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写真
中生代的恐龙世界,食肉类恐龙为了寻找食物,食草类恐龙为了活命,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展开了一场永无休止的生命大搏斗。今天的古生物学家竭尽全力,通过对挖掘出的残破不全的恐龙化石进行复原,再现了这些发生在中生代时期的杀戮与战争的壮观场面。他们是如何进行复原的呢?
① 化石故事
它们被掩埋在厚厚的沙尘之中,亿万年来,保持着难分难解的殊死搏斗姿态,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恐龙作为猎食者的直接证据。
② 恐龙写真
中加马门溪龙是迄今发现的全球脖子最长的恐龙。古生物学家根据化石研究,对这种体型巨大的恐龙的生活场景进行复原。
③ 复原恐龙
如果你去过恐龙博物馆,一定见过高高耸立的恐龙骨架化石,那你知道这些骨架化石是怎样建造的吗?
“搏斗中的恐龙”
撰文 邢立达
它们被掩埋在厚厚的沙尘之中,亿万年来,保持着难分难解的殊死搏斗姿态,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恐龙作为猎食者的直接证据。
距今8000 万年前,广阔的蒙古戈壁上,太阳烘烤着大地,仿佛要把一切都蒸发掉。这时,一只落单的成年原角龙突然出现在远处的沙丘上,它气喘吁吁,眼睛里满是惊恐。
一个趔趄,原角龙的脚没站稳,一下子就从沙丘上滚了下来,带起了一阵黄沙。就在它刚刚爬起来的瞬间,一个敏捷的身影从沙丘顶部跃下,用镰刀般弯曲的大爪子紧紧地抓住原角龙的厚皮。原角龙想要挣脱,可后者锋利的爪子已经利落地刺入了它的颈部。殷红的鲜血喷涌而出,原角龙扭动了几下便软软地趴在地上没了气息。猎手收起脚上的致命弯爪,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大餐。
人们根据化石研究描述了发生在8000 万年前的一幕。而那只身手敏捷的猎杀者就是恐龙家族中的一个大名鼎鼎的成员——伶盗龙。伶盗龙之所以出名,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电影《侏罗纪公园》。作为影片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它带给人们的视觉冲击力是当今任何科幻电影所无法超越的。
伶盗龙属于兽脚类恐龙,是驰龙类中的一种。它有许多中文名字,比如迅猛龙、快盗龙、疾走龙、速龙等,而“伶盗龙”被认为是比较规范的,意思是“敏捷的盗贼”,这个名字主要来源于拉丁词velox(敏捷的)和raptor(盗贼或掠夺者),暗含它可能具有肉食习性。伶盗龙生活在距今8300 万~ 7000 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成年个体只有火鸡大小,大约长1.8 米,高1 米,重20 千克。尽管体型不大,伶盗龙却是动作敏捷而凶猛的猎手。
“敏捷的盗贼”
化石研究发现,伶盗龙长着一对大眼睛,而且双眼向前,可以双目成像形成立体视觉,这有助于它们准确地估计猎物的距离。伶盗龙的头骨上的嗅叶很大,周围布满了神经末梢,这意味着它们有着极其敏锐的嗅觉,可以通过空气中的气味追踪猎物。就像所有的恐龙一样,伶盗龙的头骨上也有一个缺口,紧凑地长有耳鼓膜。虽然我们还无法准确地了解恐龙的听力,但通过对与恐龙关系密切的鸟类和鳄鱼的研究可以推测,恐龙特别是掠食性恐龙具有很好的听力。伶盗龙的上下腭整齐地排列着25 ~ 28枚牙齿,牙齿与牙齿间的间隔比较大,每枚牙齿都呈前后弯曲状且边缘带有锯齿——这和吃西餐时用来切牛排的餐刀上锯齿状的边缘极为相似,这种结构可以轻松地撕开猎物的皮肤。像大部分驰龙类一样,伶盗龙的前肢上长有弯曲的爪子,有三个爪指,其中第一指最短,第二指最长。伶盗龙的前爪非常灵活,可以很容易地做出抓握的动作。
