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生活体验策略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但是,学校基础道德教育脱离现实生活仍是当代学校育人的顽疾。长期以来,在德育课程的教学中,由于灌输式的“分科教育”及以书本知识为中心,以考试分数作为唯一评价指标,导致了学生与生活世界, 学生和经验世界的严重分离。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我们要善于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寻教学实效, 积极探索小学《品德与社会》有效教学的生活体验策略。
一、选择生活案例,激发品德情感,揭示生活德育内涵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本教学理念是“回归生活”。道德教育必须回归儿童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要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从儿童的现实和生活的直接与间接经验出发,遵循生活的逻辑,揭示生活事件中的道德内涵。我们知道,正反意义层面的生活事件是《品德与社会》课程最优质的教学资源,这些内容既是他们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又是他们需要思考并从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个鲜活的生活案例。笔者在进行《珍爱生命,遵守规则》教学中再现了这样的生活真实场景:屏幕上出现一个小女孩,不见双腿,下身坐在篮球里,用双手支着向前爬着。她在凄凉的二胡声中,讲述着自已的经历与故事:我叫钱红艳,今年七岁了,六岁的时候,我们几个小朋友去给正在地里干活的妈妈送钥匙,在我们要穿过马路的时候,一辆大汽车向我们猛扑过来……。等我醒过来的时候,我只觉得我的两只脚冷冰冰的……我叫妈妈给我穿上鞋子,妈妈什么也不说,泪水滴到我的脸上。原来,我今生今世再也不用穿袜子、穿鞋子了,甚至连裤子也不用穿了!我走路的鞋子是一个篮球,到今天为止,我已经磨破了六个篮球了。每天,好多的叔叔阿姨来看我,他们总是给我买一些糖果呀饼干什么的,可我多么希望他们给我买一个新篮球和一个新书包啊!
驾驶员叔叔阿姨们,你们飞快地开着汽车,又飞快地跑的时候,请你们想想我,想想我这个坐在篮球里的女孩儿。我天天在想,谁能给我像你们一样的两条腿呢?
老师的话:同学们,这只特别的篮球再一次牵动我们的心,相信没有一个人肯将这种特别移植到自己身上,那就请所有的人,特别是司机和儿童记住这个一生将坐在篮球里的孩子吧!
此时,全场一片肃静。
片刻后,同学们发出了自已的心声:
师:同学们,看完了刚才的录像,你有什么感受呢?
生:她很可怜,这么小就失去了双腿。
生:她真惨,将来怎么办呀?她的腿再也要不回来了。
生:老师,我想我们可以帮她买个篮球。
生:对,我们来捐款。
师;你们真有爱心,老师很感动,算我一个。课后我们再具体策划一下,还有其他体会没有?
生:马路不是游戏场,不能在马路上乱跑。
师:哦,刚才那孩子就是在要穿过马路的时候被车给撞了。
生:他是小孩呀,自己上马路多危险呀?
师:所以,我国规定小孩要七周岁才能独自过马路,十二周岁以下儿童禁止骑自行上马路。
不幸的女孩,催人泪下的案例,犹如亲临现场的生活情境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一种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情感体验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悄然中,孩子们心中已然树起道路交通安全忧患意识——安全第一,生命最宝贵,遵守交通规则是保护生命、珍爱生命的现实选择!
