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教学中的创新性教育
总结之后,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激发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在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教学工作中,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即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前,教师向学生提出相关问题,并让学生在课后思考;在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并鼓励每位学生发表各自的想法。例如,在急性家兔失血性休克的实验课前,布置思考题:什么是失血性休克·如何判断·其抢救原则是什么·此外,还要求学生在课后思考除实验课中的救治方法外,其他的救治失血性休克的手段,并分析各种抢救方法的依据。由于在课堂上老师随时都有可能抽查学生回答问题,学生自然会感到学习的压力。俗话说:“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了这种压力,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主动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问题,由此,在实验课堂上学生也就会更加主动、认真。这样就可以不断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主动学习的兴趣,从而由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
二、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临床医生进行临床实践就一定要有临床思维的心理基础。临床思维的内容包括分析、比较、综合、概括、逻辑和创造性思维,直接影响医师的临床诊治能力{2}。我们发现,当前我国许多在校学习成绩(包括临床课程理论成绩)非常优秀,对基础和临床知识也都基本掌握了的医学生,一旦进入临床、遇到具体的患者之后,却会显得不知所措,甚至不知如何处理了。临床的带教教师也时常感到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临床思维能力匮乏。作为临床医学生,毫无疑问毕业后多数都会从事临床工作,因此,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教学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着重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能力。例如,在急性失血性休克动物模型的复制及其抢救的实验中,我们让学生先行动物模型的制备,而后分组抢救。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引起组织灌流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严重的病理生理过程。抢救时学生需对病例进行综合分析,针对休克的病因和休克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以下救治手段:(1)对因治疗:积极去除休克的原发病因;(2)充分扩容:纠正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组织灌流不足;(3)纠正酸中毒:使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起效;(4)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纠酸、扩容的基础上,应用扩/缩血管活性药,以维持脏器灌注。理想的血管活性药物需能快速提升血压,改善心、脑血供,并改善肾、肠等内脏器官的血流灌注{3}。
三、剖析临床教学病例,利于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考
对于当代临床医学教育而言,临床学科的教学是尤为重要的环节。临床学科教学质量的高低,已非单纯取决于学生考试成绩的优劣,而主要取决于学生掌握临床思维方法的程度,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典型临床教学病例的剖析,利于启发学生掌握临床思维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辩证思考。
疾病的发生发展是运动、变化、相互联系并转化着的。因此,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既要看到它的普遍性,又要重视它的特殊性,否则将极易造成漏、误诊等情况。有些疾病缺乏特殊病征,或者有特殊病征而不典型,所以临床上常有掌握了资料还不能找出有效的治疗方法时,就要注意它与一般病征的联系,从总体上把握它{4}。我们都深知,在临床工作中医务工作者的综合分析能力,对疾病的诊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课程的教学中,我们突出临床模拟,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辩证思维能力,全面考虑、分析、解决问题。
四、还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教学时间和秩序。本教学课程内容量大而丰富、学时占用较多,教师应激发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以保证教学有序。
2.在该特色创新性实验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精心选择好每一个教学内容和典型病例。笔者认为:对于典型、理论层次适度的内容该教学方法效果较好;而对于非典型、理论层次庞杂的内容,建议以教师讲解分析为主。
3.在此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提出己见、分析并挑战传统知识观点,一定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学术讨论,正确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经过宁夏医科大学对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课程的创建、试行、分析和总结,我们认为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课程的教学对学生是非常有必要的(见表1)。它真正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考试成绩。这种实验性创新教育新模式大大增加了对教师的要求,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极大的挑战,不但需要扎实而渊博的医学知识,还需要有组织课堂的艺术,这样才能使教师真正主导课堂与教学。
综上所述,在临床前基础医学综合实验学的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加强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为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临床医学等专业的本科生,我们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其本质就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尽快适应“医生”这一角色。要确保这一实验教学的创新性教育的成功,必须首先对相关学科教学骨干进行培训,提高教学能力、建立教学新观念,这也是此教改活动成功的关键。
注释:
{1}舒静纹,梁玲.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为核心的生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5(3):327-328.
{2}刘磊,田卫东,李声伟等.在医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2)
{3}吴在德,吴肇汉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4}李玲,高秀生.临床医学中辩证思维的一些成对范畴[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3(4):54-55
(责编:若佳)
下一篇:啄木鸟重述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