大多数兽脚类恐龙都用三个脚趾,即第二、三、四趾行走,第一趾只是一个小小的外露的趾头。伶盗龙只依靠第三、四趾行走,第二趾有什么用处呢?其功能非同小可。伶盗龙第二趾上有很特别的大爪子,长达60 毫米,形状向外伸出,已经进化到可以自由向上收起的程度,这样既可以避免爪子损伤,又能轻易地刺穿猎物的皮肤,是非常有效的掠食工具,正是它使伶盗龙声名大噪——对猎物来说,伶盗龙伸出的大爪子极可能是致命的利器。
伶盗龙双腿修长,身体纤细,十分适于奔跑。当伶盗龙在平地上飞奔时,粗壮的踝关节可以减缓巨大的压力。经过推算,伶盗龙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50 千米以上,虽然如此的高速保持不了很长时间,但足以让伶盗龙追上那些善跑的猎物。伶盗龙的尾巴僵硬,运动时可能像鱼竿,但尾椎结构具有良好的水平方向上的灵活性,能保持身体在转向特别是高速运动时的平衡,就像飞机的舵一样。
天生的掠食者
伶盗龙注定是天生的掠食者。1971 年出土了一块化石,后认定是纠结在一起的两只恐龙:一只伶盗龙和一只原角龙。古生物学家推测,当时一定是发生了突如其来的沙暴或者沙丘突然崩塌,两只恐龙被迅速掩埋并窒息而死。由于掩埋速度很快,它们的尸体被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亿万年后,它们双双变为化石,而且依然保持着它们生前的搏斗姿势:伶盗龙在下面,它的一个大爪子深深地插进原角龙的颈部,而原角龙的鸟喙状的嘴则紧紧地咬住伶盗龙的右前肢。这块化石被命名为“搏斗中的恐龙”,是恐龙作为掠食者的直接证据。
在这块化石中,伶盗龙将爪子刺进原角龙的颈部,显示它可能是使用爪子刺穿猎物的颈部血管或气管来杀死猎物,这比切开腹部更加有效。爪子可以自由伸缩以防止与其他动物打斗时受伤,就像狮子的爪子。爪子的边缘呈镰刀状,但并不锋利,这阻碍了砍断、切开的运动,可能很难撕开猎物厚厚的内脏壁上的皮肤和肌肉。2005 年,英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杀手真面目》摄制组在制作节目时,为了拍摄伶盗龙的猎食行为,专门制作了一个安装有大爪子的机械后肢模型,并且用一头死猪模拟伶盗龙的猎物,结果机械爪子虽然完全穿透猪腹部的肌肉层,但却无法在上面撕开一个大口子,由此证明大爪并不能用来撕开猎物的肚皮。
高智商杀手
伶盗龙的大脑重量占到体重的6%,再考虑到它们的狩猎方式——跟踪、伏击捕食猎物,可以猜测它们非常聪明,虽然达不到我们人类的智力水平,但肯定比牛、马之类要聪明很多。说起狩猎,以前就连专家们也以为伶盗龙总是群体活动,就像《侏罗纪公园》中描述的那样。实际上,在蒙古戈壁上发现的许多伶盗龙及其他驰龙类的化石都不是紧密地靠在一起的,也就是说,目前还没有化石证据可以证明伶盗龙是成群出没的猎手。现在较为合理的看法是,伶盗龙生活在热带沙漠,沙漠里每年的降水集中在一个多月中,这时食物较多,因此伶盗龙根据季节有选择地组合成或大或小的群体,甚至个体独立生活,主要靠捕杀小猎物为生;而在食物稀少的旱季,它们往往集结成大群以提高捕杀能力,增加自身的成活率。
伶盗龙用高智商把个体与种群的战斗力发挥到了极限,它们高度适应环境,是恐龙时代当之无愧的完美的杀手(请阅读后面的“伶盗龙狩猎图”)。
