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资源中的文明礼仪
摘要:礼仪是人类最基本的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高速发达,人们对文明礼仪传承的热情却逐渐淡薄。因此,礼仪教育已成为目前社会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在此,基于中学思想品德课程资源,阐述开拓中学文明礼仪教育的渠道、方法和模式,以期促进中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的综合提升。
关键词:礼仪;礼仪教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6-0175-02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传统的礼仪意识已逐渐的淡薄和缺失。学校教育承载着未来国民素质培育的重任,应通过中学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对中学生加强和改进包括文明礼仪在内的思想道德教育,深入进行实践性的社会文明礼仪宣教,提升中学生文明礼仪素养,构建和谐校园。
一、文明礼仪的重要意义
古往今来,文明礼仪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最基本的道德表现。生活中,最重要的就是以礼待人,要成为文明人必须注重社交礼仪,它在人际交往中具有形象塑造,感情联络,行为调节等作用。礼仪的意义也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表现出来的,以礼待人的行为是大家公认的行为准则或规范。相对于中学德育教育和校园生活,文明礼仪是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校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准则,具有某些公众认同与否所带来的约束性,如校园人与人交流过程中不文明的行为,是大家厌恶的,没有文明礼仪准则概念的人会遭公众否定。因此,礼仪形成的目的就是让人与人交往过程中相互尊重,相互善待,从而达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中学的思想品质教育课程中,无疑须注重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它能带来中学生整体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提高。我们常告诫学生,要想别人尊重你,首先你要尊重别人。就如这样基于文明礼仪的基本交际功用教导,就可让学生认识到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氛围下,感受到生活的自由,使学生体会到文明礼仪带来的好处。严肃而又具体的文明礼仪教育,促进学生生活中人际关系的合谐,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学校和社会上真正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文明礼仪修养的人。
二、新世纪对文明礼仪的教育要求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日益提高。社会成员都在寻求和追求充满和谐的生存环境。过往那些粗俗的、不礼貌的行为在全社会的唾弃与抨击下,显然已经极少出现。
但与此同时,我们仍可看到,国人的文明素质还有待于提高,尤其对于新一代青少年的包括文明礼仪在内的德育教育值得关注。例如,我国在实行计划生育国策后,家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教的原因,现在的孩子从小就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气,比如见到长辈不懂得尊敬,与他人交往不懂得谦让、不讲礼貌,以自我为中心,攻击行为,暴力倾向等不良行为。在中学时代不能将这些不良习气改正,成人之后就变成个人问题,也成为社会问题。因此,中学阶段是改变与培养他们文明礼仪素养的重要阶段,这阶段应教会他们如何做人,如何认识和行使礼仪。礼仪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青少年只有在中小学阶段就接受全面的、系统的礼仪教育,才能成长为完整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利用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资源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是十分必要并且可行的。
三、利用思想品德课堂资源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
1.创设教学情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可根据模拟教学法的形式来进行礼仪授课,即以人物情境和环境情境来模拟特定的现实礼仪应用环境。按照礼仪教育的目的和要求,依据思想品德教材资源设计模拟情景、环境、人物和身份等,引导学生在模拟环境中以模拟的身份进行礼仪训练。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校园里,个人礼仪实务都很重要。学会个人礼仪对学生以后在和别人交际中都有很大的帮助。
情景模拟一般以两种形式进行,一是个人情境模拟,它指学生个人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礼仪操作。二是多人情景模拟。教师可组织多个学生为一组,共同来完成多人情景模拟,如模拟面试、模拟乘车礼仪或模拟聚会等都是具有实务性且可激发兴趣的模拟课程。情境教学可让学生处在情境中,亲身感受在不同场合应遵守和使用的不同礼仪,让学生更好的亲身体验和学习文明礼仪及道德规范。
2.精心策划教学环节,化知识为方法,化方法为行为。对于中学礼仪教学,应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化理论知识为方法,化方法为行为,这就要求将教学生活化,要求让教学指向课堂之外,走出课堂。具体讲就是将礼仪思想知识进行基于生活实际的分解,具象化,可操作化,力避照本宣科。在礼仪思想理念宣教后,进行具体的礼仪规范教学,应将文明礼仪规范归类并细化,并具有实际生活应用功能的礼仪知识、方法,如各种中、西式的礼仪操作细节,各地的礼仪风俗习惯,生活中的文明礼仪及“无礼”、“非礼”与尴尬的礼仪现象等。再可通过教学课件形象化,变为鲜明、一瞧就会的文明礼仪规范、方法。生活实践化,在于老师的引导、督促,及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文明礼仪问题反馈,再通过课堂讨论、评析,最终获得对所有学生的生活礼仪均有指导意义的见识与观点。
3.精心准备开展好活动课,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礼仪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活动课是这些内容与案例归集的载体。通过开展活动课,让教学过程从基本的生活问题入手,从实际容易忽视的问题入手,让学生透过生活中的小事、平常事例领悟做人的深刻道理。情景模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使学生由教学的客体变成教学的主体,使学生们在仪容、仪表、仪态、勇气胆量、语言表达等方面得到真实而有效的锻炼。除课上情景模拟教学训练外,通过这些活动课,培养学生礼仪习惯,规范行为,增强其交际能力,最终达到我们礼仪教学所期望的目的。
4.利用教材中的“图片和个案研讨”等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片阅读空间和个案研讨”等教学资源,对其与礼仪相关的内容小品进行阅读,并在课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每次举荐代表阐述心得、观点。对于十分鲜明的容易引发不同见解认识的内容,可列出不同礼仪思想与应用观点,使学生树立深刻的礼仪体会与认识,学会在合作和竞争中共同进步。作为教学资源的进一步扩展,可引入与教材中“图片和个案研讨”等类似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进行导入,可以使礼仪教育进一步具象化,可以使一些抽象、枯燥和乏味的问题具体化、生动化、兴趣化,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观视觉的教学资源中,形成鲜明、健康的文明礼仪涵养与行为。
组织学生共同学习教材中的“阅读空间、咨询窗口”等教学资源中与礼仪相关的内容,将其中的一些设为作业,要求学生写作关于礼仪的阅读体会。最终在课堂上进行归结点评,对个别代表性的认识体会,提为课堂探讨的内容。由此还可依据教材中“阅读空间、咨询窗口”等类似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与引导,让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搜索类似资料内容,与同学共同分享,典型知识案例也可由学生在课上组织讨论。
四、小结
一切社会活动均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下进行的,交往是一种生存和发展必须的基本活动,其同时包含很强实践性的礼仪实务内容。因此,在强调文明礼仪的重要性的同时,需要进一步紧密结合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资源,对学生文明礼仪的教育提出可行性的一系列措施。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学阶段的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获得有效性的提高,中学生的综合德育素质也获得实效的提升。具体结合思想品德课堂资源,通过对以上思想品德教学资源运用教学,让学生在探究礼仪的未知世界中,在运用礼仪的讨论中,获得情感的升华。最后提议,构建思想品德教材关于文明礼仪教育教育资源扩展的完善和改进措施,让其对中学生文明礼仪教育起促进作用,帮助中学生全面发展综合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胡锐.现代礼仪教程[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2]陈英.加强礼仪教育塑造现代公民[J].小学德育,20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