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参与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摘要:传统的“讲授法”一直在教育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注重运用和实践,从教育的实际状况和学生的切身利益出发,创新性地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多种多样的参与式教学实践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进而改善教学效果。
关键词:参与式;管理信息系统;教学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是综合了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运筹学等学科内容的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边缘科学,也是各类学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且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于没有信息系统开发或应用经验的本科生来说不容易掌握。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分析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在教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归纳出以下较为突出的三点:
首先,学生对课程认识模糊,认为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就是纯粹的一门计算机编程方面的课程。由于这种不正确认识的存在,往往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把握住课程的核心,致使其感觉课程理论性太强,不易理解、记忆和应用。同时,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使用管理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有效地为管理服务。
其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一直沿用教师教授、学生听讲的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由于该课程本身所涵盖的理论知识具有抽象性和广泛性,不仅涉及管理学、经济学学科的知识,而且涉及软件工程、数据库、运筹学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教授,不可避免地会照本宣科,平铺直叙,最终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甚至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从而达不到学生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需求。
第三,案例教学成为事例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课程内容涉及到企业运作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而对于尚未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对现实中企业运作和管理缺乏了解。如果只是理论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理解也不深刻;采用案例教学,由于学生自身知识的局限性,参与意识不强,通常仅仅是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思考寻求最佳答案来应付教师的提问,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课程特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及能力基础,笔者认为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参与式教学法是一种协作式的教学法,它在强调师生相互作用的前提下,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信息反馈,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种以人的发展与创新为本的结构过程。
二、管理信息系统参与式教学实践
在管理信息系统课中,笔者根据课程大纲和课程内容设计了多种参与式教学实践活动,如学生自主案例分析、参与授课、团队任务等。
1.学生自主案例分析。在课程初期,介绍完相关概念后,可以进行学生自主案例分析演讲这一环节。演讲内容的方向定位为企事业单位或组织运用管理信息系统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演讲要求每位同学通过上网或翻阅书籍、报刊等相关资料,收集有用信息,最后制作一份演示文稿。演讲过程中不仅要介绍案例本身,还要谈谈自己对该案例中信息系统所起作用的认识。课堂上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抽到的同学演讲5分钟,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己前期的工作。由于案例的多样性,每位同学准备的案例不尽相同,上台演讲的同学在描述自己的案例,展示自我的同时,也开拓了其他同学的眼界和思维。并且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会浏览或翻阅大量文献,从而对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认识也会逐步深刻,慢慢会意识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不仅仅只是程序设计,而是教大家怎样开发一个满足用户需要的成功的信息系统。
2.参与授课。参与授课适合于管理信息系统技术基础章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涉及学生前期学习过的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也涉及到课堂上没有学习过,需要自学的HTML语言、ASP等知识。对于学习过的知识,帮助或督促学生进行回顾,并要求学生努力收集相关学科的前沿发展,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对于自学的内容,则要求学生首先准备相应的自学材料,最好是能够分享自己的自学心得,这样可以为其他同学学习相应知识提供借鉴。上述两种情况中,学生在参与授课时,需制作课件,在课堂上作短时授课,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课前要作预习和教学准备,学生参与程度较高,授课的内容是其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操作,掌握程度较高。
3.团队任务。在学习了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大部分内容后,学生已经基本了解信息系统在开发过程中,要经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和系统维护的生命周期。而单单从课本上所获取的知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不够的,需要让他们参与到整个信息系统开发的过程中,体验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的经过。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中,学生必须独立思考,分析实际问题,找出解决方案,然后动手操作,与人合作时必须交流、沟通、协调。这些方面在团队任务中可以得到充分地体现。
在课程设计的团队任务中,最初是团队的确立,一般一支团队3到4人比较合适,采取学生自由组队的方式,并且每支团队需推选一名队长。而后遇到的比较重要的几个环节是:选题、系统分析和课程设计评分。首先,在选题方面,笔者采用团队自拟题目和教师备选题目相结合的方式。各支团队在经过成员参与,相互交流和沟通后,确定本团队的题目。经笔者多年统计,有90%以上的团队可以自拟题目。其次是系统分析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团队与团队之间相互合作,一支团队作为另一支团队的假设用户,为其提出系统需求。通过这种方式,参与面扩大,由原先的本团队队员合作扩大到和其他团队合作共赢。学生一致反映这一环节非常新颖,因而参与热情很高。再次,在经过系统分析、设计和实施后,进入到了课程设计的最后环节评分阶段。在评分之前,要求每支团队推荐一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团队开发的信息系统。而后的评分,为了尽可能地做到公平,笔者采用团队自评、团队互评和教师评分三方评分的方式,其中团队自评占20%,团队互评占30%,教师评分占50%。
三、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体会
1.让学生参与的量要适中。教学过程中采用参与式方法,让学生参与的量一定要适中,要让学生感到参与是一种乐趣,是一种享受,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如果让学生参与过多,让学生消耗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这违背了参与式教学的宗旨,适得其反。
2.注重面向所有学生。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学生参与非常踊跃,而有些学生则不愿参与或被动参与。对于不愿参与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并创造更多的机会有意识地进行培养训练,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以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3.参与式教学进一步促进了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拥有教学的激情和热情,而且还要具有良好的把握教学过程的能力。在教师的教学热情影响下,学生讲课的欲望也被积极地调动出来,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自主参与式教学当中。在学生演讲、参与授课或团队讨论时,很容易跑题或偏题,这时需要教师及时地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实践证明,参与式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畅通了教与学的信息交流;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加强了教育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黎东升.“参与式”教学方法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2008,(7).
[2] 陈秀莹.参与式教学法在文献检索课中的应用尝试[J].图书馆学研究,2007,(10).
[3] 钟有为.“参与式”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特点[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4).
[4] 单颖.参与式教学方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皖西学院学报,2006,22(4).
下一篇:一生为国铸核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