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有用文档网!

当前位置: 有用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林俊德:一名战士最后的冲锋

| 浏览次数:

从确诊到去世的27天时间里,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坐在办公桌前,对着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一直拼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

在新疆死亡之海”罗布泊的西北方,坐落着我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马兰基地。这片土地,曾见证了太多风云过往。一代民族精英、科技人才,无畏艰难,把功绩书写在大漠秘密的事业中,用信念挺起了中国脊梁,林俊德就是其中一员。扎根新疆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中国全部核试验,让罗布泊发出45次巨大轰鸣。在生命最后一刻,他仍为国防科研事业冲锋不息、战斗不止。为了争取工作时间,他拒绝手术和化疗。生命的最后10小时,他9次哀求医生,同意自己下床工作。他的手没有了力气,他的眼睛看不清了,但他说?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宁可牺牲生命,绝不拖欠使命。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从罗布泊的荒原戈壁转战到医院病房这个特殊战场,完成了一名战士最后的冲锋。

责任编辑/袁栋梁

“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林俊德是谁?

他是一位将军,更是一位院士。他一辈子隐姓埋名,在罗布泊坚守52年,参与了中国全部的45次核试验任务,为中国国防科技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默默无闻75年,却在离世的几个小时前,因为一句话,感动了整个中国!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从确诊到去世的27天时间里,他戴着氧气面罩,身上插着十多根管子,坐在临时搬进病房的办公桌前,对着笔记本电脑,一下一下地挪动着鼠标……

因为在他的电脑里,关系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藏在几万个文件夹中,这是他52年间为祖国倾注的全部心血。还有学生的畢业论文,他们快要答辩了,不能耽误孩子们毕业!

他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一切都要快,要尽快!他一开始就问医生,做手术和化疗以后能不能工作?医生回答不能。于是他放弃用手术延长寿命,选择与死神争分夺秒。

医生后来说“那种疼痛感,只要稍懂医的人都知道,可以痛到生不如死。一般的人不会忍受住的。”最后,林俊德大面积肠梗阻,不能进食,医生再次建议手术。林俊德说影响工作,不做手术。

住重症监护室不能工作,忍受着剧痛的林俊德难得用将军的威严下命令,一定要搬去普通病房。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他勉强坐在椅子上,一直工作到晚上。在病房工作间歇,他休息也要坐着,怕躺下就起不来了。1天,2天……一直拼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天,最后一刻!

在他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获得国家发明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军队和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7项;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1987年,光荣出席全军英模代表大会;1990年被国家评为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9年出席“两弹一星”突出贡献科技专家表彰大会:200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但是,比这份成绩单”更打动人的,是他生命最后8天争分夺秒的冲刺——

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3次打电话到实验室指导科研工作,2次在病房召集课题组成员布置后续实验任务:完成了130多页、8万多字博士论文的修改,写下338字的6条评阅意见:与基地领导几次探讨基地爆炸力学技术的发展路线:向学生交接了两项某重大国防科研尖端项目……

这是林俊德生命的最后10小时——5月31日上午,林俊德病情再度恶化,生命进入倒计时,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要求、请求,甚至哀求,想尽各种办法下床工作。两个小时里,他求了足足9次。家人不忍心他最后一个愿望都不被满足,他才终于又坐在了电脑前!

上午10点,已经工作了2个多小时的他,颤抖地对女儿说“C盘我做完了!”他的手已经颤得握不住鼠标,眼睛也渐渐看不清东西。他几次问女儿“我的眼镜在哪儿?”女儿说?眼镜戴着呢。”很多人痛哭起来,因为怕他听到,使劲捂着嘴巴。病房人很多,但没人说话,只有他按击鼠标的声音……

最后,还是他的老伴儿说了一句“医生想叫你休息一会儿!”他则回答?坐着休息!”他接下来说的一句话,让在场所有人再一次掩面啜泣:“坐着比躺着好,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两个小时后,他终于累得再也支撑不住。在医护人员的搀扶下,林俊德回到了病床。

他太累了,实在太累了,已经睁不开眼睛,老伴儿轻轻地抚摸着他的额头……这是林俊德生前最后的影像:他大口喘着气,眼神也暗淡下来,这次躺下后,他再也没能起来。

几个小时后,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这位让罗布泊发出45次巨大轰鸣的将军,永远闭上了眼睛!

