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塔巴:打通科学与艺术二脉
瑞士人阿瑞尔• 路易斯• 阿尔塔巴既不是知名的科学家,也算不上艺术巨匠,但他是著名科学艺术家。
在网络上寻找阿尔塔巴是一件难事,能搜索到的报道只有那么几篇。这可以说是他一心二用的结果:阿尔塔巴既不纯是科学家,也不纯是艺术家,他是科学艺术家。作为科学家,阿尔塔巴在科研上的影响力看来很一般,最为人注意的是曾经获得过Louis-Jeantet 医学奖,在癌症治疗领域做出过贡献。身为作品颇丰的艺术家,显而易见,他还不算是艺术版记者眼中的大师。只有当需要将科学家与艺术家二者合而为一,要寻找那种横跨两界并均有建树的人物时,阿尔塔巴(Ariel Ruiz i Altaba)才是绝对的名人。
选择科学的艺术家
1962 年,阿尔塔巴出生于墨西哥城,在巴塞罗那长大,母亲是位画家。他天生对艺术有着敏锐的嗅觉,10 岁之前,在母亲的熏陶下,开始对视觉图形产生了挥之不去的兴趣。意外的是,阿尔塔巴后来并没有攻读小时候最爱的艺术,而是于1980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选择了分子生物学——那时他一门心思想成为一名科学家。1989 年,阿尔塔巴在哈佛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及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在博士后之前,我一直全心做科研,对艺术的热爱被压抑在内心深处,当意识到这一点,这让我痛苦。”
哈佛大学毕业后,阿尔塔巴在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学院、纽约大学医学院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医学院从事干细胞研究工作。2007 年,他和日内瓦的同事发现环把明(一种致畸剂)对阻止癌细胞扩散有很好的疗效,于是将发现写成《干细胞,再生医学和治疗癌症》,并据此获得Louis-Jeantet 医学奖。另一方面,他一直在做“微渺构想”——将显微镜下的风景如实呈现后艺术加工,5 年时间所得100 多幅作品相继登上杂志的封面,也被法国国家图书馆、美国休斯敦和费城艺术博物馆、华盛顿美国国家科学院等机构收入。2005 年,阿尔塔巴还在美国纽约创立了创新论坛WetLab,集中了一批充满活力的艺术家、科学家。
阿尔塔巴的第一部作品是《胚胎艺术形状》,灵感来自于胚胎细胞,是将显微镜下所看到的景象全部呈现出来,用不同程度的光线和灰色来表现其不同的部位,这和阿尔塔巴本人的科学研究是非常相近的,是他最初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把灰色变成更加多的颜色,比如红色,在这边放一些红色,在那边放一些灰色,这样就会更加突出某些东西,或者减弱某些东西,不同的角度可以更好地来表现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所要表达的意义也不同。”阿尔塔巴说。
微渺构想
2009 年四五月间,阿尔塔巴带着15 年来所创作的以“微渺构想”为主题的作品,到中国进行巡展。
在上海和北京的主题演讲中,阿尔塔巴曾经问在座的所有人,一副由类似X 和Y 的黑色图案组成的简洁画面是什么。但即使是在场的艺术记者,也没有人敢站起来回答。在无人作答的情况下,阿尔塔巴说出了一个看来不是答案的答案:你看到的就是我要表达的。
“从艺术的角度,把这些画展览出来给大家看,并不是要回答什么问题,也不是为了教育谁。视觉世界的基本元素是物质的形式。这些基本元素是如何产生的?从哪里来?为什么手会有5 根手指头?不同的人,观赏作品时思考的问题不同,各自得出的答案就有所不同。这些由X、Y 组成的黑白画面,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在水中成对游泳的男女,抑或是喝醉酒东倒西歪的酒鬼,只是千万不要将它们和思维中固有的形象相对应。”
阿尔塔巴一再强调的是,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引发人们思考,“这次画展的很多画都是黑白色的,都是一样的,但这只是艺术家的一种技巧罢了,我希望大家通过我的画来思考,我曾经收到过很多电子邮件,很多人来跟我交流观后的各种不同感受。”阿尔塔巴说。
