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有效的思考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贯彻落实新课程教学理念,而新课程理念的核心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强调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进行有效的思考,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如何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一直是很多思想品德课教师思考的问题。现在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思想品德课上,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但是不是学生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中就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了呢?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怎样才能体现出来?仅仅是一张高分的试卷吗?当然不够,还必须包含动态的过程性评价,那就是学生有效的思考。通过组织设计学习的最佳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围绕这个研究主题,笔者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主要突出学生生活化的教学情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展开研究。如“尊重和维护隐私权”一课教学设计片断:
现在小芳同学遇到了一些麻烦事,我们一起来帮帮她好吗?
投影:小芳的麻烦事
【事件一】小芳的妈妈最近发现小芳经常一个人在屋子里悄悄地写信,妈妈担心小芳有什么事情会影响她学习,于是趁小芳不在家时偷看了她的信件。小芳非常生气,同妈妈理论。
请同学们思考:1)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信件和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2)你认为应如何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同学回答,教师归纳。1)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未经允许,孩子的信件和日记家长不得翻阅。2)父母偷看子女的信件和日记,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对子女的关心。为避免家长偷看子女信件和日记,作为子女应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谈心,增强父母子女间的了解。
【事件二】小芳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好朋友李丽,并且告诉她自己上小学时曾经得过肝炎,是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她才很快康复的,所以她不能生妈妈的气。小芳要求李丽对她得肝炎这件事保密,李丽答应了。可没过几天,小芳发现班里很多同学都在议论她得肝炎的事,不少人因此疏远她。小芳为此感到痛苦、孤独。
小芳要求李丽赔礼道歉,但李丽觉得小芳得病是真事,并非她捏造的,自己没有错。小芳则认为,李丽的行为泄漏了自己的私人秘密,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于是她找到班主任,要求老师主持公道。
请同学们思考:1)是什么原因导致小芳痛苦、委屈?2)李丽的想法有道理吗?3)你认为老师应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同学回答,教师归纳。
1)李丽公开好朋友小芳得病的事,其行为侵犯了小芳的隐私权,同时也是没有责任和不讲信誉的表现。尊重他人隐私,要强化责任和信誉意识,亲人、朋友之间分享一些秘密是基于彼此的信任,所以应当为对方保守秘密。小芳告诉李丽自己的病情,并不意味着李丽因此有权公开,小芳的病情内容属于她的隐私。擅自扩散别人的隐私是一种侵权行为。小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因此感到痛苦、委屈。
2)李丽的想法没有道理。她的行为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因为小芳的病情是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义务,即未经他人同意不得传播、扩散其隐私。李丽在班上传播小芳隐私的行为,是侵害小芳隐私权的行为。
3)老师应当支持小芳的请求。因为李丽传播小芳得过肝炎的事,给小芳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刺激,身心受到侵害,所以应当承担其行为造成损害的责任,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
通过事例可以知道了,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任何侵扰公民隐私,散布公民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为尊重和维护隐私权,通过教学,让学生树立隐私意识,增强尊重他人隐私的责任感。笔者采用的是案例分析、情景设置等方式,整节课围绕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情景展开活动,在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过程中,使大家对维护隐私的问题有较清晰的认识和提高。情景分析的特点主要是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方式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教学相长。学生在小组讨论和班内交流中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满足心理需要,增强自尊心,促进情感发展与同学间互爱及社交能力的提高。
本课的教学,突出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主体地位。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学生对讨论和探究的问题很感兴趣,课堂中迸发出许多精彩的发言。在讨论侵犯他人隐私行为的环节中,学生把身边涉及隐私的问题分析得十分透彻,并把可能对隐私造成的威胁和隐患也提了出来,有些想法是教师在备课中未想到的。在交流中师生共同提高。在讨论几个小案例的活动中,学生通过进一步思考分析,不再片面地认为家长看日记、看信就是非法的、不合理的,在教师的启发和同学交流中逐渐站在师长的角度考虑问题,能理解父母做法的初衷。
可以看出,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学生由“学会”变“会学”,由“苦学”变“乐学”,才能体现教师教学育人功能,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放飞学生思想的翅膀,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
教学改革之路还很漫长、很艰辛,只有教师真正从教材框框中走出来,站在学生的立场和角度来审视、规划教学目标、内容,以更高、更宽的眼光来设计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学,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一时的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思品课的教学应当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不断的感悟和理解,才能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地发展。兴趣既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又来源于学生的积极思考。教师必须善于把学生的认知水平同身边的各种事实和现象联系起来,努力寻找它们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引发学生积极的思考,进行有效而又深刻的品德教育。而不能脱离学生实际,以教师自己的好恶感知为出发点,这样的教学也许很热闹,但对学生来说却没有实际的效果。
思品课的问题设计必须要有针对性、明确性。教学既不能延续传统的满堂灌模式,不给学生思考的机会,也不能仅把问题抛给学生,任由学生的思维信马由缰,漫无边际,半天也答不到点上,白白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教学的效率。每个问题的设计背后都要有一定的目标达成意识。问题是引领师生达成目标的重要方式,所以针对性、明确性要强,否则一堂课下来就会有不知所云的感觉。因此,问题设计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一堂课的效果和质量,必须精雕细琢。
思品课的课堂氛围要和谐、民主、自由,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得到教师的尊重。这样学生才能展现真实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中,教师能考虑到学生的真实感受,使其表现的欲望能得到充分满足,即使学生的答案与事实不一致,也不急于否定,保护学生的自尊和发言的积极性,不是灌输给学生某种感受,而是在教学中为学生搭建最广阔的平台,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角,在体验、感悟中成长。同时教师充满激励性的、启发性的课堂即时评价,更加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和交流的热情。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概括准确而又精炼,同时也起到指导学习方法的作用。
(作者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第八中学)
下一篇:2009年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