“不能躺,一躺下就起不来了……”人民网发布的林俊德生前最后的视频画面,感动了无数人,获得283.5万人点赞、7万人留言、近10万人转发。

林俊德参与了中国全部核试验,他的老伴儿黄建琴也参与了其中的9次。夫妻两人藏身荒漠半个世纪,他们从不属于家庭、不属于彼此,只属于民族和国家!

在林俊德终于卸下担子,闭上双眼的那一刻,黄建琴才轻轻地对着他说“老林,你终于属于我了……”

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

作为一位功成名就的科学家,林俊德为什么还要如此拼命?与他并肩战斗了几十年的女高工唐润棣,泪流满面地说“他一辈子都是这么过来的。”

1938年,林俊德出生在福建省永春县的一个偏僻山村。因为家中一贫如洗,刚上完小学就辍学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林俊德靠着政府的资助,上完了初中,又上了高中。1955年,这个17岁的山里穷孩子,硬是打着赤脚考上了浙江大学机械系。

林俊德上学的路费,是信用社借贷和学校补助的。在学校,林俊德读书十分刻苦,经常忘记吃饭。因为家里实在贫困,上了5年大学他没能回过一次家。读大学全靠政府发放的助学金,从那时起,林俊德就默默下决心,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林俊德曾说,他这辈子有三个没想到:上大学,做将军,当院士。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一直到生命最后,他都和国家命运绑得这样紧。

1960年,从浙大机械系毕业的林俊德,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下属某研究所。报到的第二天,所领导向林俊德交底“国家正在西北建设一个核试验场,把你挑过来,就是去那里工作。”当得知自己将从事核试验时,他激动不已,那一刻他就下定决心,把一生献给这一伟大事业。

核试验,一定是人类历史上最危险的试验。但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的核讹诈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唯有拥有核武器,中国才能真正挺直腰杆!

当时,只有26岁的林俊德担任首颗原子弹冲击波机测仪器研制小组组长。这个小组加上他,总共就3个人。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林俊德,从未见过冲击波机测仪器长什么样。当时,既没有实验设备,更没有技术资料,他们只能根据美国、苏联当时少数解密的核试验资料和公开刊物的常规武器试验测量文章埋头研究。

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林俊德和战友们每天都拼命工作,每天都和时间赛跑,每次核试验都创造了惊人的中国速度”。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在蘑菇云升腾时的辉煌瞬间,有一个经典画面广为人知——人们纷纷跳出战壕,将帽子抛在空中,相拥而庆。

然而,另一场景却鲜为人知——当蘑菇云还在不断向上翻滚时,穿着防护服的科技人员,已无所畏惧地向烟云腾起处开进,搜寻记录此次爆炸数据的设备。在那些义无反顾的身影中,就有林俊德。

回忆当时情景,他的同事说“那种情况就是上战场,根本顾不上个人生死。”当时的科研攻关没有任何经验可循,林俊德为了第一时间拿到测量数据,可能存在的核輻射危险性,从未让他有一丝迟疑。林俊德同事彭常贤说“不顾一切,不怕困难,不怕沾染,哪里危险哪里困难都有他。”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现场总指挥张爱萍向周恩来报告,周恩来在电话里谨慎地问“怎么证明是核爆?”现场指挥帐篷里顿时一片肃静。法国第一次核试验没拿到任何数据,美国、英国、苏联第一次核试验只拿到很少的数据。

