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策略探讨
摘 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我国大面积流行的一种猪并,这种疫病的发生几率和死亡几率都非常高,其临床症状为发高热,一旦出现这种疫病,死亡率是极高的,当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已经被确定为我国猪生产的一种主要传染病,其存在对活猪养殖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这种疫病直接关系到养殖户及养殖场的经济效益,甚至影响到了我国猪肉的出口。因此,文章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点与症状为出发点,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策略展开了相应分析。
关键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策略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一种猪的高热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在于猪的繁殖与呼吸之间产生了一种高致死性疫病。这种疾病的最大特点是传播速度非常快,一旦传播会在很短时间内流行起来,猪群的发病及死亡率非常高,具体来说其发病原因在于饲养管理不到位、活猪调运增加了疾病发生率、养殖场缺少对疫病的防治意识等方面,防治策略需要结合以上发病原因选择。基于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治展开一系列分析。
一、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特点与症状
1.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引起的疫病,这种疫病具有流行区域广、传播速度快、波及各类养猪场等一系列特点。目前在我国华南、华东及华北等多个省市都有养猪场发病,每个季节都有发生;在同一个养猪场中母猪、大猪先发病,在2~5天会波及到全群,10天左右就会扩散到整个养猪场;发病养猪场主要以体温升高为主要特征,多数发病猪场患病率都超过50%,患病猪日龄越小,其死亡率就越高,保育和哺乳仔猪的死亡率高达100%;饲养管理不善、隔热效果不好、饲料质量较差的养猪场发病率更高。
2.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症状。通常情况下猪群会突然发病,体温会升高到41℃~42.5℃之间,开始时个别猪发病,然后在短时间内蔓延到猪群,发病猪会有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不振等表现,还有部分猪不饮水;患病猪皮肤呈红色,耳后耳缘发绀,同时四肢末梢和腹下多处会出现紫红色斑块,少数猪发病严重会全身呈紫色;患病猪有明显呼吸困难现象,甚至出现严重的犬坐式呼吸、腹式呼吸;一些患病猪眼部分泌物增多,出现泪斑,还有眼睑水肿、结膜炎等症状;患病猪还会出现震颤、甩头、四肢划水样等症状,最后会全身抽搐而死。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猪的死亡率非常高,死亡过程非常快,病程在4~10天之间,死亡以后会呈败血症变化。一些高热病母猪会出现繁殖障碍,出现厌食、便秘及呕吐等症状,病程长的病猪皮毛粗糙,通体苍白,出现贫血症状。还有一些孕猪出现死胎、木乃伊胎等症状,产后母猪会出现阴道炎、子宫炎症,部分哺乳母猪还会出现泌乳能力下降、乳房萎缩等问题。
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出现的原因
1.饲养管理不到位。纵观当前我国养猪场的饲养管理工作,其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第一,科学免疫流程欠缺,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不能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不能将疫苗妥善管理好,也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疫苗管理制度,不能对免疫实践进行有效把握,因此免疫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第二,存在免疫空白期,如果使用灭活疫苗,产生抗体的时间大概是15天,在这15天内病毒感染根本达不到抵抗效果,极有可能会发生疫病。第三,消毒制度体系不完善,猪群消毒工作操作存在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猪群生活环境的质量,如果消毒工作不到位,猪生活环境中不断有病菌滋生,对猪免疫效果造成了严重影响。
2.活猪调运使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几率增加。一般引进猪苗与种猪都要按照卫生标准和要求进行严格的检疫检验,并在一段时间内对猪群进行隔离饲养,保证没有疫病发生之后才能将隔离解除。如果以上工作没有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猪苗与种猪可能会带来新的病原微生物,金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滋生。
3.个体户或者养殖场疫病防疫意识欠缺。个体化和中小规模养猪场是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几率最高的地方,这些养殖户或者养殖场多数工作人员都对疫病的发生保证侥幸的心理,在很多工作环节中都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在这种松懈防疫态度的影响下,很容易会忽略防疫工作的进行,因此这种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出现几率越来越高。尤其是近年来猪行情持续低迷,很多养殖户和养猪场为了尽最大能力降低成本,不惜在养殖过程中选择低质量的饲料,这种情况下猪群长期处在营养不良的状态中,不能定期对猪群进行免疫、消毒,使得营养情况不好的猪群抵抗力丧失,最终引发了这种疫病的发生。
三、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治策略
1.强化消毒灭源工作。这里所说的消毒是指针对不同类型灭病原微生物进行有效预防,在猪群养殖工作中应该对消毒工作进行充分重视,一旦发现有病原微生物传入,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杀灭。与此同时,还应合理选择消毒药品,加强对猪舍的消毒,对进入养猪场的人员、车辆及物资都要进行严格消毒,防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生和蔓延。
2.避免应激因素对猪群带来的影响。要想将猪群养殖饲养管理工作做好,首先应该将季节交替猪舍环境的冬季保暖与夏季降温工作做好,为猪群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还要避免应激因素对猪群带来的影响,任何应激因素都可能会引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使疫病死亡率增大。因此,一旦发现猪群中出现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应该尽最大能力为猪群提供比较舒适安静的环境,不要惊扰猪群,对于那些出现呼吸困难的猪,应进行及时的治疗,在发病头三天不能为猪群喂药打针,不能改变饲养管理方法。
3.合理选择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合理的药物预防可以对细菌性疾病的发生进行有效控制,从最大程度上降低细菌滋生带来的二次感染,情况严重甚至会带来猪群死亡。因此为了达到有效的预防效果,可以在猪群的饲料中适当添加一些强力霉素、氟甲砜霉素以及阿莫西林等药物进行预防,或者也可以在猪群的饮水中适当添加一些可溶性的抗生素药物。此外,还可以利用药物来驱虫,有效提升猪群的抵抗能力,对高致病性猪蓝耳并进行预防。
四、结语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原因非常复杂,当时结合当前研究出来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必须及时采用科学措施进行预防与治疗,并注意合理选择疫苗及抗生素,促进猪群抗病能力的提升。总之,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通过猪繁殖与呼吸之间产生的病变,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非常高,疫情所到之处损失非常惨重,因此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防治。
参考文献:
[1]刘承军,李长磊.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特点及综合预防控制策略的研究[J]. 广西畜牧兽医,2013,(5):284-286.
[2]尹莉亚,刘增再. 浅谈长沙地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因分析和防控策略[J]. 湖南畜牧兽医,2008,(4):23-25.
[3]李祥健,张建武,吕健,余丹丹,姚火春,袁世山.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嵌合感染性克隆的构建和应用[J]. 生物工程学报,2008,(9):1573-1581.
[4]窦国芳,薛崇宝,赵丽洁,李振国,窦新艳,薛崇敏.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治策略[J]. 现代农村科技,2009,(13):31+50.
下一篇: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诊断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