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如何创造有效教学情境
摘要:教学中,教师如何把学生领入一个他们喜欢的情境中?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现就在思想品德课中如何创设有效教学情境进行归纳和总结。文章介绍创设情景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有效;教学情境;方法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心理机能,通过调动“情商”来增强教学效果,而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创设特别强调营造真实的具体的,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参与意识的教学环境,为学生的体验、感悟、内化和生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现介绍几种创设情境的常用方法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就是在讲授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间创设一种“不和谐”,将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中。创造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使学生能独立地、探索性地获取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应做到小而具体、新颖有趣、有启发性,同时又有适当的难度,还要注意问题情境的创设必须与教学内容保持相对一致。
【案例1】
师: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中华民族、华夏儿女,黄河已成为我们的民族象征。但是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开始出现断流现象,并且逐渐恶化,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危机仍然存在。这一情况引起全社会的高度民主重视,我们作为社会一员,有义务有责任去关注黄河断流问题。首先我们要找出黄河断流的原因,同学们先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交流、讨论。
生:我认为黄河断流与人口有关系。
生:我国目前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是一个农业大国。
师:正如大家所说,人口众多是我国的一大国情,它使原本丰富的水资源变得短缺。另外,由于我国在工业、农业生产中粗放型的生产管理模式,使得原本就短缺的水资源变得更加紧张。我们的母亲河已承载不了这样的压力,作为她的子孙,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爱护她,大家来想一想办法吧!
生:既然黄河两岸的人口多,生产和生活都需要用水,我有一个减轻压力的好办法,把两岸的居民迁移出去,这样就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了。
生:我认为这个办法不实际,中国这么多人往哪迁都得用水,解决问题的关键是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水的用率。
生:我认为解决黄河断流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的同时,还要采取相应的经济措施来配合实施,例如,提高水价。
师:大家说得很好,分别从人口、科技、物价制度管理等角度提出了解决黄河断流的措施。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办法吗?例如,在出现断流的时候怎么办?大家再商量商量。
课后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还沉浸在讨论的问题中,意犹未尽。这堂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思维很活跃,综合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之所以达到这样的教学效果,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创设了一定的问题情境。研究表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以发现者的角色发现问题,他们就会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就会自觉地以探究者的角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创设生活情境。创设生活情境是教师创设情境时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如果把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生活情境就是构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强化学生体验,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案例2】
师:大家先来听一首歌曲《雾里看花》。
师:雾里看花是一种什么感觉?
生1:是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看不真切。
生2: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
……
师:为了看清纷繁复杂的世界需要拥有一双“慧眼”。其实,作为一个普通的消费者同样需要拥有一双“火眼金睛”,这样才能从五花八门的广告中、街头的各种时尚流行以及熟人的各种介绍中,看出哪些商品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哪些商品是对自己真正有用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练练我们的“慧眼”。
(板书:维护消费者权益)
练就一双慧眼
(多媒体显示)
周末,小丽和妈妈一起逛街,街上形形色色的促销活动却让妈妈和小丽分不清东西南北了:“全市最低价”、“跳楼价”、“亏本销售”、“最后三天”、“有奖销售”,应有尽有,很多店门口还放着高音喇叭,“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
师:看到这里大家都笑了,因为类似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面对铺天盖地的促销活动,你们如何看待呢?
生1:几乎都是假的。
生2:什么“全市最低价”,他又不知道其他商家的价格,分明是故意糊弄消费者的。
生3:这些活动都是骗人的。有一次,我在一家店门口看到一块牌子,上面写着“合同到期,最后三天。”一个星期后,我又路过那家店门口,看到牌子上面写着“亏本销售”,到现在那家店还开着呢!……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来面对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没有“慧眼”真的是不行啊!(板书:为什么要练就“慧眼”)
现实的情景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生活情景的导入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当然,教师在创设生活情境时,要特别明确,情境的创设源于生活,但要高于生活,我们所说的生活情境是把“生活情景”课堂化。新课程教学理念之下,思想品德教学不再是单纯文本的展示与学生的被动接受,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自身的实际需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依托学生个体的建构性组织教学。
创设趣味性情境。思想品德教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趣味性的特点,但是,教材本身并不都具有趣味性,那么,就需要教学的趣味性来弥补教材的缺失。事实上,趣味性强的教学更能让学生喜欢,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自教学情境的设计,这也是教学设计所应遵循的设计原则。
【案例3】
在《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一课的设计与教学中,有这样的片段。
师:今天是老师第一次在咱们学校上课,早上来的时候,我的学生们特地托我给你们带来了他们的礼物,你们看——
(老师拿出放在包里的两根跳绳,学生有点儿骚动)这可是他们最珍贵的游戏玩具。你们说,把它给谁玩呢?
