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广泛应用,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与传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高校校园文化来说,这既是机遇,也是新的挑战。本文从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新媒体的特点入手,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校园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9-0183-01
一、新媒体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新媒体”一词最早在1976年由美国人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提出,我们现在所说的“新媒体”实际上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的,是随着时代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而产生的,对两者的划分主要是依据时间维度。具体来说,新媒体就是依靠新的科技手段支撑下产生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的出现不仅拓展了传媒方式,而且对全球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全校师生为主体,以先进的思想文化为核心的一种群体文化,综合反映了全校师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情况,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引领性等特征,具体包括学校历史传统、高校精神、学风、校纪等方面。优秀的高校校园文化不仅凸显了学校的良好精神风貌,而且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广大师生积极奋斗拼搏,在无形中增加了高校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
二、新媒体的特征
(一)多样性。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单向发布信息、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模式,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网络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比以前更加便捷。
(二)即时性。传统媒体传播信息和得到反馈需历经多个层级,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而新媒体紧紧依靠网络,无论是信息传播还是反馈,都可以做到即时发布和实时反馈,这是传统媒体无法相比的。
(三)共享性。新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信息技术等传播信息,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便捷的信息平台,具备信息内容丰富、获取方便等优点,每个人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发布或获取相关信息。
(四)互动性。新媒体突破了传统媒体的单一局限性,变被动接收为互动交流,具备实时、双向等特征。人们在传播和接收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参与进去,去交流、探讨不同的信息,这种互动性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
三、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
(一)坚持以主流思想为引领,提升新媒体的公信力。高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承担着培养高端人才的重任,优秀的校园文化对于培育新时期的合格接班人极为重要。必须始终把发展优秀校园文化作为重要抓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武装和教育广大大学生。新媒体已经深深融入到大学生生活中,只有加强主流思想引领,根据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通过新媒体传播正能量,多渠道展现高校文化、时代气息、榜样力量,提升新媒体的公信力,才能增强校园文化的感染力。
(二)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增强校园文化建设合力。在信息化时代,高校必须及时转变观念,重视新媒体的作用,积极稳妥推进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深度融合。在运用新媒体的基础上,通过新媒体和新技术的运用,使得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切实发挥各自的长处,在传播主流信息中发挥最大作用。一方面,传统媒体在宣传中具有权威性,要进一步提升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一步放大宣传效果,加强交流互动,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推动校园文化健康稳定发展。
(三)加强新媒体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水平。新媒体的发展对传媒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增强学习意识和信息化意识,要时刻紧跟时代潮流,掌握新媒体的使用方法;其次要提高对新媒体的认识高度,从内心认识到新媒体对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注重在信息化背景下的话语表达方式;最后要善于推动新媒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具体实践中提升传媒工作者的水平。
(四)注重新媒体的用网管控,把握舆论导向。高校必须牢牢占领意识形态主阵地,时刻掌握运用新媒体的主动权,建立健全网络信息监控制度,规范全校师生上网行为。一些社会思潮涌入高校,对部分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这种境况下,大学生很容易面临价值选择错误的危机。只有加大用网行为监控,完善舆论监督机制,引导学生理性和客观看待、分析事件,才能使大学生在重大问题上保持头脑高度清醒,才能正确把握舆论导向,为构建充满正能量的高校校园文化奠定基础。
四、结语
新媒体时代,高校必须根据自身实际把握新媒体发展的脉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做到因时而进、因事而新。只有把新媒体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发挥高校校園文化育人的本质作用,助推大学生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2019-1-26.
[2]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1):125-130.
上一篇: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加强民族团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