状严重者多于门诊治疗,少数出现严重并发症者需住院治疗[4]。日常正确的自我防治,特别是婴幼、儿童及特殊人群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科学、规范的诊治是任何疾病治疗的关键。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改善营养、饮食生活规律、避免受凉和过度疲劳有助于降低易感性,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最好的方法[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自我防治,不仅仅是医护人员的职责,实践领航、您我同行。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第9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4-16.
[2] 陆权,陈慧中,江澜,扬永弘.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下部分)[J].中华儿科杂志.2001,39(6):379-383.
[3] 陆权,陈慧中,杨永弘.急性呼吸道感染抗生素合理使用指南(试行)(上部分)[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7):444-446.
[4] 安徽省上呼吸道感染分级诊疗指南[J].安徽医学.2017,(8):953-958.
[5] 秦强,徐保平.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解读[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3):253-256,250.
[6] 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肺病分会.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中医诊疗指南(2015版)[J].中医杂志,2016,57(9):806-810.
[7] 刘大波,谷庆隆.儿童急性扁桃体炎诊疗——临床实践指南(2016年制定)[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7,32(3):161-164.
[8] 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专家组.特殊人群普通感冒规范用药的专家共识[J].国际呼吸杂志.2015,(1):1-5.
[9]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上-下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联合诊疗与管理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7,(26):2001-2022.
[10] 谷庆隆,洪建国,许政敏.儿童普通感冒与变应性鼻炎早期识别和诊治专家共识[J].临床儿科杂志.2017,(2):143-147.
下一篇:建筑施工安全的风险分析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