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联合收割机使用方法
小麦联合收割机是一种集收割、脱粒、分离、清选、集粮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式作业机械。按喂入方式可分为全喂入与半喂入式,按行走动力可分为自走式和背负式(也称牵引式),按行走装置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
一、出车前的检查
1、机器技术状态。各操纵装置的功能是否正常,离合器、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适当;发动机机油、冷却液是否适量;履带是否松动或损伤(履带式),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式);仪表板指示灯、转速表的指示是否正常,喇叭是否鸣响,照明灯能否照明;驱动轮、脱粒滚筒等重要部位的螺栓、螺母有无松动;轮管、电线包皮是否破损,有无漏水、漏油现象;割刀、脱粒齿、凹板筛网、切草机刀口等重要部件是否有严重的磨损或破损,间隙是否适当;分禾器、扶禾器(半喂入式)、拨禾轮(全喂入式)、割台机架等部件有无变形;各传动皮带、传动链、张紧轮是否松动或损伤,运动是否灵活可靠;发动机有无异响,排气烟色是否正常。(2)随车装备的检查。是否配备足够的油料;是否配备了拨指、刀片、铆钉、易损皮带等常用配件;是否配备了皮尺、扳手、钳子、锤子、毛刷等常用的工具;是否携带了机器使用技术资料、工作日记本、毛巾、口罩及有关证件等。
二、收割前联合收割机的调试
1、全喂入联合收割机的调试
1.1拨禾轮的调整。拨禾轮高低的调整。在收割直立作物时,拨禾轮的弹齿或压板应作用在被割作物高度的2/3处为宜。收割高秆作物时,拨禾轮的位置应高些;收割矮秆作物时,拨禾轮的位置应低此,但不能使拨禾轮碰到割刀或割台搅龙。拨禾轮前后的调整。拨禾轮与切割器、割台搅龙是相互配合工作的。拨禾轮往前调,拨禾作用增强,铺放作用减弱;往后调,作用相反。一般要求拨禾轮在不与割台搅龙相碰的条件下,使拨禾轮轴位于割刀的稍前方。当其调到最后位置时,要求拨禾轮弹齿与割台搅龙间距不小于20毫米。拨禾轮弹齿倾角的调整。当收获直立或轻微倒伏作物时,拨禾轮弹齿一般垂直向下或向前呈15°左右。当收割倒伏作物时,拨禾轮弹齿应向后倾斜15°~30°。拨禾轮转速的调整。拨禾轮转速一般用无级变速轮来调节。收割一般作物,拨禾轮圆周速度与机器的前进速度相当;收割植株高、密度大的作物,拨禾轮圆周速度应略小于机器的前进速度。收割低矮、稀疏的作物,拨禾轮的圆周速度应稍快于机器的前进速度。
1.2脱粒装置的调整。影响脱粒分离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滚筒转速、脱粒间隙等。不同种类的作物脱粒时,滚筒转速、脱粒间隙不同。一般要求是在脱净的前提下,尽量使脱粒间隙大些。在收获成熟度和潮湿度正常的麦类作物时,凹板入口处的间隙为16毫米左右,出口处的间隙为6毫米左右(不小于4毫米)。在收获潮湿和难脱作物时,脱粒间隙应小些。在调整时,沿轴向脱粒间隙应保持一致。
1.3清选装置的调整。送风量的调整。送风量的大小是否合适,要通过试割时的粮食的清洁度和颖糠中夹带籽粒的量来判断。若粮食的清洁度差,粮中有糠,说明风量小;在颖糠中有籽粒,则风量过大。一般收获籽粒大的作物,潮湿、杂草多、成熟度差的作物风量应大些;相反,送风量应小些。因此收获的早期,早晨和晚上的收割,要比收获的晚期和中午收割的风量应大些。清粮室上下筛的调整。上下筛倾斜度过大,粮食清洁度降低;过小则易从筛面跑粮,使损失增大。上下筛开度过大,则增加杂余搅龙的工作负荷,容易造成堵塞;开度过小,没有脱净的穗头会从上筛后部的尾筛上跑掉。筛片开度合适的标志是筛片无堆积、无跑出杂余。导风板的调整(部分机型无此项调整)。当作物湿度大或杂草多时,应将导风板上调,使气流吹向筛子后边;反之,导风板应下调,使气流吹向筛子前部。
1.4割茬高低的调整。割茬高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轻滚筒等工作部件的负荷,但不利于以后的翻耕。割茬过低,割刀容易“吃泥土”,使割刀损坏,同时使生产效率降低,滚筒等工作部件的负荷增加。全喂入联合收割机一般割茬高度的选择范围为10-15厘米。
1.5行走速度的调整。联合收割机作业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清选损失偏多(排出的颖糠中籽粒偏多)。排除方法:调大筛片开度;调整调风板开度,使风量适度;降低收割机前进速度;提高割茬,以减小喂入量;降低滚筒转速,减轻清选负荷。籽粒清洁度低(粮中含杂率偏高)。排除方法:调小筛片开度;适当加大调风板开度。茎秆中夹带籽粒太多。排除方法;清理凹板筛下部堵塞物;检查发动机转速及脱粒清选皮带的松紧度;减少喂入量。
(作者单位:156300黑龙江省建三江七星农场机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