温情的一面
伶盗龙看起来很血腥,其实它们也有很温
情的一面。古生物学家在蒙古发现了许多原角龙的巢穴,可一直没有发现伶盗龙的巢穴.不过通过对与伶盗龙亲缘关系很近的伤齿龙类筑巢行为的研究,他们获得了许多关于伶盗龙筑巢的信息。
伶盗龙一般会选择河湖岸边的沙土地作为产卵地点。由于沙质土壤相对于松软的泥质土壤要硬些,因此雌性伶盗龙在产卵过程中先要用爪子松土构筑巢穴,然后蹲坐下来,身躯成直立或半直立姿势,依靠输卵管向下蠕动的力量把蛋一个个直立地插入松软的沙土中。一只雌伶盗龙一次可以产下差不多20 枚卵。为了防备堆放数量过多导致卵倾倒,雌伶盗龙可能每产6 ~ 8 枚卵后,就用爪耙周围的沙土把卵埋起来,然后再筑一巢穴产卵。
刚出生的小伶盗龙长有一双大眼睛,还有一个明显的“断鼻头”,四肢的比例要大于成年伶盗龙。这些小家伙出生后会得到父母的细心照顾。即使这样,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能长大成龙的还是很少。
伶盗龙是社会化的动物。虽然还没有直接的化石证据,但专家倾向于认为,伶盗龙是一种成群活动的掠食者。组成群体有助于个体的生存,可以大大地提高捕食的成功率,特别是对付那些成群活动的猎物。此外,强大的群体还可以占有资源丰富的生存地,并与大型的掠食恐龙相抗衡。伶盗龙所具有的高智商也可能使它们具有复杂的社会关系,比如在群体中不同的个体有地位高低之别,它们的进食过程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当一头猎物被杀死后,群体的首领会首先享用食物,然后是在群体中地位较高并且经验丰富的个体,最后才是年轻的和年幼的个体。
伶盗龙狩猎图
对于沙漠中的动物来说,雨季是它们在一年中最盼望的季节,茂盛生长的植物可以供给幼龙充足的食物,很多小型恐龙如单爪龙都选择在这个时候繁殖。所以,在这个时候,几乎每个恐龙群体中都跟随着一些不同年龄段的幼龙。这些幼龙当然就成了伶盗龙的猎食对象。
伶盗龙通常在单爪龙寻找食物的沙丘、林地边缘或者固定水源地的下风位埋伏起来,等待猎物自投罗网。当单爪龙进入伶盗龙的视线后,伶盗龙更加谨慎地伏低身体,缓缓前进,身上的保护色完美地将它隐藏在植物里。单爪龙也非常机警,稍有动静它们就狂奔而去,光凭速度就可以轻易甩掉绝大多数的猎手。但是,当它们面对更加快捷的伶盗龙时,就难逃厄运了。
你看,有两只伶盗龙盯上了一只单爪龙。
当它们距离攻击目标大约100 米时,稍微停顿了一下,前身压低,臀部抬起,后肢肌肉紧绷,眼睛死死地盯着猎物的举动。突然,两只伶盗龙从相隔不远的藏身处一同跃起,左右包抄,以高达60 千米的时速冲向单爪龙,这是它们的速度极限。还没等单爪龙反应过来,一眨眼的工夫,伶盗龙长长的利爪就让单爪龙一命呜呼了。
转眼到了旱季,绿洲萎缩,恐龙结束了雨季的短期定点生活。这个时期,伶盗龙的捕猎目标主要是数量较多、堪称“大漠羚羊”的似鸡龙。似鸡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似鸟恐龙类,身长可达4 米,高3 米,体重400 ~500 千克。它们身材健美、轻盈,后腿修长,奔跑迅速,且成大群活动。似鸡龙的奔跑不仅高速,而且富有策略,它们在奔跑过程中常突然集体转换方向,或者刚才还是直线逃跑,转瞬间就四散开来。这些随机的逃跑策略,常常搞得那些肉食恐龙恼火不已。
