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应用型高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及启示
[摘 要] 选取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和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学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我国应用型高校同类专业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德国成功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关 键 词] 中德应用型高校;机械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2-0056-02
一、中德应用型高校机械制造专業人才培养模式对比研究背景
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众所周知,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性,致力于培养各种高级应用型人才,其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与我国本科职业教育的内涵基本一致,它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举办本科职业教育有着非常多的借鉴之处。
笔者所在学校(简称“Q学院”)于2015年获批了“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学科和重点专业。本文选取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和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教学目标、学制、课程设置、师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研究,指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人才培养的可借鉴之处,同时对我国兴办本科职业教育的欠缺之处提出建议。
二、中德应用型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课程设置及对比
(一)Q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5版)
1.课程方针:第一至第四学期安排大量的通识课程和部分专业理论课程,第五至第七学期安排专业课程,第八学期安排实习和学位论文撰写工作。从第二至第七学期,每个学期都安排有1~2周的专业实习。
2.主要理论与核心课程:机电控制及自动化、机器人技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现代制造技术、数控技术、特种加工、检测与传感、自动控制、电路与电子、计算机控制及应用、流体传动与控制、机械系统综合等系列理论课程,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学、液压与气压传动、机械制造技术、机床电气控制与PLC、数控技术等。
(二)亚琛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2013版)
1.课程方针:前三学期主要安排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和工程技术科学基础课程。每个模块的学习结束都有考试,每学期平均要求修满30学分,其中第一学期安排了29学分的课程,第二学期安排了31学分的课程,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学期分别要求学生各修满30学分。除了要修满学校规定的模块课程学分之外,学生在第三、第四和第六学期还要从学校提供的选修课程模块中选择5个模块、25学分的课程。
2.必修模块课程:数学、物理、工程力学、材料科学、CAD技术、数据处理、电子学、加工方法、设计原理、热力学、控制与调节技术、测量技术、流体力学、技术英语、必选模块、工程项目、传动学、质量管理和契约、合成材料工程学、机床加工、工程技术统计方法。学生在第五学期可以选择实习、到国外学习或者继续在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学习;第七学期安排实习、学位论文和学术讨论。
3.除了这些必修课程之外,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还安排了可供选择的模块课程,每门课程的学分均为5学分。比如:技术光学、工程制陶术、项目设计/程序设计、Java语言、机械动力学/传动技术、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全程质量控制技术、喷漆技术、流体机械学、自动化技术、激光技术、机器人技术。
(三)慕尼黑应用技术大学机械制造专业(2016版)
1.课程方针:课程由模块课程组成,每个模块都由讲授和考试组成,学生只有在达到一个模块中所有课程及格及以上要求时,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大部分模块课程的学分都是5学分,学生平均每学期须修满30学分。除了必修的模块课程之外,学生还需选修三个模块、共计15学分的模块课程。第一至第三学期主要安排基础课程;第四学期是第一阶段的专业课程学习,这一阶段一般不分专业方向;第五学期是实习学期;第五至第七学期学生可以选择细分的专业方向,主要有产品研发、生产制作、机电一体化、动力工程,每个专业方向包含有6个课程模块,每个模块5学分;第六、七学期选择模块课程,另外第六学期还有机械工程实习;第七学期安排学位论文工作。其中第一学期安排了30学分的课程,第二学期安排了28学分的课程,第三学期安排了30学分的课程,第四学期安排了31学分的课程,第五、第六、第七学期学生须分别修满30、31、30学分的课程。
2.必修模块课程:工程数学、工程力学、产品研发、电子学、金属材料学、基础力学、机械零件、非切割制造、工程信息学、企业管理与经济法基础、化学与合成材料工程学、技术流体力学、热力学和热传导、工程动力学、加工制造与企业管理、调节与测量技术、实习。
第五~第七学期是分专业方向的模块课程。(1)产品研发方向课程:产品研发方法、计算机辅助产品研发、研发与成本管理、质量技术、方案设计。(2)生产制作方向课程:生产计划与企业管理、加工安装自动化、CAM, CNC和加工方法。(3)机电一体化方向课程:调节技术、实用电子学、自动化系统程序设计、模具设计与制造、电力动力学、控制工程。(4)动力工程方向课程:可再生能源系统学、能源与发电技术、涡轮机械、液压技术。
综合比较以上三所高校的课程设置,我们可以看出:
中、德两国都设置了模块化教学课程,Q学院模块的数量相对较少,每个模块包含的课程多、涉及范围广;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模块数量较多、每个模块包含的课程少,课程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较高;Q学院前面四个学期安排了大量的通识课程(思政类课程、公共英语、体育等),而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专业教育,专业性很强。
实习实训的总体时间上两者没有太大的差异。Q学院从第二至第六学期的每个学期都安排有或集中或分散的1~2周的实训,第七、第八学期集中安排有专业实习;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实习安排在第五或者第六学期,学生在基础学习和专业基础学习之后,已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对职业概况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三、中德应用型高校师资、教学方式、课程评价方式比较
除了常规的讲授、课堂练习、实验和小组讨论之外,Q学院近年实施了诸如研究性课堂教学、闯关式课堂教学等教学改革。从2014级本科开始,Q学院所有专业都取消了对考核方式的统一规定,任课教师可自主选择考核方式,加大学生课堂和平时表现在总评成绩中的比例;毕业论文(设计)选题要求以社会生产实际为主,注重应用性。
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对师资的要求相当高,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从事过教学实践活动、具有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与企业保持密切的联系、具有五年以上企业工作经验。德国应用技術大学的课堂教学包含以下几种方式:课堂讲授、练习课、实验/实践课、讨论课。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课程评价比较注重过程,学生需要上交大量的读书心得、调研、分析报告等;学生企业实习成绩的考核与评定工作由企业负责,实习指导人在实习结束时为学生出具一份实习工作鉴定;毕业论文(设计)的选题绝大部分由企业结合实际需要提出,整个过程大多在企业中完成,企业指导人作为学生的第一指导教师,学校教师作为第二指导教师,答辩及成绩的评定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组织。
四、结论及启示
我国应用型高校在教师的任教资质、实习保障和效果、法律保障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以下是几点建议:
1.加大师资的外引内培。引进企业高管或有着丰富一线工作经验者担任任课教师或指导教师;鼓励、支持中青年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2.加强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大力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
3.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既然德国《职业教育法》可以明确规定:“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参与高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我国相关部门也应该抓紧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快完善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理勤.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的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5,17(4).
[2]张鸣放,窦立军,于雷,等.中德应用型大学课程设置比较分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1(6).
[3]胡兴志,王纪坤,张勇,等.德国FH模式对我国应用型本科工程教育的启示[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