总的说来,阿尔塔巴想把他的研究成果表现出来,但不是通过文字和数据。而是艺术。科学和艺术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手法,尽管他们的内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科学通过文字、数据和文件等表达,注重客观和绝对,而艺术则偏向个性和主观。但无论阿尔塔巴本人用什么方式来阐述他的作品,在背后支撑着他的理念的,却正是他手头的科学研究,往深处说,就是几千年来科学和艺术之间的相互转换的关系。
科学与艺术
科学家和艺术家的跨界,最初并不是一件新鲜事。艺术史家潘诺夫斯基在上个世纪50 年代曾暗示,17 世纪的西方科学革命,其根源可以追溯到15 世纪发轫的“视觉革命”。在“文艺复兴”时代,科学与艺术的跨界尤为突出。许多伟大的科学先驱就是艺术家,最为典型的是莱奥纳多• 达芬奇,他几乎涉足科学的各个领域。达芬奇在教堂昏暗的太平间借着烛光解剖过30余具尸体,绘制过一千多幅详实的解剖图。《维特鲁威人》中对人体比例的展现,事实上就是达芬奇对人体解剖学研究成果的展现。尽管达芬奇没有试图从自己的科学观察中推演出一般的理论法则,但对新的科学时代的形成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第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范托夫曾说过,“最富革新精神的科学家几乎都是艺术家,音乐家或诗人”。哥白尼、巴斯德是视觉艺术家,罗马数学家欧拉,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传教医生施韦策和爱因斯坦是音乐家。世界著名科学家、控制论之父维纳(N.Wiener)喜爱诗歌和文学,他认为这影响他的直觉能力,而科学上的直觉运用对攻克难题有非同寻常的作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玻姆(D.Bohm)期望早日将科学与艺术融为一体,他强调艺术并不简单地由艺术品组成,还包括一种态度,即“艺术的灵魂”。俄罗斯著名化学家阿尔布佐夫曾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道:一个不懂得绘画和音乐的科学家在其领域中未必能创造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来。
现在,阿尔塔巴做着同样的事情,将研究成果通过艺术的方式展现出来。很多科学家并不认可他这种跨界的行为,认为他如果把时间全部投入科研,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对此,阿尔塔巴有自己的看法。
“我喜欢生活中有不同的东西去追求。我要百分之百的做一名科学家,百分之百地做一名艺术家,还要百分之百地去生活。”阿尔塔巴说,“很多科学家都有很大的压力,尤其是世界级的科学家,竞争压力非常大,让很多科学家恨不得每一分钟都在做研究。艺术是开辟一条道路让自己认识自己。另外,艺术本身是一个很有创造力的工作,跟科研工作是一样的。”
虽然说两方面都是创造力,但是艺术对阿尔塔巴来说是休息,是思考哲理的一种工作,艺术可以避免他深陷科研的泥潭不能自拔。从更加积极的角度来说,通过艺术上的追求来了解更多的技巧和创造性方法,并将此应用到科研方面来。他的艺术创作同时又帮助他在科学领域的发展。
“比如说肿瘤学家都会十分重视肿瘤新片,通过片子来确定肿瘤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那如果是恶性的,癌细胞十分混乱,为什么这么一张片子就能告诉我们这么多东西呢?因为这张片子可以传递很多信息,所以肿瘤学家从片子上就可以看到很多信息,那么科学家在显微镜下面也能够看到很多的影像,这些影像是否也像肿瘤学家看到的一样可以传递很多信息?很多摄影作品上面传递出的信息,到底告诉大家什么?这个对于摄影和艺术本身的研究让我更加明白什么是大家更想看到的,什么才是我们在做研究的时候想保留下来的信息,什么才是事物的本质。事物本身有很多角度,看你选择什么样的东西。”
上一篇: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图像教学分析
下一篇:多方过程的实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