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个性需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摘 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给教育带来了挑战。传统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灵活性不足,学生缺少自主选择,“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得不够深入。本文结合实际,修订了凸显本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了课程的实践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多样化需求,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高。
关键词:个性选择 多样需求 课程模块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3(b)-0120-02
Meet the Demand of Personal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Xie Yan-hong,Han Shi-Qian,Li Yang
(Shen Yang University of Chemichal Technology,Liao Ning Shen Yang, 110142)
Abstract: The popular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make the challenge of education.Because the lack of flexibility in curriculum,the degree of the idea of modern education that Student-oriented have not got deep enough,students can not choose course according to their own wishes.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program that highligh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was revised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The practical,choice,flexibility and diversity of the course can meet the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and diversification needs of the students,and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the training significantly improved.
Key Words:Personality choice;Various demand;Course module;Training program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提出:高等教育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全面实施高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优化结构、办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的关键在各校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因此,在国家新的教育政策指导下,各高校积极主动的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贯彻教育思想、落实高等教育方针政策。本文以沈阳化工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为例,阐述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突出自身特色的具体做法。
1 专业特点及改革思路
1.1 专业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2005年做的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指出:今后五年,以数学和计算机为主要工具的、国民经济各领域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数量很大,这一类数学人才的需求估计将占总需求的一半左右,五年以后,将占总需求的一半以上。对企业的调查证实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分析是有远见的,高新技术开发、生产部门、经济管理等直接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部门一般不愿接收只掌握数学理论知识的数学专业毕业生,而十分欢迎具有扎实的数学理论知识,能把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用于生产实践与管理,掌握系统的计算机软件知识的毕业生。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正适合社会需求应运而生,该专业就其范畴与研究内容而言,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广泛学科的交叉,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培养的人才属于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可以适应并满足不同领域和行业的需要。因此很多高校设有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教育理念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继承轻创新;(2)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基础课阶段对学生应用意识培养较差,专业基础阶段应用训练不足,专业阶段应用面窄,对专业的发展、工程研究方法了解较少;(3)专业方向选择与课程开设上呈现“面面俱到”和“万金油”的人才培养模式;(4)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不高,实践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没有发挥出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针对上述问题,如何实现培养的人才确为社会所需求,设计什么样的人才培养方案,如何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质量,办出特色等,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1.2 改革思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要立足于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基于“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构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的要素就是“基础+理论+技能+实践环节”,以体现出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由此搭建实现培养目标的桥梁和平台,开辟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建立既体现培养目标又相互融合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近年来,我们在认真思考社会需求及办学定位的基础上,构建以“选择性课程模块”为基础的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学生学习的选择性,使学生能够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多层次、应用型的要求,实现由传统的学历型到现在的实践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转变,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之处。
2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定及改革实践
2.1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定
以往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存在的最主要弊端是课程设置过死,使学生缺少自主选择,没有体现现代教育所倡导的“重素质,夯基础,强能力,扬个性”的育人理念,不注重学生的差异性、丰富性和独特性,也不利于实现学生的兴趣与个性的张扬。此外,很多专业理论课程多而实践环节少,存在着对综合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关注不够等问题。
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市场需求,注重人才的继续培养,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利,同时为学生就业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教学环节而有针对性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我们为学生设计了以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为目的的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群,对学生一、二年级做好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三、四年级分流培养。即前两年为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平台课程,三年级开始满足学生个性发展和需求,构置了四个模块课程群,即数学类模块(数学分析、高等代数、概率论、数理统计)、计算机技术类模块(如算法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控制类模块(控制论基础、运筹学)、经济管理类模块(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每个模块都设置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同步进行,满足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不同方向的选择,同时拓宽就业空间,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2 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
新时期大众化高等教育下的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而数学建模对培养应用型的数学人才意义重大。数学建模竞赛的题目是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解决这些问题,往往没有现成的方法可以套用,它首先要求将问题数学化,即建立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参赛学生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求解数学建模,并对其结果给出解释,以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它不仅要求每个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还要求学生能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取长补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很少有活动能与数学建模活动相比。
我们已建成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该体系以《数学模型》、《数学实验》、《数学分析实践》、《数据分析实践》等探索实践类课程为主。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套“数学建模系列课程教学实施方案”:(1)基本层次。面向大学1年级~2年级的学生讲解数学建模,初步了解数学建模是怎么回事;(2)高层次教育。主要面向二年级以上的同学,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真正建立数学模型,编制程序、上机计算,对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最终写成一篇科技论文;(3)开设数学建模系列课程,将《数学模型》、《运筹学》、《科技论文写作》、《科技情报检索》等课程融会贯通。几年的实践证明,该方案切实可行,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2.3 方案实践成果
这种人才培养方案是以自我设计课的课程模式为基础,在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内,允许学生在后两年的专业课中根据自己的兴趣、自己的目标以及自己对人生的规划来选择课程模块,完成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该人才培养方案的突出特点和创新性在于:突出课程的实践性、选择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促进人才培养质量。
功夫不负有心人,改进的人才培养方案已初见成效,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考取研究生以及就业等方面都取得了颇丰的成果。
(1)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全国二等奖二项,辽宁省一等奖三项,辽宁省二等奖一项,辽宁省三等奖二项;2011年在辽宁省挑战杯比赛中获辽宁省二等奖一项、辽宁省三等奖四项。
(2)考研及就业成果:2011年该专业学生考研率达30.8%,比上届学生考研率提高了10个百分点;该专业学生2011年就业率达96%,比上届学生就业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3 结语
在高等教育发展由“精英化”趋向“大众化”的宏观背景下,围绕“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主题,来研究新的形势下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就显得尤其重要。我们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改革,并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修订和调整,给学生学习提供更广阔的选择性,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取得了较好的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至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EB/OL].2010-03-28.
[2]付永强.从国内外著名大学看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本科生培养方案的修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13(2):188~189.
[3]王顺芳.数学建模竞赛模式对教改的启示[J].高等理科教育,2010,(6):93~96.
[4]晏兴学,李劲.普通高校数学教育专业专科学生数学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实施[J].河西学院学报,2005,21(5):104~107.
[5]赵应生,钟秉林.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6~12.
[6]唐忠明,刘鲁庆.适应地方建设需求,培养应用理科人才[J].高等理科教育,2009,16(1):19~21.
[7]杨文斌,彭先进,等.地方工科院校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22~24.
[8] 李明华.大众化教育下一般工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22(12):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