不过,对伶盗龙来说,猎获似鸡龙也不过是家常便饭。从体型上看,伶盗龙并不占优势,但捕杀依然奏效。当似鸡龙群发现包抄过来的伶盗龙群时,总会收缩队伍快速奔跑。伶盗龙群开始追击。似鸡龙通常的时速大约为50 千米,在冲刺阶段时速可达56 千米。伶盗龙的普通时速与似鸡龙相当,可冲刺速度略胜一筹,高速冲刺的最后15 分钟就是它们捕杀成功的关键所在。
伶盗龙群在追逐开始时,一般采取松散的U 形阵。当双方开始接触时,伶盗龙群先确定一个易捕杀的目标,然后分散穿插进似鸡龙群。之后,它们在似鸡龙群内形成O 形包围阵捕杀目标。此时,外围的似鸡龙已四散逃跑,被围的似鸡龙当然不会束手就擒,开始狂冲乱撞,试图突围。伶盗龙群迅速改变阵形,变成一个梅花形阵,这意味着狩猎进入最后阶段。
伶盗龙群逐渐收缩梅花形阵到半径约10米的范围。在持续的追逐中,“梅花芯”成员对目标进行攻击,“梅花瓣”成员则防止猎物逃跑。它们跑到一只似鸡龙两侧,由一个成员猛地跳到似鸡龙背上或者身体侧面,用后爪切进其体内,用前肢按住猎物,同时向后猛拽。
伶盗龙猛地一拽,猎物失衡摔倒,伶盗龙迅速跳开,一方面为防止被摔倒的猎物压住,另一方面也为后继攻击者让出位置。如果第一波攻击没能拽倒猎物,那么其他成员就开始轮流攻击,直到猎物被拽摔倒。之后,伶盗龙剩下的就是享受了。
伶盗龙对付行动迅速的猎物是如此,那么对付碉堡式的猎物又如何呢?在白垩纪晚期,活动着一类前肢拥有锋利大爪的奇特恐龙,这就是镰刀龙类,组成松散的小群镰刀龙类经常成为伶盗龙的捕杀对象。比如死神龙,身长5 ~ 7 米,体重160 ~ 200 千克,两只前肢各有3 把镰刀般的爪子,自卫能力极强,连特暴龙都不轻易对它们发动进攻。那么,死神龙何以沦为伶盗龙的手下败将呢?
在发现死神龙群后,伶盗龙群迅速包围上去。死神龙群马上背靠背直立,挥舞爪子,发出低沉的吼叫以警告来犯者。伶盗龙群绕着死神龙群组成松散的O 形阵,并留出一个明显的缺口。面对伶盗龙群做出的种种威吓,死神龙群逐渐退向缺口。这种战术非常奏效,当死神龙群由缺口逃亡时,队形已乱,无法进行有效的抵抗。
伶盗龙群集结起来,围住一只死神龙。被包围的死神龙不敢大意,挥舞大爪,试图让这些可恶的家伙滚开。一只伶盗龙摆开架势以吸引猎物的注意力,而其他伶盗龙则开始攻击。它们纷纷跳到死神龙身上,用后爪切开深深的伤口,然后跳下来躲避反击。当死神龙转身防御这边时,另一边的伶盗龙趁机继续攻击。持续不断的攻击使死神龙的伤口血流不断,强壮的死神龙很快就支撑不住,轰然倒地,成为伶盗龙的美食。
“亚洲第一龙”
撰文 邢立达
上世纪90 年代,中国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在我国新疆戈壁上发掘出土了一具恐龙化石,估计这只恐龙活着时身长达30 米,是当时亚洲地区已发现的恐龙中最长的恐龙。为纪念中加科学家的合作,这种恐龙被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
在新疆奇台县境内的将军庙戈壁上,有一个曾经发现过大量恐龙化石的山谷,被称为“恐龙沟”,这是世界上埋藏恐龙化石最多的地区之一。
上世纪80 年代末,由中国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学家组成的考察团在恐龙沟进行了大规模的恐龙联合考察。
1987 年8 月,考察团在将军庙戈壁安营扎寨。10 多个搭建起来的天蓝色的帐篷给寸草不生、满目荒凉的戈壁带来了一点生机。盛夏,地面温度高达65℃,帐篷内高达50℃,连蜡烛也会熔融变形,人们在户外经常被强烈
的阳光灼伤。就是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古生物学家发掘出土了一具马门溪龙化石。
