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气压与液压传动》课程改革探索
摘要:任务导向教学模式是以典型任务为载体,搭建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平台,以典型任务来引领课程教学,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将任务导向法应用到《气压与液压传动》课程教学过程中,对任务导向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气压与液压传动;课程改革;任务导向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0)12-0145-02
《气压与液压传动》这门课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及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气动、液压系统的基础知识,掌握气动、液压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场合,熟悉气动、液压控制系统基本回路,具备一定的气动及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能力。
为了更好地优化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体现出高职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核心思想,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对传统的《气压与液压传动》课程进行了改革,在教学改革过程中对任务导向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教学改革原则
任务导向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具体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的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多个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简言之,任务导向教学法可以概括为: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确定任务是核心,引导是关键,技能提高是目的。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机电专业各课程间的联系,我们对本课程的内容进行了扩充。在没有进行任务导向教学改革之前,这门课的核心内容是液压和气压传动。在改革之后,考虑到串接先前的专业课知识,我们将这门课变为以液压和气压为主体,以电气控制、PLC控制为扩展,以Festo气液电实训台和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台为载体的综合类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将课程名称改为《气、液、电控制技术》。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用一个个特定的任务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同时不打破知识完整性和系统性,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在教学的初期用一些较为简单的任务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到后期用一些较为复杂和综合的任务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任务导向法在课程建设中的实践探索
该课程按照“实践—理论—实践”、“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规律来组织和实施教学。整个课程教学从液压与气压传动系统的组成开始,而后开展液压与气压系统组成元件的认知和典型回路的教学,最后锻炼学生对于液压控制、气压控制及电气和PLC综合控制的综合运用和设计能力。每一个知识模块都由一个任务的引导开始,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最后在学生自己动手和思辨的过程中完成,是一个从认识实践到动手实践的完整教学单元。在课程前期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习,任务以引导、启发思考为主。在课程后期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任务以综合类、设计类、动手类为主。课程的最终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液压、气压系统及电气控制和PLC控制的设计、安装、调试等诸环节训练,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理解并运用到实践中,从而锻炼、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该门课程主要包括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气控制及PLC控制四个模块。该课程的任务设置和学时分配如表1所示:
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要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当学生学习了一定量的理论知识后,要及时让他们将知识运用到实践和任务中去,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提高动手能力。为了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和促进,我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直接将教室搬进了实训室,实现了教、学、做的一体化教学,极大地方便了课程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该门课程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来督促和激励学生学习和思考。通过实践教学,我们摸索出一套可行的考核办法。学生的最终考核分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日常的任务完成情况得分,一部分是最后的试卷考核得分。最终的试卷考核得分占总分的50%,考验的是学生对于气、液、电综合知识的掌握情况。日常任务得分占总分的50%,包括评价学生的平时上课表现及各项任务的完成情况。每个任务在进行考核时都会有相应的任务考核题,当遇到有具体动手实践的任务时必须要求每个学生亲手完成一遍,再评定其完成情况。
课程实施的教学环境与条件
要保证《气、液、电控制技术》课程的顺利实施,一定要有必要的设备作支撑。我校为此分别建立了Festo气液电综合实训室和自动化生产线综合实训室(见表2)。实训室选用当前企业通用的设备,达到学生人人能动手操作的基本要求,同时配置了多媒体教学系统,以方便教师现场进行理论教学。
结语
在我校对《气、液、电控制技术》课程进行了任务导向的课程改革之后,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的改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往的被动接受逐步习惯于主动思考,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显著提高,同时对于所学知识在实践领域中的作用和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当然,改革不可能一步到位,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还有如下问题需要解决:一是课程中的任务有待进一步完善。现行的某些任务还不能很好地体现学生所学知识点的作用,有些任务偏于简单。二是课程的考核机制或方式需改进。课程总分中的日常任务得分和最后的考试得分所占比例还需斟酌。三是需培养一支了解高职教育理念,既熟悉理论又善于动手操作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实践证明,《气、液、电控制技术》课程教学采用任务导向法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充分发挥学生特长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启松,尚飞.基于“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的高职《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开发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08,(26):86-88.
[2]李帆,常玉华.项目引领在组态与PLC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成才之路,2008,(27).
[3]韩世才.“任务引领”项目教学法[J].机械职业教育,2008,(10):47-49.
[4]张梓英,郭耀邦.我国高职教育课程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J].职教论坛,2007,(16):7-10.
[5]黄振江.任务导向法在专业课教学中的探究和实践[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2):42-43.
[6]刘德山.“任务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基础教育研究,2008,(4):131.
[7]罗先喜.任务导向式教学法在自动化人才培养实践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3):185-186.
[8]陈健平,王瑜.高职任务引领型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开发与实施[J].职业技术教育,2009,(8):20-22.
[9]王忠元.基于任务导向的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7(5):81-83.
作者简介:
王才峄(1981—),男,上海市人,硕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
宁宗奇(1983—),男,河南洛阳人,硕士,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职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教学。
下一篇:人工检验作业指导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