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物理教学与德育教学二者的关系
摘 要:德育工作一直是在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教育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授之以渔,努力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做人,这在任何时候都是教育工作所必不可少的。物理是探索规律的科学,重在培养学生探究的素质和创新的精神。教育工作者应从教学实践出发,积极探索教学规律,将德育教学融入到物理教学当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物理教学;德育教学;关系
德育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学科教材和教学过程中。这是我们教育改革中仍要坚持的传统与精华。而在具体的落实中,教师要采用适当方法,寓德育教学在各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之中。不但文科学习如此,理科教学也必不可少。理科教学尤其要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事实求是精神,更要在学习中和思想上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价值观。因此,我们以物理教学为例,深入探讨一下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培养。
一、利用物理规律本身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教学必然要涉及许多物理学规律,而物理学规律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哲学思想,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德育教学平台——哲学价值观教育。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哲学思维能力,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天体运动为例:我们一直常讲太阳系的九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而第九颗行星冥王星最近科学家被排除出这一行列,这说明科学是在不断发展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勇于创新,敢于挑战“真理”。在研究问题时,要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其它问题则迎刃而解。从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以及量子论的不断发展,现代物理学的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许多问题期待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去解决。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希望你们现在努力学好物理基础知识,将来的物理学殿堂或许将由你们来构建。以这种激励方式教学所收到的成效不言自明。
二、利用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学习起至关重要作用的一大要。在讲授有关物理知识时,对物理学史上的重大发现以及对社会进步起了重大推动作用物理发明的讲解,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瓦特蒸汽机的发明拉开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序幕,爱迪生的电灯将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如今,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代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将人类科技水平带向新的高峰。当阿基米德在洗澡中发现浴盆中的水从盆边溢出,阿基米德定律从此诞生;当牛顿发现树上的苹果总是落向地面这一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现象时,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了。由此种种,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家总是有着对自然现象的敏锐观察力,有着勇于探索、不畏艰难、敢于挑战的科学精神。我们当代的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不能停留在书本上,要从自然中不断发现,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树立敢于拼搏的科学精神,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为将来的科学研究储备思想精华。
三、利用物理学家的平生事迹对学生进行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的教育
经典力学的奠基人牛顿是物理学史上的一座高峰,而他却说“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上”。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在车上卖报纸,被打伤了一直耳朵却从未放弃对发明的执着,用毕生的精力将人类带向电气时代。在欧洲黑暗教会势力的影响下,许多人都不敢坚持真理。哥白尼到死后才让别人公布了“日心说”,伽利略用隐讳的字眼诠释着真理。而布鲁诺为了坚持“日心说”甘于献身,打破了当时的天主教教会的权威而被下令活活烧死。然而燃着的熊熊烈火并没有吓倒科学家们,他们要不懈的努力诠释了真理的力量。被美国人称为可以当5个师用的我国功勋科学家钱学森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时,冲破层层封锁,毅然归国,为祖国的科技事业贡献了毕生的力量。在教学中穿插科学家们的生平事迹,特别是对他们那种勤奋刻苦、坚持不懈、为科学真理勇于献身的精神要着重讲述,让学生们感到心灵的震撼,深深的感染着他们。他们从内心深处早已充满着他们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执着和对报效国家的坚定。
四、利用我国科技发展巨大成就,进行爱国情感熏陶
在讲授物理学案例时,要适时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例如:当学生看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时那激动人心的情景,当学生想到我国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升空,神州福音响彻环宇那令人振奋的时刻,学生的爱国热情被点燃了。而当我们的宇航飞船首次把杨利伟送上太空时,当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将高清月图传回地面时,我们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实现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成就无不感染着怀有爱国热情和报国情怀的学生,这对他们来说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是物理教学中最好的教材,是德育培养中最生动的案例。
五、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同学们学习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在讲牛顿运动定律应用时,已知物体受力求运动和已知运动求物体受力在实际应用当中有重要作用。例如我国发射的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是中国航天史上极具突破性的一章,而指挥飞船飞行的科学工作者可以根据飞船的受力情况可确定飞船在任意时刻的位置和速度。这就是牛顿运动定律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应用。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到如今我们依然印象深刻。如何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是我们教学的更深层次的目的。在教学中同学生互动,根据亲身感受,模拟地震来临时的情景。同学们都展示了极大的热情,集思广益,总结归纳。之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得出结论: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晃动。然后进一步深入探究,详细讲解地震的形成过程,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地震形成中产生的地震波既有纵波,又有横波,而其中的纵波传播速度比横波快。因此,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的感受当然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前后晃动。对于地震造成的破坏,我们从中得出结论:地震的横波是地震破坏力的罪魁祸首,因此当我们感到有上下颠簸时马上转移到安全地带,避免遭到横波的“损害”。 通过互动学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增强了,学习的效率大大提升。
六、结束语
在物理教学中,坚持德育渗透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明确学习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这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教学创新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健.从学习创新到教学组织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04(7).
[2]马红亮.合作学习的内涵,要素和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3(5).
[3]封小超,王力邦,主编.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科学出版社.2005:839.
上一篇:基于提高物理化学教学效果的探索
下一篇:浅析高电压与绝缘技术的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