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围观”现象浅析
摘要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时常出现学生不积极配合教师、不主动融入课堂的“围观”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大道理脱离小生活”“老观念难敌新视野”“说得对未必做得好”,以及不良的从众效应等。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可以从“根据学情对知识点进行再加工”“选取真实贴切的案例”“调动班级有影响力的学生的积极性”等方面入手,解决课堂上的“围观”现象。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课堂 围观
笔者曾经在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的课堂上,看到过这样的情景:
教师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畅想青春,模仿范例书写诗句。2分钟后,教师邀请学生发言,没有学生主动举手,教师点名,于是便出现了如下对话:
学生甲:老师,我不会。
教师:同学们已经步入或逐渐步入青春期,对于青春,大家有着最真切的感受,无论好坏,都可以把自己的青春感受说出来。
学生乙:老师,我没有什么感受。
此时,课堂上其他学生默默笑了。发生在课堂上的这一幕,不仅使教师难以继续展开教学,课堂气氛也变得十分尴尬。而类似的尴尬,却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上时有发生。这样的课堂,就像是学生对教师的“围观”。所谓“围观”,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一群人围着看”,在课堂上出现的“围观”现象则主要指学生不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对于教师展示的案例、提出的问题和探究等环节仅默默观看或私下嘲笑。新课程改革不断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然而为何学生却抱着一种“围观”的心态参与到课堂中呢?笔者认为,原因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道理脱离小生活
笔者对160名初中生做了“如何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的调查。其中68%的学生表示,“道德与法治课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讲大道理”;73%的学生表示,“课上所讲的道理自己以前就知道”;63%的学生表示,“书本上的知识与自己實际生活关联不大,且有难度”。学科知识难易程度区分明显、知识性不强或太强都让学生认为教师一上课就是在讲“大道理”,因而不愿投入课堂。
1.伦理道德案例引发好奇围观,学生想当然,不愿思考。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涉及较多的是伦理道德和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学生在以往生活经历中就有所涉及的,对学生而言较为简单,课堂教学中就会出现“围观”现象。好奇心理是此时发生围观行为的心理原因之一。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于一些事例更是怀有浓厚的兴趣,喜欢聆听或观看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但对于该事件发生的原因或影响等却不甚明了,也不愿意深入分析。如在讲授苏人版七(下)道德与法治《做人当自尊》一课时,教师给出了“农民工在图书馆看书遭歧视”的事例。在视频播放过程中,学生注意力集中,被事件所吸引,但大多只是陶醉在“看热闹”中,甚至在看完后,互相模仿视频中女子侮辱农民工的做法,对于事件发生背后的原因和反映的问题却说不准确、说不完整。这是因为,学生对“自尊”有一定认识,也都有过与“自尊”有关的经历,便理所应当地认为这是“我已经会的知识”,觉得教师提出的问题只是“大道理”的灌输,于是自觉从课堂脱离开来,只做一个“围观者”。
2.国情与法律知识难度较大,学生用不着,懒得学习。
从八年级开始,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性和理论性开始加重,对此感兴趣的学生,必定会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但对此不感兴趣的学生又“跳出”课堂,成为一名“围观者”。这跟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关。进入青春期后,学生逐渐树立自我意识,初步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学习和国家、社会有所关联,从而加强自己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责任感。但这一阶段的学习动机仍以近景性动机为主,即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一类动机。例如,对于初中生而言,中考就是其近景性动机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而那些有难度且“不实用”的大道理跟自己关系不大,课堂上随便听听就好。
二、老观念难敌新视野