就在这时,核武器试验研究所所长程开甲带着林俊德匆匆赶到“冲击波的数据已拿到,这次爆炸是核爆炸。爆炸当量为2万吨。”

张爱萍激动地拍了拍林俊德满是尘土的肩膀说“你们立了大功。”让全世界都难以置信的是,林俊德用自行车轮胎和闹钟搞成的自主高科技,获得了当时证明核爆炸的重要数据之一!而亲历第一次核爆后,林俊德更深刻地认识事关国家民族安危的国防尖端技术,必须靠自主创新。

1966年,中国为首次氢弹空投爆炸做最后的准备。高空冲击波测量难度更大,仪器要在零下60摄氏度低温下工作,为了创造低温环境,林俊德和同事们背着仪器,爬上3000米,在零下20摄氏度的山顶呆了一宿。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林俊德新研制的高空压力自记仪测试系统,为中国首次氢弹试验飞机投弹安全论证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后几年,林俊德和他的团队吃着玉米面和榆树叶合蒸的窝头,喝着孔雀河里那令人肚子发胀的水,睡着冬天寒冷夏天苦热的地窖子,用垒土台当桌子。他们坚守大漠,默默攻关,研制出一系列装备,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核爆炸冲击波机测体系。

上世纪80年代初,当中国还在进行大气层核试验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地下核试验。为限制我国核武器发展,他们联合签订了关于禁止在外层空间进行核试验的条约。

较量,进入全新的阶段。相比地面和空中冲击波测量,地下核爆炸力学测量是一个新的难题。天山之麓,大漠之中,林俊德带领同事们从零起步,一点一滴地探索研究地下核试验,不断向核爆炸力学领域,发起一次次的冲锋。

1996年7月29日,中国成功进行了最后一次地下核实验。当晚,中国政府发表声明,郑重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从1964年到1996年,32年来,这是中国第45次核试验,也是林俊德参加的最后一次核试验。

后来,林俊德激动地说“这是我们国家进行的一个伟大的事业,自己有幸在一辈子中,为这个工作做点自己微薄的贡献!”

世界核爆史上,美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上千次核试验,而中国,只用45次便实现既定目标。中国正是因为有像林俊德这样的最硬的大国脊梁,才用一次次蘑菇云升起,一次次地动山摇,为中国铸就最坚实的核盾”、最可靠的安全。

一年只休息三天

林俊德的同事评价他说“他就像激光一样,方向性强,能量集中,单色性好。“他能52年坚守岗位,取得那么多重大科研成就,是因为他把全部的精力和时间用在工作上。”

林俊德一辈子被人看作学习狂和工作狂。他这样总结成功:抓住机遇,然后发狂地工作!即使年纪上了70,在他的日程表里,搞研究、做实验、带学生几乎占去所有时间。

他一年只休息三天:大年初一、初二、初三。在生命倒数第二天,他回首往事,断断续续地说:“我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核试验,我很满意。”他曾说自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两个都成了不折不扣的事实。

他研究爆炸力学,一辈子都和炸药打交道。为了拿到第一手资料,每次总是尽可能地离炸药近一点。

74岁时,由于拍摄实验现场太专注,他被绊倒在地,膝盖和脸部都被蹭伤,让他包扎一下,他笑着说没事没事,拍了拍灰尘继续工作。

他参加学术评审会,从来不收评审费,他只要材料,不要见人。不是自己主持的项目坚决不挂名。他有“三个不”:不是自己研究的领域不轻易发表意见、装点门面的学术活动坚决不参加、不利于学术研究的事情坚决不干。

他的学生们说,老师是一个心里有爱的人,他戴了15年的手表,是大学母校百年校庆时送的纪念品,他一直戴着,旧了磨手,就用透明胶粘上。他去世后,护士想把手表摘下来,老伴儿理解他,说老林喜欢,就让他带着走吧。