(学生七嘴八舌)
生:给我!给我!
生:给表现好的。
生:这节课谁回答问题多给谁。
生:不行,这不公平。
……
师:(好不容易插上嘴)要不这样,我把跳绳放在教室后面,下了课谁先抢到了谁就玩,好不好?(学生情绪更激动)
生:不行,那样我老是抢不到。
生:我同意,我离的近,能抢到。
生:我不同意,那样非乱套不可。
生:我也不同意,那样要打架的。
……
师:(做了一个暂停的手势)没想到两根跳绳,会让同学们的想法发生冲突,让我们安静下来,讨论一下,冲突的原因是什么?怎样才能解决这件事呢?
(学生开始了热烈的讨论)
课堂上虽然有了争论,但对学生来说,这样的课堂教学趣味盎然。从这一教学案例可以看到,对于一些本身并不带有趣味性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设计教学情境,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教学产生趣味。这一情境通过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的体验成为现实,他们更容易投入,更容易接受教师或同学所给予的外在影响。
创设合作情境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其目的是通过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都得以充分发挥,个性都得以张扬。实践证明,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是一种能突出学生主题地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好形式。合作学习试图利用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交往互动,形成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使每个人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达到因材施教、真正实现教学、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案例4】
同学们分小组(前后桌4个同学一组)讨论:洪战辉身上压着这么重的担子,却能考上重点高中,考上大学。靠的是什么?讨论完请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生1:洪战辉是一个坚强的人,在校好好学习,课后打工挣钱,还要照顾父母和妹妹,他有坚强的毅力。
生2:因为他有要上大学的美好理想,所以他愿意克服一切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
生3:他在困境中学会了许多我们没有的东西。如:打工挣钱、抚养很小的妹妹、照顾有病的父亲,这些都让洪战辉比同龄人更坚强,因此他能克服常人无法想象的困难,实现了上大学的理想。
……
(学生发言时,教师在黑板上做简单记录)
师:同学们想得很多,谈得也很好。下面我们就来归纳洪战辉靠什么取得了成功。
【师生一起边分析边整理记录(自强精神的表现):不怕困难、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敢于面对困难,活出尊严、活出个性……】
师:这些就是自强精神的表现。
(大屏幕显示:一个自尊、自信、自立的人,必定对未来充满希望,永远向上,奋发进取,这就是自强)
师:洪战辉的故事告诉我们自强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美好的道德品质,它能使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同时也活出人生的价值。因此,自强是一个人进取的动力。
【教师课前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全班共4个学习小组),查找古今中外“自强不息”的人物故事】
生1:贝多芬,德国著名的音乐家。他在贫困、失聪的情况下……
生2:谢坤山,台湾人。16岁时因一场意外事故……
生3:桑兰,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
师: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勇于面对人生,以自强不息的精神获得成功的人士还有许多。他们当中不仅有名垂史册的历史人物、英雄伟人,还有我们身边的普通人。
在这一部分采用的是合作学习情境。这样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5、创设体验式教学情境。体验式教学情境简单地说,就是让学生以一种类似游戏的方式,表演或体验自己或角色的心理行为,进而起到促进自我认识、减轻或消除心理问题,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人格的作用。
【案例5】
师:下面的活动给大家一个换位体验的机会,那就是由你们扮演生理有缺陷的残疾人,亲身体验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及压力。你们愿意试试吗?
生:我来扮演聋哑人。
生:我来扮演盲人。
生:我来扮演瘸子。
生:我来扮演独臂人。
……
(活动中,聋哑人问路、盲人上厕所、瘸子上楼梯、独臂人洗漱……)
生:真难啊,我特别需要帮助。
生:太难了,我深深地体验到残疾人生活的艰辛与人格受辱的痛心,以前我还瞧不起他们,甚至嘲笑他们,这太不应该了,我觉得他们应该受到平等的待遇,受到别人的尊重。
……
师:我相信同学们的话都是发自肺腑的残疾人相对于健康人来说是弱势群体,社会上还有其他的弱势群体吗?
生:老人,年老体衰,生活不便,是弱势群体。
生:未成年人缺乏社会经验,也是弱势群体。
生:还有女生也属于弱势群体。
师:大家说得对。通过换位体验你们有了认识,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呢?
生:我们要平等地对待处于弱势群体的人,帮助他们,尊重他们。
本课教师注重学生的体验,通过角色扮演,领会各种社会角色的责任,体验相应角色的感受,从而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对待和处理个人与他人、社会的关系。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情景中,学会了选择和判断,让学生在道德冲突中探寻和建构,对善恶做出自己的评价,形成自己的观念,践行正确的道德准则。
当然,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还有很多,只要老师肯于开动脑筋,学生的课堂学习生活一定会丰富多彩!
上一篇:“果果”在“启慧”的沃土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