互联网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时时更新的信息不断在刷新学生的观点。新视野带来新思维,同时也给道德与法治课堂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小明,家庭情况复杂,自身行为习惯差,成绩惨不忍睹,对于学习自暴自弃,时时刻刻都带着手机,听音乐、聊天、打游戏……同桌小红看了很着急,决定帮助小明,课后到小明家帮他补课,终于小明取得了进步……”类似的案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时有出现。教师会根据需要,设计出这样一位“完美到极致”“倒霉到极致”,或者“愚蠢到极致”的人物,让学生第一感觉就是“太假”。有些教师也会选择人物故事背景与当下社会实际相脱离的案例,这种“高、大、空”的教育内容难以收到良好教育效果。对于这样一些案例,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排斥的。初中学生已逐渐形成独立成熟的意识和思维,对于事件的真实性会有一定的思考,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学生,会将自己在互联网上所获得的信息运用到课堂中质疑教师,起哄甚至与教师“对抗”。可见,新时代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不能单纯从“教师以为”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要更多地从学情出发,以生动鲜活的事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做一名“围观者”。
三、说得对未必做得好
苏人版《思想品德》七(上)《人格不可辱》中有关于“起绰号”的问题。教师在讲授这一课时,运用分组讨论的方式和同学们深入探讨了绰号的问题,课堂反响很好,大家一致认为不能随意给他人起不雅绰号。良好的课堂效果使得教师认为,同学们会改掉起绰号的毛病。然而,就在不久后的一次课间,教师听到了该班同学喊他人不雅绰号。可能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都曾经碰到过类似情况:学生在课堂上说得很好,但是走出课堂,学生未必能按照说的去做。久而久之,大家觉得在道德与法治课上的“言”与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行”是可以分开的,道德与法治课也就失去了“可信度”。课堂上的事例,学生仅仅当“热闹”来看,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在虚拟案例中作为“旁观者”与在现实生活中作为“当事人”的错位。
在道德与法治课中,教师会通过设计某种道德模拟情境来达到教学目的,学生扮演其中的某种角色。例如:“老人摔倒了,你扶不扶?”当教师给出这个问题时,学生们的回答是不同的,但是教师都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回答进行引导,最终必然得出结论:“老人摔倒了我们要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情境的创设者,学生是参与者,学生会根据教师的设计引导作出行为选择。但是,学生往往会认为这种“虚拟情境”只是课堂上的“游戏”,只会把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來看待问题。而且,教师引导的结论与学生自己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到的一些复杂情况相违背。课堂中的虚拟情境和现实中的真实情境相悖,作为旁观者和作为当事人的实际感受不同,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错位感,进而会对道德与法治课堂和教师产生质疑。学生会认为“学了也没用”,进而对于课堂失去兴趣,进入“围观者”的行列。
四、从众效应带来一群“围观者”
从众效应,是指当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引导或施加的压力)后,会怀疑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朝着与大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教师会发现从众效应带来的影响。如果当教师给出的一个案例引发了班级中几位较有影响力的学生的注意或发言,那么,便通常会引发全班同学的关注和讨论。与之相反,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这些具有班级影响力的学生不予配合,则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这是因为,生活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会将班级视为一个团体,有着一致的目标、计划,作为班级成员,有追求交往、认同和安全的需求,以及从团体中获得某种利益的愿望。这时候,绝大多数学生会将班级中较有影响力的学生视为榜样。当这些学生表现出“围观”姿态时,其他学生也会成为课堂上的“围观者”。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找到方法,避免因从众效应带来的“围观”现象。
五、如何避免“被围观”
面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出现“围观”现象,教师应该积极应对。根据上述几方面原因,笔者建议教师做到如下几点:
1.从教材入手,根据学情对知识点进行再加工。利用学生较为熟悉的知识进行关联,或对学生的已有知识进一步深挖。明确每课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避免过多地将学生较为生疏的知识一股脑抛出,使学生无法消化。
2.在选取案例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模拟情境要“真”,即情境设置要符合现实逻辑,有较高的可信度。真实案例要“新”,选取适合的时事热点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在课堂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将课堂交还给学生,同时要有针对性地介入。当出现“从众效应”时,教师要将班级中具有影响力的同学积极性调动起来,以点带面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课堂中。
教师应该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分析原因,寻找和尝试多种方法,使“围观者”们放下观望的心态,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金桥双语实验学校)
下一篇:让“情理”在“法理”间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