去世后,学生们收拾他的衣物,都忍不住潸然泪下,除了军装,老师竟没有几件像样的便装,两件毛衣还打着补丁。

他带过的每个学生,都在他的电脑里有属于自己的文件夹,住院期间,他让学生们将各自的文件夹拷贝走,这时学生们才发现,从跟他的第一天起,他都详细准确地记录下了每个人的成长足迹。

去世前三天,他写下这辈子的最后338个字,虽然手抖得厉害,但字迹工整,没有一丝潦草。这是他给学生写下的论文评阅意见。他在5月的最后一天去世,他的学生在6月通过了毕业答辩。他走的那晚,学生们亲吻着他的手,长跪不起,希望昏迷中的他哪怕能抬抬手指,像父亲一样抚摸一下他们的头。

“我没有时间了,看我一分钟就够了”

马兰,代号404,中国保密的核工业基地,一个地图上搜不到的地方!对于林俊德来说,马兰是他永远的家”,临终前,他用虚弱的话语再三叮嘱“死后将我埋在马兰。”

林俊德与妻子黄建琴,就是在罗布泊相识相爱的。茫茫戈壁,夫妻两人一次次目击了大漠之光,一次次聆听了东方巨响!但在妻子黄建琴心中,两人虽然相伴45年,他去世前住院那一阵子,才是他们俩在一起最长的一段时间。

从得知自己身患癌症的那天起,林俊德就在笔记本上写下临终清单:1、计算机、保密柜清理;2、×××技术(国家机密);3、家人留言;4、(空);5、马兰物品清理(宿舍、办公室)。

可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5条提纲的内容没有完全填满,家人留言这一条完全是空白。

他分秒都在与死神赛跑,亲朋好友来看他,他却说“我没有时间了,看我一分钟就够了,其他的问我的老伴儿吧!”

插着管子工作效率低,他又两次让医生拔掉引流管和胃管。就这样,他一直拼尽最后一丝气力。

他本想给两个小孩(孙辈)写点什么,可他一个字也没有来得及写。

甚至在生命最后的5个小时里,已经陷入昏迷的他,在半昏半醒中,还在反复叮咛学生和家人,办公室里还有什么资料要整理,密码箱怎么打开,整理时要注意保密……

“马兰精神很重要,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希望大家继承马兰精神……我本事有限,但是尽心尽力……”这是林俊德临终前一晚留给学生的遗言录音。163个字——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共和国院士生命最后一刻的述职,是一位驰骋科研沙场的老兵与战友的最后话别。

5月31日20时15分,他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也不会再哀求着起床工作。他甚至还没有跟亲人告别,来不及好好再看老伴儿一眼……

从医30多年的科室主任张利华,这个经历过很多生离死别场面的汉子,扑通一声,跪在林俊德面前,痛哭不己。护士们强忍着内心的悲痛,默默地为林俊德擦洗身体、整理遗容,换上他钟爱一生的军装。

宁可牺牲生命,绝不拖欠使命。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从罗布泊的荒原戈壁转战到医院病房这个特殊战场,完成了一名战士最后的冲锋。

林俊德女儿说“很多人说我父亲一辈子没享过福,但我知道父亲不是这样的。他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他说过他这一辈子真的很愉快。军龄52年,他这一代人,一辈子自主的人生选择不多,做核试验也不是个人的选择。但在戈壁大漠像胡杨树一样,扎根半世纪,是他自己的抉择。”

罗布泊边缘的马兰,是他最惦念的地方,在那里,他和所有人一样,干着惊天动地的事,也做着隐姓埋名的人。

若没有一种坚韧不拔的定力,锲而不舍的追求,甘于寂寞的情怀,为国奉献的信念,怎能在艰难困苦之中,成就这样的伟业?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之所以这样坚固,正是有千千万万个像林俊德一样的大国脊梁。

2012年,林俊德院士当选感动中国十大人物。201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增加“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为全军挂像英模。他用自己率直的品格和坚定的信仰化作一束至纯至强之光,为后人前进的道路指引着方向。