马门溪龙是生活在距今1.4 亿年前的晚侏罗世的一种蜥脚类恐龙,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这次发现的化石并不完整,估计这只恐龙活着时体长达到30 米,是亚洲地区当时发现最长的恐龙。为纪念中加科学家的合作,它被命名为“中加马门溪龙”。科学家用了3 年多的时间,最后采用打眼放炮的土办法,才把它挖掘出来。
马门溪龙是什么样子呢?根据化石研究,马门溪龙的脖子在整个身体结构中占相当的比例,其长度可达体长的1/2,这可是恐龙世界乃至古今所有陆生动物中最长的脖子。马门溪龙的颈肋也是所有恐龙中最长的,已发现的最长颈肋可达2.1 米。与颈椎相比,马门溪龙的背椎、荐椎及尾椎相对较短。此外,马门溪龙脊椎骨上的神经棘呈U 字形的沟,可以更好地附着肌肉的肌腱,从而大大增加了背部的力量,就像吊桥上有力的缆索。
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长颈蜥脚类恐龙多按腕龙(一种前肢极大的蜥脚类恐龙,属于食草类恐龙,有一根长脖子)的样子复原,长长的脖子高高扬起,取食高大乔木的细枝嫩叶。这一观点通过各种恐龙的复原图广为流传,不少博物馆受到影响也纷纷效尤,把长颈恐龙的颈子竖起来,像马门溪龙、峨嵋龙等具有细长颈肋的恐龙也被设计为“昂首阔步”。其实,仔细观察马门溪龙的颈部就可以发现,马门溪龙长长的颈肋像“石膏夹板”一样将几节颈椎“捆”在一起,如果长颈扬起并呈“S”状弯曲,那么在弯曲幅度较大的地方,尤其是在颈的后部和中后部,颈肋就会刺穿颈部的皮肤等软组织。据此看来,马门溪龙的长颈是不可能举得很高的。较为合理的假设是,长颈以低缓角度斜伸出去,最适合的斜角在20 度左右,头的高度不会超过肩高2 米。
由于至今没有发现马门溪龙的末端尾椎化石,所以对马门溪龙的末端尾椎的形态始终不能确定。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在著名的四川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坑的发掘中,人们惊奇地发现,蜀龙、峨嵋龙的最末几个尾椎膨大并愈合在一起,呈纺锤状。由于蜀龙、峨嵋龙和马门溪龙的亲缘关系较近,因此推测马门溪龙也可能具有类似的锤状尾结构。
2006 年8 月26 日,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研究员带领的一支考察队,在恐龙沟距离1987 年的出土地点仅100多米的地方,又挖掘出一具中加马门溪龙化石。这只马门溪龙的体型更加庞大,从已发现的化石推断,它的体重至少在30 吨左右,脖子长约15 米,体长约35 米,比1987 年挖掘的马门溪龙还要长5 米。它的出土刷新了亚洲最大恐龙的纪录,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第一龙”,同时也刷新了世界上脖子最长恐龙的纪录。
一只马门溪龙最后的日子
通过化石研究,古生物学家为我们再现了1.4亿年前发生在新疆奇台将军庙戈壁上的场景。中生代侏罗纪,这里还是一个内陆湖地区,气候温暖,适宜各种动植物生长和生活。远处山峦连绵起伏,湖边生长着植食性恐龙喜食的蕨类植物和高大的裸子植物,其中一些种类挺拔俊秀,高耸入云。整个湖区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群身材高大的中加马门溪龙正在湖边取食鲜美多汁的植物,它们取食时颈部的优雅姿势,很难让人把它们同“笨拙”、“迟缓”等词语联系在一起。族群中较小的个体显得生气勃勃的,时而窜到队伍的前方嬉戏,时而又落在队伍后面贪食鲜嫩的植物。幸好,族群中总有一些老成员时刻看护着族群未来的希望。
