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
五莲县洪凝镇中心小学下辖15个村完全小学、1个教学点,全镇共有137个教学班、5 896名学生。近年来,学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2003年建成校园网并通过宽带接入互联网,在全县率先实现”班班通”,率先开展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教师在教学中能够运用一定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教学模式显露出许多弊端,有的教师为了用媒体而用媒体,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根据学校在教学中面临的新问题,我们利用4年(2006.4—2009.5)时间,探索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五步教学法”,从新的视角,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教学之中,使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营造的信息技术环境,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新知,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提高教学效率。
课题的界定和理论假设
一、课题的界定
信息技术环境:指信息技术硬件和软件组成的学习环境。
快乐课堂:即教师利用“电子学案”或“多媒体课件”营造的信息技术环境,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中。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操作的实验活动方式。
创新研究:指不同于以往的浅层次的整合研究,而是立足于国内最前沿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整合了学校原先的“电子学案”“快乐作业”等教改成果的基础推出来的新模式的研究。
二、理论假设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教学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发生和发展的。孔子的“寓教于乐”的“快乐教育”思想告诉我们,只要我们优化信息技术环境,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奋点”,使他们乐此不疲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研究目标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建设支持“快乐课堂”教学模式运行的校本资源库、专题性学习网站,为快乐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电子学案、教学设计、研究论文等资源;在现代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指导下,构建若干个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体验学习的快乐,提高的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促进教师课程整合专业发展。
二、研究内容
内容主要包括对能够充分体现课改思想的校本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研究,对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以及对多媒体课件、电子学案的制作与应用的研究。
三、研究对象
1.选取2006年为起始的某些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共有9个班级,45多名学生。参加研究的教师涉及到语文、品德与生活(社会)两个学科。
2.以能提供信息技术环境的多媒体课件、电子学案为研究对象,研究其特点、制作与应用等。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实验法,从中也包括经验总结、文献综合、案例研究等方法的运用。主要有实验对比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等。
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的基本策略
1.加强信息技术环境的软硬件建设。
中心校实现“班班通”,下属学校也建设了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室。学校订购了典型课例光盘和课件制作集锦光盘;定期组织教师下载并整理农远工程资源;为每个年级购买了北京网校的资源卡;为网管中心配备了刻录机、数码相机和摄像机。这些软硬件的配备,为教师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2.不断加强学习。
一是以现代教育理论、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学习为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方向和规律。二是外出学习。加强与其他实验校的合作与交流,开阔眼界,启迪思维。
3.及时召开“课题碰头会”,促进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相互交流。利用每周二为学校的数学校本教研日,周四为语文校本教研日的机会,举行“课题碰头会”,让实验教师交流实验的心得与困惑,促进课题成果的形成。
4.规范操作,积累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一是将研究课题分解为许多更小的子课题,让实验教师自主选择。这些子课题有:《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等;二是给每个实验教师发放了一本《专题实验手册》,让教师及时记录开展研究的情况;三是教师每半年写一次《专题实验总结》。
5.每学年召开一次大型的课题研讨会,及时交流课题研究的成果,解决研究中的困惑。
6.实行网络教研。在学校网站“教导主页”的“教学论坛”中设立的“评课时间”频道,教师将课题实验课的教案、教学录像共享,课题组成员在线进行评课。
二、研究的基本步骤和具体措施
第一阶段(2006.5—2006.9)准备阶段。制定课题实验方案,积极培训实验教师,明确研究职责。2006年9月16日,在中心校举行了课题开题会,加强了对参与实验教师的培训,并下发了《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2006.10—2007.12)课题实施阶段前期。开好课题研讨会,研炼“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各实验教师上好实验研究课,利用《专题实验手册》进行记录与反思,开好“课题碰头会”,开展多种课题研讨活动,研炼“多媒体课件”环境下的教学模式,并开展多种课题研讨活动,研炼“电子学案”环境下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加强对教师的培养与培训。