(参考资料《科学家林俊德: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解放军报》2018年9月28日、《增加林俊德、张超为全军挂像英卡莫》人民网2018年9月21日等;作者:柳刚、张晓祺等)

用一生诠释“我爱你中国”

“有的大人告诉我,这个航空系前途不好。系主任都说,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转系,说会没地方工作。但是我不管,我要建设祖国的航空。”

87岁的老人圆了“国产大飞机梦”

2017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出彩中国人》的舞台,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60位老人共唱了一曲《我爱你中国》,这群平均年龄72.3岁的演唱者,感动了无数观众。

87岁的程不时是艺术团中年龄最大的成员,他的名字与中国的大飞机研发制造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只有7岁的程不时开始了逃难生活。战机的轰鸣声如影随形,它带来了恐惧与仇恨,同时也在少年心中埋下了“飞机梦”的种子。

1947年,程不时考入清华大学的航空工程系,因为国家当时并没有独立的航天工业,他的这个选择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合时宜的。

程不时回忆“有的大人告诉我,这个航空系前途不好。系主任都说,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转系,说会没地方工作。但是我不管,我要建设祖国的航空。”

国家的崛起和强盛,是一代年轻人实现理想的最强的推动力。

开国大典那一天,程不时的飞机梦被点亮。

程不时说“当时还有一些原来的传统,要举行提灯游行,我们学航空的,就做了个飞机灯,像真的一样,经过天安门的时候,新当选的国家领导人,一片掌声。群众向我们喊,希望你们将来真的为祖国建设飞机出来,这个使我热泪盈眶。这个時代有很多巧合,我毕业的那年,新中国开始成立航空工业局。”

1951年,程不时进入航空工业局。

1956年,中国开始依靠自身力量发展飞机设计事业,成立了“第一飞机设计室”。程不时担任总体设计组组长。1958年,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歼教-1首飞成功,标志着新中国自主设计研制飞机成功迈出第一步。

上世纪70年代,程不时从沈阳调到上海,这一次让他全心投入的,是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的设计任务。

程不时说;“20世纪60年代,周总理到国外去,他到国外一看,人家都坐喷气飞机了,而我们坐苏联的一种落后的螺旋桨飞机。国外就有人讽刺,说中国还没有进入喷气时代,中国是一只没有翅膀的鹰。”

1980年9月26日,经过10年奋战,人们盼望已久的我国自行和研制的大型喷气客机运-10,在热烈的欢呼声中腾空飞上蓝天,这给了程不时极大的鼓舞。

2017年5月5日,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首飞成功,作为C919设计专家组成员,程不时在上海浦东机场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刘西拉,1957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他的妻子陈陈,1956年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

陈陈回忆“那时候我们高考有一篇作文题,你为什么要选这个专业,结果我说我就想选这个专业,将来我有一天要建三峡,结果我还真建成了。”

有人问她为什么那个时候就很明确想建三峡?陈陈说:“学习的过程中间,了解到三峡是我们国家,很重要的一个水利的中心,将来是要建水电站的。”

1958年,国家决定修建十三陵水库,为赶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筑坝任务,北京市委决定发动全市工、农、兵、学、商各方面力量参加义务劳动,刚入学一年的刘西拉也参加了义务劳动。他回忆“从夜里11点干到早上7点,干了两个星期。农民喊着口号,说向大学生学习。灯火辉煌中,喇叭筒里放黄河大合唱:怒吼吧黄河,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我唱得眼泪都下来了。这次,我们真正感觉到,一定要翻身,这个对我们教育太大了。”

攻读了研究生后,刘西拉被分配到成都的西南建筑研究所,陈陈被分配到四川德阳电机厂,两地相隔71里,由于夫妻俩两地分居,他们把孩子送到南京的爷爷奶奶家,一家三口聚少离多。

