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下液压传动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针对目前液压传动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围绕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中企业和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重点对课程设计教学环节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实践。
关键词:产学研用;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1-0060-02
产学研用是生产、学习、科学研究和实践运用的系统合作工程。从学校方面讲,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及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将科研、教学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三者之间的合理调整,企业、科研单位为人才培养提供相应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学校为企业、科研单位有针对性培养出符合实际需求的人才,三者之间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因此产学研用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液压传动》是机械工程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由于液压传动与机械传动及电传动相比具有单位质量传递功率大,易于实现无极调速等优点,其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随着机械产品朝着大型化方向发展,其应用前景更加广阔,如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煤矿机械等均广泛采用液压传动技术。液压传动也成为从事机械行业及其相关行业必需的一门技术。《液压传动》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实践性,该课程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具有初步进行液压系统设计和分析的能力,主要内容就是围绕液压系统五大组成部分即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介质展开的。学生只要了解了液压系统五大组成部分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其应用场合,就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液压元件组成液压系统。因此,通过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将液压传动课堂教学与生产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的教学资源,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得教材上的内容可视、可见、可触,提高液压传动教学的质量。本文主要针对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下《液压传动》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一些初步探讨。
一、采用案例教学法,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有了享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同时也出现一些学生进入大学后缺乏学习的目的性,再加上目前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有所抬头,许多学生对前途比较迷惘。具体表现就是认为大学开设的课程对自己将来工作不一定有用,因此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液压传动课程也是如此,学生对该课程缺乏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经常有学生问液压传动有何用处,这一方面说明学生对该课程的期望值太高,有急功近利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教学中教师没有充分与工程实际结合起来,没有让同学体会到液压传动在工程实际中的作用。所以在讲课中必须充分采用案例教学法,大量结合工程实践,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液压传动值得学、必须学,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案例教学是指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宗旨,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平等对话和研讨,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团体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变化性等的教学方法。在课程开始时就要以绪论为切入点,突出液压传动的实际应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目前一些教师对绪论不太重视,只是按照课本的内容简单讲述,起不到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作用。绪论这部分主要讲清楚三个问题即“为什么学”“学什么”和“怎么学”,简称3W。所以在讲述绪论时,要采用案例教学法,列举大量学生熟悉的液压传动工程实例,通过视频或动画讲述液压传动的工作过程,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到液压传动确实应用广泛,从而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根据实例简述本门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即“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即结合身边的工程实例学习,从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自然而然地得到。
二、充分应用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下各种教育资源,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下,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都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在人才培养的每个环节中要充分发挥每个部门的优势。同样,对于《液压传动》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也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首先,要充分利用好企业和科研单位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目前学校从事《液压传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工程实践经验,很难适应实践性很强的液压传动课堂教学。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可以采用“双师”制,采用分组授课形式,由多名实践经验丰富的现场工程师边实物演示边讲解,提高教学效果。另外,对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利用假期到企业和科研单位进行锻炼和学习,深入到设计和生产现场,掌握大量的现场案例,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充实丰富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枯燥的内容更加鲜活、生动、具体,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也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是液压传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课程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液压传动理论知识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液压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以后的毕业设计乃至实际工程设计奠定基础。但是目前由于液压传动课程设计时间短,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人数较多,因此存在课程设计题目陈旧,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在产学研用培养模式下,可以充分应用企业、科研单位的资源,从生产现场选用多个课程设计题目,采用项目教学法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效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结合现场实际,选好“项目”是关键。由于课程设计时间一般为1~2周,时间比较短,因此课程设计题目既要覆盖课程的内容又不能涉及内容过多,每个题目由1~2名学生完成,不能出现多人完成一个题目的情况,那样会出现抄袭现象。现在学生数量比较多,因此需要的题目数量比较多。可以采用分解的方法,将每一台机械产品的液压系统根据动作分解成几个子液压系统。另外,每种机械产品又有许多系列产品。另外,汽车起重机为了实现吊装工作,不仅要实现重物的起吊动作,还要实现支腿的伸缩、臂架的变幅及回转等动作。因此通过分解需要设计的汽车起重机液压系统数量远远能够满足要求。
2.充分利用产学研用培养平台,做好课程设计指导工作。目前,大多数学校的课程设计都是由教师指导在校内完成,一方面学校现场资源不足,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实践经验缺乏难以完成现场课程设计项目的指导工作。因此,应该充分发挥产学研用培养平台的作用,由现场工程师来指导学生课程设计,让学生深入到生产一线,以项目的完成为驱动力,这样才能使课程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项目为中心,以现场为中心。增加学生对课程设计的主动性。
3.完善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目前,液压传动课程设都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实践课程,指导老师根据学生上交的设计说明书和液压系统原理图,然后进行简单的答辩,给出成绩。而对于过程考核很少,同时对于设计的液压系统没有进行验证。因此应该改革课程设计考核方式,强调过程考核,设计说明书和液压系统原理图完全手工书写和绘制,防止个别学生直接复制。对于所设计的液压系统要进行验证分析,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生产现场进行验证分析,也可以在实验室液压综合实验台上进行验证。另外,课程设计增加液压系统建模仿真环节。利用计算机和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液压系统进行动画演示,分析其性能,代替答辩时简单的提问。
产学研用合作培养模式能有效地整合与利用学校、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互补性资源,把课堂教学和生产实践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为有效培养创新人才创造独特的条件。液压传动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系统性,根据产学研用培养模式的特点,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形成社会和学校共同办教育,缩短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尤祖明,迟强,潘明财,等.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4):108-112.
[2]李传峰,弋晓康,万畅,等.《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案例教学模式探讨[J].新疆农机化,2000,(2):63-64.
[3]易军,陈水胜,游达章,等.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的液压与气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液压与气动,2013,(8):129-133.
[4]赖庆辉,陈海涛,关正军,等.农业机械化专业液压传动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4):81-83.
[5]钱振华.项目教学法在液压与气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3):13-16.
基金项目:徐州工程学院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编号:YGJ1317)。
作者简介:李清伟(1970-),男,江苏丰县人,徐州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机械设计及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下一篇:水电站机械维修基础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