激发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使学生在受到教育过程中避免了学生“他育”从而提升了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还的的意境!笔者以为这是最为有效的 《品德与社会》教学策略。
二、创设生活情境,在活动体验中提升道德情感
生活化的课堂,其获知过程应成为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只有他自己的生活才是对他有意义的,才是真正的生活;对于品德教学来说,只有引导学生关注和实践他“当下的、即刻的、正在进行的生活”才会成为有效的教学。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要善于抓热点,聚焦点,寻找教材与学生生活的链接点,了解学生的生活需要,确定沟通点,把握落脚点,以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皮亚杰的“知识建构理论”指出,学生是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知识建构理论”告诉我们: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就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孩子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不简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生活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这经验将成自已生活与处事的准则。
因此,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教师应当把握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发掘和利用小学生已有的生活资源,从小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设计教学过程与活动环节。比如,通过讲述、观察、调查等活动互相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深化自身体验。再如,角色模拟生活情景,在“准生活”中模拟、体验、感悟,从而在教学的活动体验中认知品德要求与道德的基本规则,从而建构起个体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是非判断与辨别能力。
教学《友爱残疾人》是一次让人玩味的尝试。在本主题的教学中我们发现:对于现实生活中“残疾人”,孩子们对“残疾人”的生活困难分析得头头是道,诸如“上下楼梯”、“上厕所”、“吃饭”、“穿衣”、“过马路”、“下课游戏”等许多的困难与不便他们似乎都知道,但是孩子们的讲述有时是那么的“冷静和理智”,甚至是让人十分后怕的“冷漠”。事实上(如课后),他们即使对身边的残疾同学,也缺少关注,更谈不上伸手帮助。显然,在如何“友爱残疾人”道德认知与行动上只停留在口头上,他们的内心深处还是对残疾人的困难“隔岸观火”,其道德情感并没有真正“走近残疾人”。
这是一节成功的《走近残疾人》的教学设计。一位老师选取了一些典型素材,创设了一个“走近残疾人”的体验情境:活动下始了,孩子们认真地开始了尝试,有的蒙上双眼,拄着拐杖摸索前行;有的背着双手,低头弯腰贴着桌面用嘴去翻书;有的用手势比划着问路;有的用一只手穿衣,满头大汗却仍穿不上;还有的用双手艰难地挪动身体……仅仅十多分钟时间,他们的小脸慢慢地从开始的兴奋好奇逐渐变为严肃。严肃是因为孩子们在思考,如果自已是一个残疾人又该如何面对!通过换位思考,她们对残疾人的友爱、敬佩之情油然升起。
在本主题教学的课后,我们看到了孩子们对身边的残疾人给予了更多的关心,更多的尊重。这种由典型生活素材整合而成的“准真实生活”的模拟情境诱发了孩子们“性善”情感,在促进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与良好道德行为的内化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每一节成功的情感体验教学有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在活动环节中的交织体现;二是“创设情境——互动体验——实践运用”是教学中情感激发与活动体验的三大要素。
活动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实践告诉我们,真正有效的学习是一种心智活动,而不是单纯的记忆或理解。体验正因为是一种心智活动,它成为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体验必须是全心身的感受、关注、欣赏、评价。评价人物、关注事实、感受思想,只有经过有情感参与的活动体验教学才能把一个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对象变为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因此,为师者必须牵引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主动去“悟”、去总结。
三、拓展生活视野,在生活实践中内化学生行为
英国学者麦克菲尔指出:“任何道德教育课程如果局限于教室里,不指向社会现实,实质上不是道德教育,是非道德教育。”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向校园、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在课前,有目的地要求学生开展采访、调查、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关注生活、思考生活中获得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初步的感性认识。在课中,让学生在课中所学的道德知识通过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的再现、感受、体验,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并让这自觉行为成为自身血液中的组成部分。在课后,注重活动的延伸,丰富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要求,进而使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生活变得更具“人性”。
在教学《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中,老师就可根据城区小学生活动范围较广的特点,布置学生课前去常去的地方了解公共场所要遵循的规则。让公园、电影院、医院、图书馆、超市、行驶中的公共汽车、十字路口等地方的规则生成了新的课程资源。教学实践表明课前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角色,自主参与体验,丰富了感性认识,为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了有力的基础。
《保护环境》主题是小学《品德与社会》各种版本教材的强势学习内容。在教学中,学生可先从课前的调查实践中获得了亲身体验,激起保护家庭周围环境的良好愿望;又可在课中设计极富创意的环保方案,在讨论交流中进一步增强了环保意识。在课后,可举行“环保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开展“从我做起,拒绝塑料袋”的活动,组织环保小分队,定期交流实践成果等,从而使孩子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为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使保护环境成为学生长远的自觉行为。
我们要追求生活化的品德课堂,因为生活化的品德课堂是一种享受,它还品德于真实,还品德于愉悦,还品德于人性……在这个“生活化”的品德教育舞台上,让学生享受具体、丰富的道德训练,发展个体道德智慧。因为这种智慧是对人生的理解和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品德就在这“享受”中生成!■
(责任编辑:林文瑞)
上一篇:寓教于学 寓教于研
下一篇:本刊2008年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