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我国跨学科课程设置的思考
摘 要:课程是核心素养实现的一个载体,跨学科课程旨在以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富有弹性的课程发展模式,跨学科课程设置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给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核心素养;跨学科;课程
一、 核心素养与跨学科
核心素养在当前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我国也在加紧研究关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课程改革。核心素养是一种“高级素养”,其原因有:1. 核心素养是跨学科的,高于学科知识;2. 素养的综合性的,是对知识、能力、态度的综合与超越。我国学者刘定一把跨学科课程界定为:超越学科界限,以实际生活中的主题来组织课程,学生从中习得各种各样的知识、经验、技能的课程。跨学科课程涉及的面非常广,且类别多,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学生未来发展。而我们所期待的教育是:从儿童成长和发展的角度,不局限于某门学科知识,而应该关注人的长远发展,去寻求课程与教学的改进,核心素养的核心——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到底需要什么课程来实现,这是课程问题的核心。
二、 我国跨学科课程设置的现状与分析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十多年的主题教学实践经验为课程整合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学校探索出三条课程整合的途径——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课内外整合。这种课程整合结构在清华附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课程整合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我国在实施综合科学课程时在新一轮课改中遇到了不少阻力,在改革的进程中,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一些教育改革实验区也相继退出这种课程形式,最终回归于分科课程。在探索综合课程的道路上,的确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在知识信息迅速增长的今天,课程的综合化是必然趋势。
三、 核心素养引领下跨学科课程的价值
(一) 社会价值
在以人为本的时代,核心素养不仅要反应个体发展的需要,同时也要能够为个体过上成功的生活做准备,任何人的生存与发展都不能与具体的社会环境相脱离。因此,个人的核心素养应该顺应并且能够促进21世纪的社会变迁和社会性发展。学生是社会中的一员,课程设置除了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性素养之外,还要关注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这对于学生今后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核心素养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全面发展的人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另外,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应该适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跨学科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对社会而言,这类人才在当今时代有益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正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期所需要的。
(二) 知識价值
跨学科课程虽然不是学校课程的唯一形态,但是它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发展极为重要。在我国基础教育中,一直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导,造成了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面对问题时,往往缺乏用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一部分原因就是学科知识缺乏关联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不成体系,而跨学科的知识更加注重知识间的联系,跨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形成和发展综合运用各种知识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够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新的成果。
(三) 个人价值
近些年来,基于核心素养的新课程改革政策也在不断的推进,未来课程改革的焦点不仅表现在全体学生的基础性学习需求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上,还需要表现在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上。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发扬每一个人的长处,而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在个性发展、发挥学生的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出自己的个人价值,它对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是由裨益的。同时,除了学生个性发展以外,跨学科课程因其固有的本质特征,有利于培养基础宽厚、学科面广、知识跨度大、能力和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这也与核心素养的最终的目标相一致。
四、 跨学科课程设置与核心素养
(一) 真实情境的体验课程与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最大的教育价值,不仅在于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教师克服碎片化教学设计的局限性,而且核心价值本身就构成了学习内容与学习过程。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要求与具体情境相结合,通过具体的学习任务去获得特定的素养。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时候,需要通过问题解决的体验,促进多样的“知识综合化”。核心素养实质上是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问题的解决不仅能够获得某方面甚至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且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创新才会相伴实现。我们不能把课程仅理解为教育内容的文本知识,而要把课程理解为通过学生反思性和创造性的实践来探寻人生意义的活动及其整个过程,真实情境的体验课程给了学生自己探索创造的机会,学生在这情境中学习,能够引起他们对现实生活或情境的反思,并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并且创造出新的经验,而不是前人的经验,这便是学生自我的发展的形成与实现。这种体验课程使学生真正的认识了自我,才能发生素质的变化和发展。体验课程围绕着“人”这一主体,与核心素养的核心是不谋而合的,从设置体验课程着手,注重真实情境的体验,以学生的兴趣、疑问为组织课程的出发点,让学生在这种课程中能够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
(二) 超学科课程与核心素养
1970年OECD大会的主要参与者皮亚杰和林纳洛维奇(Andre Lichnerowicz)认为超学科是能够形成媒介语言的理论工具。1997年在瑞士召开的CIRETUNESCO国际大会上通过了“宣言和建议”,就提出过每个学科要给超学科10%的教学时间。例如,在我国台湾地区为了更好地推进2016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已经开始以新的课程纲要为指导开发新教材,并提出:除了知识内容的学习之外,教材内容需要提供高层次认知思考能力之学习素材。核心素养应该是包含并超越传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将之视为构成要素。因此,超学科课程的设置不是忽视基础课程的学习,而是基础课程的超越,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学习。我们需要设置超学科课程来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创新来进步,超学科课程设置能使教育带动社会对高技术人才的需求。
(三) 注重学科整合的融合课程与核心素养
当前学科课程出现了一些弊端,虽然我们不能彻底地解决这些弊端,但是能够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减少分科课程带来的不利影响。分科课程互不相通,教学内容重复,增加学生负担;它的评价单一、片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当今世界各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以系统科学方法论为参照,课程整合的最终目的是教育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的结构优化和重组。它整合的现实依据是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社会的现实发展需要以及学科自身的发展水平三者之间的有效结合。因此,课程整合的实现途径应逐步从科目整合、科际整合上升到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生活之间的有机整合并达成知识与人格的内在统一;例如,韩国不久前公布了基础教育课改的新方案,其中高中文理科的融合课程作为了韩国2018年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规定高中的社会课、科学课等都将采取文理科融合课程的形式。这种融合课程的开设相对的能够减少科目的数量,同时也能达到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的目的。核心素养强调从学生终身学习的角度出发,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那么融合课程的开设有助于这一目的的实现,我国分科课程的壁垒非常明显,要想打破这一壁垒,需要从课程着手,促进课程间的融合,此外,也需要开发对应的教材。
(四) 主题活动课程与核心素养
主题设计可以使课程内容更为灵活和广泛,教师对于主题课程有较大的自主权,能够使课程涉及各个领域,通过优选组织各个主题,最终促使学生各方面素养的实现,并且有利于学生多种能力的发展。各门课程的教师都必须明确哪些内容与该主题有关,在讲授课程内容时注意与该主题结合。一方面使各科目的知识相互渗透,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与社会联系起来,这也与核心素养中的健康生活素养是相关联的,使学生能够从学校课程学习走近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1):1-3.
[2]窦桂梅. 新课改背景下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清华大学附属小学“1+X课程”育人体系建构的案例研究[J].教育研究,2014,(02):154-159.
[3]俆玉珍.从学校层面上看课程整合[J].课程·教材·教法,2002(4):25.
[4]张紫屏.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变革——源自应该的经验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0,07.
[5]刘晟等.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6.03:38-45
[6]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04.
[7]于翠翠.课程整合的现实问题与可能路径[J].2013,(34):61-64.
上一篇:“机械振动”课程教学改革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