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在西方国家的高校教学中已经被广泛应用,但在我国现阶段只是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性应用。文章讨论了PBL在医学生化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如何在医学生化教学中应用PBL,以及现阶段在我国PBL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PBL教学法 医学生物化学 应用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创立并引入医学教育领域[1],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医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某一医学专题或具体病例去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和经验的构建[2]。医学生物化学是医学院校设置的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通过对医学生化的学习,使医学生系统地掌握现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及实验技能,从分子水平认识生命现象的本质,并为以后从事生命科学相关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奠定基础。然而医学生物化学所涉及的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并且知识更新快,是学生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之一。因此,如何将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讲授好一直是生物化学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改变原来单一的“灌输式”教学法,对PBL教学法进行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PBL教学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适应医学生物化学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生命科学的加速发展,人们对生命、生理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大大提高,医学生化知识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如医学生化教材中的生命信息的传递与调控、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原理及应用篇中的内容在不断的更新和扩充;没有写进教科书的前沿性的生化知识在不断地被发现、被创造,这使得师生的负担越来越重。当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生命科学领域各学科之间的界限变模糊,以学科为界限的教学存在大量的重复,这使得本来就与其他基础医学课及临床各学科有着密切关系的医学生物化学不再适合使用单纯的传统教学法,只有重视、应用PBL教学法,才能适应时代对医学生化教育提出的挑战。
2.与传统教学法相比,PBL教学法具有优越性。
与传统的教学法比较,PBL教学法在内涵、学习目的、教学形式、评估体系等方面均具有很大的不同,也表现出传统教学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1)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PBL教学法需要学生主动地去查阅文献资料,积极地与同学合作交流,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通过讨论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善于捕捉、整合、判断各种信息价值的能力,发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使学生成为具有个体发展优势的全方位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育能力。
PBL教学法是跨学科的教学方法,需要将各基础学科和临床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或某一医学专题,使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培养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因此,它要求教师不但要系统、全面、深入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而且要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拓宽知识面。此外,教师在不断地与学生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能提高教学能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
1.以问题为主轴组织课堂教学。
在PBL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一切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起点的,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查阅相关教材、文献和临床资料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系列相关问题,有计划、分步骤地向学生提出。比如,第7章“脂类代谢”,要使学生在课前对本章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老师可以在课前提出一些相对比较简单的框架性的问题,如脂类的组成与结构有何特征?脂类一般如何分类?脂类有何功能?食物中的脂肪如何被消化吸收?等等。在课堂中,教师应该从一些重点、难点或者是一些比较容易混淆的细节内容中提炼出问题并进行讨论,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如在讲解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甘油三酯的代谢”时,教师可以提出这些问题:贮存的脂肪是如何动员的?食物来源的或脂肪动员得到的甘油和脂肪酸是如何被机体利用的?脂肪酸在肝脏中分解代谢时产生过多的酮体会有何后果?这些问题往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课后,可提出一些总结归纳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分析思考。例如,在讲解“血浆脂蛋白代谢”后,可提出:脂肪肝是如何形成的?最近有何研究进展?脂蛋白代谢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何关系?等等,这些问题往往带有前言性和发展性,学生要想了解这些问题,就必须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这样不仅能够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2.围绕问题展开课堂讨论。
小组讨论是PBL开展的表现形式,而目前在我国,在没有相应条件的前提下,可以变异为课堂集体讨论。在医学生化教学内容中,有些章节为基本理论及基本技能,内容分散,缺乏系统性,不适合进行课堂讨论;而有些章节内容本身的联系性和逻辑性强,或与一些临床疾病和其它基础学科知识关系密切,易提出一些真实的、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比如,第10章“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它是对整个物质代谢篇的概括总结,并实现各知识点的横向联系,老师可以准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课堂讨论。比如:如何在细胞水平看代谢?如何在整体水平看代谢?等等。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使得学生的讨论始终围绕着问题,并做到不遗漏重要的知识点。
三、PBL教学法在我国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在我国PBL教学法还是一个新鲜事物,还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而且由于我国具有特殊的国情,完全照搬国外PBL教学法的模式是不可行的。因此,现阶段在我国实施PBL教学法注定要碰到很多的阻力和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
部分教师对教学改革怀有抵触情绪,从观念上否定PBL教学法;而已经习惯了传统教学的学生对PBL教学过程中强调的自主学习、团队共同学习感到不适应,甚至很难接受。
2.缺少相应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经验。
经典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知识体系与结构,教学目标,以及对学生和自身的要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样原来设定教学思路的依据都发生了巨大转变,教授也变得灵活多变,这需要重新设计一套完备而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此外,怎样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树立有中国特色的PBL教学形象,构建PBL知识体系是目前需要积极探索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3.师资不足。
经典PBL教学法一般以6—7名学生为一组,每组配有一位带教老师,这与我国传统大班课教学(一个班级30—50人,有的甚至多达百人配有一位教师)相比,教师需求量显著上升。此外,PBL还对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高校应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对青年教师进行PBL教学培训,并且适度引进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来国内执教,为PBL教学的开展作积极的准备。
4.教学条件不足。
实施PBL需要有不同于传统大班课教学的硬件设施和软件配套,如适合小组讨论和共同学习的小教室,能够灵活移动的室内课桌椅。为保证教学效果,必须扩大图书馆藏书量,添置必要的实验设备、教学仪器等。在教学软件方面,PBL需要有一个更为透明的教学环境,更为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能够支持和鼓励学生投入到各个管理机构工作实践中去的教学制度[3]。
PBL是一种“授之以渔”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培养创造性人才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因此,开展PBL教学是国内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也证明,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实行PBL为主的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生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因此,教师要抱以极大的热情,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积极做好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PBL教学发挥其积极作用,不断提高教学效益。
参考文献:
[1]Barrows HS.A taxonomy of problem2based learning methods[J].Med Educ,1986,20,(6):481-486.
[2]邱秀华.浅析PBL教学对改善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义[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2:15-16.
[3]陈娜姣,俞方,夏强.PBL教学特点及其在我国的应用与展望[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