并非所有的恐龙都只喜欢鲜嫩多汁的食物。一只中华盗龙出现了。在这只长约7.2 米的中华盗龙眼里,马门溪龙就是一座“肉山”,尽管有些遥不可及。中华盗龙在马门溪龙群旁绕来绕去寻找机会,无奈马门溪龙的阵形保持得很好,它只得掉头离去。
第二天,这群马门溪龙还是如往常一样到湖边觅食。烈日当头,一只成年马门溪龙需要补充一些水分,于是向湖边走去。
真可谓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只30 多米长的巨龙踏进湖水的一瞬间,意外发生了。原来湖底是一片烂泥,体型巨大的马门溪龙的两条前腿立即陷入淤泥之中。它奋力挣扎试图逃脱,无奈体重过大,越陷越深。最后它倒在了水中。它发出了求救声,族群的其他成员一定都听到了。
时间一点点地逝去,陷在烂泥中的马门溪龙的体力也一点点地消耗着。
谁也没有注意到,在湖边的树林中,那只中华盗龙正暗自窃喜。它在等待。
终于,马门溪龙闭上了眼睛。族群的成员在一阵哀鸣之后离开了。此时,中华盗龙走了出来,它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它一路奔到马门溪龙的尸体旁。饥饿与兴奋让它顾不得考虑其他任何事情了。它对着马门溪龙巨大的颈部就是一口,由于用力过猛,不小心将自己的一颗牙齿留在了尸体当中。
一顿饕餮大餐之后,中华盗龙心满意足地仰头长啸,准备离开。然而,它才走了几步就拔不动腿了——同那只马门溪龙一样,它也掉进了自然的陷阱。它咆哮起来,声音响彻云霄,但却难逃覆灭的命运。
亿万年后,马门溪龙和中华盗龙的尸体先后被发掘了出来,它们仍旧像生前那样威猛。它们大张着的嘴仿佛在诉说1.4 亿年前发生的一切,诉说两个生命离奇死亡的经过,诉说大自然的无情。
再造一只长颈龙
刘远声/编译
也许你去过恐龙博物馆,见过高高耸立的完整的恐龙骨架。那么,你知道恐龙骨架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吗?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哪怕简单梳理一下,这一过程也包含多达10 个步骤。本文以一只长颈恐龙为例,介绍从发现化石到最终竖立起模型骨架的过程。
第一步:发现化石
要想建造一只恐龙,第一步就是要找到一具恐龙骨架化石。
在尼日尔图勒格部落人的帮助下,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塞内罗博士发现了一具恐龙骨架化石,当时它从撒哈拉沙漠的岩石中冒了出来。在图勒格人的传说中,这些骨骸属于一种叫做“约巴”的神秘怪兽。当化石被发掘出来后,塞内罗意识到,这是一种尚未被了解的长颈龙。根据传说,他把这种恐龙命名为“约巴龙”。
第二步:挖掘化石
发现化石之后,需要把它们挖掘出来。这只约巴龙的体型很大。它大约是在1.35亿年前的一次突然爆发的大洪水中葬身泥浆的,确切地说,它被埋在泥浆下面两米多。随着恐龙骨骸转变成化石,周围的泥浆也变成了岩石(所谓“石化”)。要把如此巨型的恐龙骨架从坚硬的岩石中发掘出来,需要一大队人马工作好几个月。
撒哈拉沙漠与芝加哥相隔很远,塞内罗花了好几年时间来组织一个合适的发掘队,并搜集发掘队所需的一切物资。到1997 年,他们终于万事齐备。在这次有18 人参加、历时4个月的远征探险中,发掘队在约巴龙的挖掘地点就呆了将近3 个月。
第三步:包裹化石
如果想从岩石中取出化石而又不损坏它,需要用石膏护套来包裹化石。