2006年11月3日,举行了第一次课题研讨会。会上观摩了王亮花老师的语文课《去年的树》,王少娟老师的《10的认识》。与会代表评议这两节课的教学模式,交流了自己利用班级多媒体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的具体做法与体会。
2007年9月,开始研炼“快乐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了打造“快乐课堂”的行动目标。2007年 10月,在总结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洪凝小学“快乐课堂”基本建议20条》,作为教师常态课堂的基本规范。2007年11月9日,举行了第二次大型的课题研讨会。王亮花老师展示了五年级品德与社会课《我的祖国多辽阔》的课堂教学,胡德娜老师展示了一年级语文课《四季》课堂教学,作课教师交流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设计思路,集体评议了教学模式的运用情况。
第三阶段(2008.1—2009.1)建设资源库,完善教学模式。规范资源使用制度,建设网络资源库。目前,学校已经购入教学光盘、素材库若干盒,在校园网上的Ftp中,建立了各个年级、各个册次的教案和课件。在使用中,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一切从学生的学习出发,利用动静结合、视听结合、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08年10月17—30日,进行了多媒体素材采集和几何画板的培训,教师进一步掌握了课件制作与应用的技术;2008年11月21日,举行第三次大型课题研讨会,进一步完善了“快乐课堂”教学模式,总结了许多课件使用的策略。
第四阶段(2009.2—2009.5)课题结题鉴定阶段。验证教学模式,形成模式评价体系。汇总研究材料,撰写研究报告。2009年3月,举行了“巧用资源,快乐课堂 ”的经验交流会,结合高效课堂要求和课标精神,在征询教师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洪凝小学“快乐课堂”发展性评价表》。该标准共有5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评课时,让听课教师以“快乐”为尺度,看讲课教师是否教得轻松,学生是否学得快乐,教学过程是否体现了“寓教于乐”。
研究结果
一、构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每学期都组织实验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研讨活动,共上研讨课100多节。在总结这些课例的基础上,提炼出许多“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如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品德与生活( 社会)教学模式的构建。
语文阅读教学模式有“电子学案”环境下的“快乐课堂”基本教学模式、多媒体环境下的“对话式”阅读教学模式和多媒体环境下的“三读一练”阅读教学模式、多媒体环境下的“读思创新”教学模式、网络环境下的“情境—探究型”教学模式。如图1。
品德与生活( 社会)教学模式主要有品德与社会“探究——互动”教学模式、品德与社会“视频——图片”辅助型教学模式和品德与生活“体验—感悟”教学模式。如图2。
二、探索了课件制作与应用的策略
在课件的制作上,要注意多渠道搜集声音、图片、视频、音乐、动画以及各种鲜活的文字资料。可以网上搜索、充分利用学校订购的电教教材、巧妙制作各种课件以及进行农远下载,二次开发成为自己的精品课件。
在课件的应用上,要注意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播放时机和使用的时机在导入时,许多教师也能运用不同的策略。
三、探索了构成语文科“电子学案”基本环节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我会读:生字新词、重点语句展示;课文语段及相关背景素材的展示:包装学习内容,创设合适的学习契机,链结相关的背景知识;读和感悟的层次设计:从初读整体感知,到细读层层理解,到精读慢慢体会,到品读深入感悟;精彩的语段的情境设计:对课文重点环节的情境创设,音乐素材和其他视频的辅助教学设计;讨论、交流、探究的情境设计:在质疑、交流、探究等环节中,提示相关学习方式方法,或者适当的辅助理解;拓展内容(阅读欣赏):对课文的拓展性开发,或者适当的发展性练习;学习结束话收获(或者质疑):在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孩子评价发展的自我,体验成功的快乐;作业小超市:提示适当的学习资源。
四、运用“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带来了良好效果
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兴奋点”,进一步感受到对学习的乐趣,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从实践情况看,改变了原先的机械、繁琐的讲解模式,教师成了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合作者、帮助者,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电子学案提供的学习材料,开展了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参与度更高,学习能力更强。此外,还提高了教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设计能力和课程整合能力。
五、开发了许多优质的多媒体课件和电子学案,建设了资源丰富的校本资源库
平时注意积累,每个人将上公开课、实验课所用过的好的课件,及时上传到Ftp资源库和K12网格资源平台中。其他教师也利用农村远程教育资源网站下载优质课件,进行二次开发,上传到资源库中。至今,学校的资源库中已有资源超过50G。
六、探索了“电子学案(多媒体课件)”、“快乐课堂”教学模式的评价体系
结束语
本文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模式做了一些探索,初步确立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快乐课堂”五步教学法,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可使教学教学效率大大提高。由于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所限,“快乐课堂”教学模式从理论和实践上都需要进一步完善,这就需要我们贯穿“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的理念,更多、更深入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单位:1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教育局电教站2 山东省五莲县洪凝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做生活的淘金者
下一篇:开展体验式活动打造高效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