“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他们的口号。刘西拉说“服从国家分配是自然的。我们觉得我们学的知识,不是卖给人民,是还给人民。”

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以新的姿态融入世界。陈陈和刘西拉分别于1980年和1981年赴美留学。根据中国驻美大使馆的记录,刘西拉和陈陈是改革开放以来双双取得博士学位后第一对回国的留美夫妻。回国后,刘西拉受聘清华大学,陈陈则在上海交通大学任教。两人至今未下讲台,继续教书育人。

刘西拉说;“学成就是回国。当时我1981年出去,1985年定好计划一定要回来,因为我知道,下一个建设高潮就要来了,我要赶上。”

在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做核试验

学以致用、报效祖国,是那一代年轻人由衷的理想。

同样来自上海的1965年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毕业生张利兴,和他的妻子1966年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毕业生朱凤蓉,毕业后双双选择到新疆马兰的核试验基地,从此隐姓埋名,就连家人都不知道他们具体在干些什么。

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选要回上海?

张利兴说“大一的时候,我们到颐和园去玩,碰到了陳毅副总理,当时是兼外交部长。他听说我们是搞核的以后,就说我这个外交部长,现在腰杆子还不是很硬,等你们搞出了原子弹,我的腰杆就硬了。”

朱凤蓉回忆“当时我到清华的时候,系主任跟我们讲,你们的志愿就是要做爱因斯坦式和居里夫人式的科学家,我觉得自己,也是能够做这样的人,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新疆马兰是被业内人称作“最适合做核试验、最不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不仅寸草不生,夏天地表温度可达六七十度,空气温度40多度,冬天温度会降到零下20多度,风吹起来,人体感觉生疼,那时张利兴和朱凤蓉刚刚结婚,两个人在一起就是家,家就在单位。

搞核试验,有些重要的参数必须要得到的,日思夜想,做梦也在想。在新疆马兰,张利兴和朱凤蓉夫妇参与了中国第一枚氢弹、第一次地下核爆炸等历次核试验。

1996年7月29日,中国政府对世界宣布,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开始暂停核试验,并于当年的9月24日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核试验暂停了,但它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了张利兴和朱凤蓉的身体里。因长期接触放射源,50岁刚出头,朱凤蓉就患上了膀胱肿瘤、白内障和白血球下降。但她却说,好像还没有到要命的时候。

1997年,张利兴晋升少将军衔,第二年,朱凤蓉也晋升少将军衔。朱凤蓉却说“怎么会是我,就是这种感觉。我觉得我做的,并没有多么突出。”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全部!”

2008年,在刘西拉的组织下,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成立。除了程不时、刘西拉陈陈夫妇、张利兴朱凤蓉夫妇,团员中还有其他年高资深、国内外知名专家,国家级首席科学家,机关团体领导干部,高级工程师和企业家。每个周六,他们从上海的各个角落汇集到一起,进行排练,来风雨无阻。

2017年6月10日,艺术团60名成员走进了全国观众的视线。凭借一首《我爱你中国》,这群高龄的清华校友一夜之间声名鹊起。朱凤蓉说“我每次唱《我爱你中国》,眼泪都想掉下来。中国到今天这个局面,真的很不容易。”

程不时说;“我爱你中国,这是我们的心声。这个国家就是我们的全部。”

(责任编辑:袁栋梁;参考资料《他们用一生诠释“我爱你中国”背后的故事太感人》人民网2017年10月3日)

推荐访问:一名 冲锋 战士 林俊德

热门排行Top Ranking

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军队战斗力损耗的新变化

关键词:军队;战斗力损耗;新变化军队战斗力的结构,是战斗力各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和相互关系。军队战斗力的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问题及整改措施 (2) 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精品文章《问题及

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 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在认真

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 关于警察的诗朗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关于警察的诗朗诵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疫情防控赞美警

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 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纳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

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简报第2期申扎县中学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篇1敬爱的党组织:我是一个普通年轻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