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实体零售自我反思的时候了
美国是电商的发源地和最先进的地方,我们现在的阿里巴巴也好、淘宝也好、优步也好,都是从美国复制过来的。朋友去美国两年,网络聊天说,感觉美国电子商务没有中国那么猛烈冲击实体经济。这是为什么呢?
零售业里,特别是百货业,下滑得很厉害,都说是电商影响,是这样吗?
谁在网购
一类:网络一代,80后、90后,但是这一代人的消费在社会总体消费占比重有多高?是不是已经成为主流呢?
二类:像我这样高度依赖网络生存的70后,工作、生活都离不开网络,时间又少,对于网络信任度较高的,购物自然以网络为主。目前这样的70后人占比有多高呢?
三类:60后、50后,这类人对于网络使用频率较低,掌握程度较差,尤其对于网购,因为思想保守、技术复杂,运用购物功能的有多少呢?
四类: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大约还有3亿多人口,因为物流、信息、观念问题,有多少人在使用网络购物呢?三、四线城市呢?
网购什么
一类:耐用消费品。虽然这部分网购越来越多,但是还有大多数人,无法相信网购,而且网购此类商品牵扯退换、售后较为麻烦,尚不能成为主流。
二类:一般生活必需品,包括服装鞋帽、3C小家电、家居用品等等此类商品是网购对于实体店替代性最大的。
三类:一般食品,这类商品替代性不够强,网络也未必就便宜。再说还有个口味和习惯问题。
四类:生鲜食品,这类商品在实体店购买无疑是可靠的,实体店肯定是购买主体。
虽然网上也在卖汽车,但是和现实销售相比比例极小。
目前统计,我国网络零售比例占社会商品零售比例的10%左右。我看了下资料,美国大约也是这个比例。
我们讲商品的寿命有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如果拿这个比喻电子商务这个业态,现在肯定在成长期,高速成长过程中,给人来势汹汹的感觉。那会不会有成熟期呢?会有。
电商的成熟期
第一,10年前我刚买汽车的时候,院子里很少有人自己动手洗车,一般人认为买得起车的人就不会动手自己洗车,街上洗一辆车才5块钱。现在呢,到周末,好多人自己提个桶在院子里洗车。因为外面洗车30元一次了。
美国很多人也自己动手洗车,为什么?因为蓝领工资太高,人工费太贵。美国为什么没有满大街跑的快递员?人工费是个大问题。据说澳大利亚一个砌墙的工人月薪都可以达到21万元人民币了。
现在快递员月薪4000~5000元,等我们快递员月薪上万元了,招快递员困难了,快递费高得吓人了,网购的代价高了,最大优势消失了,网购就进入成熟期了。
第二,网购很少能有发票,逃税是普遍的。由此带来的价格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国家不可能永远不规范这个事情,随着规模的扩大,一定会规范,逃不了税,价格自然上去了,也会导致电商价格优势的消失。
当网购价格优势逐渐消失,很多电商就会遇到和今天实体店一样的问题,到底是用什么手段才能吸引顾客、扩大销售和利润呢?当顾客不再只注重电商价格低的时候,那就是电商一个相对成熟期了,销售会相对稳定下来,不会再高速增长。
零售业困难更多因为自身
比如百货业,搞了三十年联营倒扣,几代百货人不懂商品经营了。现在碰上京东、天猫了,还是一样的办法,但是有更低价格、更好购物体验,迷茫了?不会玩了?
比如超市,很多超市还处于超市经营的小学水平阶段,商品结构、卖场管理、陈列促销,都是一堆一堆的问题,不用电商,就是有个管理好点的实体企业竞争,你也对付不了。
再比如我们讲实体店铺的顾客体验问题,其实我们想想,这个东西为什么电商讲了以后我们才注意到。
电商运用了多种客户分析的手段,不仅是电商讲大数据,大数据本来就在我们的ERP系统里面,是我们自己不会用而已。
电商给我们最佳的顾客体验是什么?足不出户购物,快速物流送达,7天无理由退换, 价格低廉。其实就算价格一样,很多人也选择电商,追求不同的体验而已。
现在90后搞电商,一上来就分析顾客痛点在哪里,这就是人性化的,以顾客为导向的思维方式,这就是电商教给我们的东西。
实体零售企业,要好好分析自己的优势在哪里,而且是从顾客角度去看,而不是说我就在城市的十字路口,我是百年老店这种自我的、肤浅的、过时的思维。
还有就是大胆尝试,不要总谈实体店倒闭,电商其实也是死了一批又一批,从PPG到凡客,各种团购网站,不断创新各种模式,“试错”一词成为电商的常态,而我们却只看到电商能烧钱的表象。
因循守旧、坐享其成的作风,从自己出发的想法,不求进取的经营方式,没有把管理和经营做到极致的努力,实体零售是该自我反思的时候了。
实体零售搞点电商很好,有助于反思,有助于促进实体零售本身水平提升。怕就怕这批人不行了,搞电商脑子转不过来了。
上一篇:高校体育课堂评价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