塞内罗等人运用岩石锤、锥子和凿子去掉化石顶部及边缘的岩石,然后用浸有石膏液的粗麻布条将化石一块块地包裹起来。之后,他们为每个护套编号,并记录在现场挖掘日志中。在从撒哈拉沙漠到芝加哥实验室的长途跋涉中,石膏护套能为化石提供很好的保护。
第四步:搬运化石
有时候,搬运化石跟发掘化石同样复杂!被石膏护套包裹的化石大小不同,形状各异,其中一些化石较重,一些则很重(每块化石至少重1 吨)。在把化石搬上卡车的过程中,绝对不能使用机械设备,否则化石很可能被破坏。塞内罗等人使用的搬运工具是铝制三角架、滑轮、绳索和链子。
就这样,超过20 吨重的化石材料在好几辆卡车上搬上搬下。
经过1600 多千米的旅程之后,这些化石被运到了加纳的阿克拉港。在码头上,化石被分装进多个集装箱,然后装船,跨越大西洋,被运到美国的新泽西州。接下来,又经过火车及卡车运输,这些化石最终抵达芝加哥大学的恐龙实验室。
第五步:拆开护套
在实验室中拆开护套并确保其中所装化石的匹配及完整,是从搬运化石直到制造恐龙复制品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当你想建造一只身长20 米的长颈龙时更是如此!
建造一只恐龙需要十分周密的计划。护套必须按顺序打开,因为实验室技术员必须依赖护套编号及现场日志的导引,才能将骨架的每个部分都按顺序清理好,为重建恐龙打好基础。
第六步:清理化石
清理化石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
专家们运用气压工具清理化石,用胶水粘合化石。他们总共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在强光下工作了上千个小时,才清理完这只成年长颈龙的所有化石。
第七步:重建遗失的骨骼
为重建一具恐龙骨架,哪怕你已经找到了这具骨架的绝大部分化石,也仍然需要雕塑出其余的部分。
化石清理完毕,专家们立即看出,这只约巴龙的超过95%的骨架都还在。不过,余下将近5%的部分仍需重建。需要补充的骨架通常采用泡沫或石膏等材料制作。在重建的恐龙身上,这些补充部分有时用红色加以标注。
第八步:绘制蓝图
当化石清理完毕、遗失部分也重建后,就可以绘制恐龙建造蓝图了。
摊开骨骼化石,专家们就可以仔细研究和推测这只约巴龙生前是什么样子。同时,他们开始描绘约巴龙的肌肉的形状和大小,揣测约巴龙怎样移动,它的颈子和尾巴能运动到什么程度,等等。
第九步:复制化石
在绘制好约巴龙的骨架蓝图后,差不多就到了重建骨架的时候。
这具约巴龙的骨架太重,也太脆弱,根本不适合架起来让公众参观。例如,成年约巴龙的臀骨重达600 千克,要把它高高地架在空中是不是太难了?因此,用于公开展示的恐龙骨架,常常是原化石的复制品。
为了重建这只约巴龙,需要对它的所有骨骼化石进行精确复制。为此,必须先为每一块化石铸模,然后制作每一块化石的复制品。这只约巴龙的复制品是用松香、玻璃纤维及塑料等材料制作的,比如恐龙的腿就是用中空的塑料制作的。
第十步:复制品上架
为了将这只约巴龙上架,首先需要安装好钢制构架。然后,将骨骼化石复制品一一粘上构架,直到将整个构架粘满。复制品都被涂上了染料,使它们看上去和化石的颜色一样。
等到复制的约巴龙上架展出时,时间已经到了2000 年9 月,距离开始发掘化石已经过去3 年了。由此你很容易看出:建造一只恐龙(其实只是精确的恐龙模型),其过程是多么的漫长和复杂!
上一篇:看穿化石的透视眼
下一篇:走近天才柯克·约翰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