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分课堂”与传统教学在中职药剂专业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对照组,实验组引入“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观察、比较两组学习兴趣、期中考试成绩、期未考试成绩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期中考试成绩为(80.4±1.6)分,期末考试成绩为(83.5±2.3)分,对照组分别为(68.2±2.5)分和(72.8±3.2)分,两组比较(P<0.01)。结论:实验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率、实践能力等均优于对照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学生更能主动参与学习,学习积极性及实践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关 键 词] 中职教育;药剂专业;“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9)12-0050-02
药用植物学是培养学生识别药用植物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学、中药炮制技术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目前,药用植物学的教学现状是教师先上理论课,讲授各章节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过于强调了学科的全面性,缺乏对地方特色药用植物的讲解,而且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思维能力受到束缚。同时,学习完一章节内容后做实验,实验课多为验证性实验,学生被动操作,此外,学校统一安排1~2周的野外见习,集中带教,学生只能“死记硬背”,而在考核方面又以闭卷考试为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缺点,尝试在药用植物教学中引入“对分课堂”模式,从我校2016级药剂专业2个实验组的教学情况来看,取得较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我校2016级药剂专业教学班中随机抽取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中2个班分为实验组,另2个班对照组,各班平均人数为57~58人。实验组人数为116人,男生32人,女生84人;对照组114人,男生31人,女生83人。实验组学生平均年龄为(16.61±0.23)岁,对照组为(16.26±0.15)岁,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的药物化学基础、人体学、中医基础学等基础课程平均成绩为(72.16±0.45)分,对照组为(72.24±0.52)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二)方法
1.传统教学模式
为了对两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作出更为客观、准确的比较,我们教学改革团队和授课教师进行约定,严格按照相关科学实验的规程进行全程教学,在对照组采用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
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1)“对分课堂”的概念、基本流程和要点
“对分课堂”教学也称PAD课堂,本质是教师用一半课堂时间进行知识的讲授和疏导,另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学生用以对所学章节内容进行提问、讨论等。教学流程包括讲授、独学、讨论和对话等4个基本流程,各个教学流程有其不同的要求和要点(见表1)。
(2)“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
授课班级人数平均是57~58,分成8个大组,每组约7~8人,分组原则是尽量让学生自由组合,并且指派一名组长,上课之前完成分组。药用植物学是一门专业基础课,一般课时数为54学时,教学内容包括形态学、解剖学和分类学等三大模块,根据“对分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及其要点,下面以“高等植物器官根”为例,说明“对分课堂”在药用植物学的应用(见表2)。
(三)学习效果评价
1.比较两组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考试时间分别安排在第10周和第20周,考试方式是闭卷考试,考题类型包括单选题和X型题。题量是单选80题,每题1分,共80分,X型题5题,每题2分,共10分,满分为100分。
2.比较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
采用二维码问卷调查方式进行,二维码问卷内容包括提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容易掌握重点内容、提高实践能力等4个方面。两组学生通过扫二维码后进行测试,共有226人参加测试,有效测试224份。
(四)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及期中考试成绩,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成绩的差异;采用人数和百分比描述两组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期中和期末考试平均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中考试成绩为(80.4±1.6)分,期末考试成绩为(83.5±2.3)分,对照组分别为(68.2±2.5)分和(72.8±3.2)分,两组比较(P<0.01)。实验組学生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3)。
(二)实验组学生教学效果的评价(见表4)
三、讨论
传统教学中讲授法最大特点是传授知识的系统和高效,但本质是被动学习。在过去400年,最主要的教学模式是讲授法。“对分课堂”教学法本质是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通过提问、讨论、演示、操作等方式,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时间分配是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大约各占一半,特点是教师精讲,留出探究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差异化、个性化、反思性作业,让所有学生都能有收获,让学生提前梳理成果、发现问题,有备而来,让学生输出学习成果,通过生生、师生的互动交流,检验、完善学习成果,发现和纠正错误的生生互动环节。
通过2016级药剂专业2个实验组学生的教学实践,结果显示,实践组学生的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学习兴趣、实践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也存在不足,如少部分学生基础较差、不善于独立思考,参与课堂讨论较少等,部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不高,特别是年龄较大的老师或不熟悉电脑的老师,运用对“对分课堂”教学有一定难度。如何充分调动师生参与“对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孔芳,薛正莲,杨超英.《药用植物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9(7):56-57.
[2]李丽,扈瑞平,木兰,等.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人体寄生虫学课堂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4):23-24.
编辑 赵瑞峰
上一篇:英雄家风行远满门报国栋梁
下一篇:医学:始于好奇,终于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