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样态
摘要:文化就是“人化”。中国文化都是围绕“人”展开的,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应循着“人”的方向,追根溯源,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彰显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关键词:校园文化;样态构建;自我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04-1
1986年,校园文化在我国首次以一个专门名词见诸报刊。什么是文化?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直到现在,大家还是众说纷纭。面对这样一个专家都说不清的概念名词,我们学校管理者又该如何下手呢?
文化就是“人化”。人是什么?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天地的一颗心。《尚书》讲“惟天地,万物之父母;惟人为万物之灵!”人具有灵性,人在万物中最为贵,所以人要管住自己,不要让自己的主动性、能动性任意发挥。提出要“以天为则”,这个“天”有两层含义,一个指实实在在的天地万物、自然界,另一个更重要的含义是本然,天就是本然的。用现在的话讲,我们一定要尊重、效法天地自然而然运行的法则、规律。据此,北大哲学系楼宇烈教授提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人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提升、自我觉悟。
中国文化都是围绕“人”展开的,这为我们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如果我们循着“人”的方向,追根溯源,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我所用,必定会少走很多弯路。于是,我们提出基于师生立场的“自我教育”校园文化样态建设,其做法是:
一、让每一处景点都突显育人功能,是我们期待的愿景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我们带领大家到校园实地察看,邀请专人从细节入手,对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每一点空间进行设计。从校训提炼,到设施场所命名;从室内外文化布置,到学校精神内涵的具体化,我们充分征求老师、孩子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每一堵墙、每一处景点、每一个角落,都突显育人功能。
我们开辟“校训、三风”“最亮之星”“银杏奖教师”主题文化墙,篮球运动、儒家文化、滨海历史等主题文化展板,凝聚学校精神,塑造学校之魂。我们立足于“小家务”建设,在班级布置方面,让老师、孩子们自己动手,营造属于自己的“小家”。
二、让每一位教师享受职业的尊严与幸福,是我们不变的信仰
我们每周评荐“感动校园·魅力人物”,年度评选“银杏奖”教师,“最佳魅力团队”,师生寻找着身边的感动,激荡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情怀;周前会“分享智慧”老师们走上前台展示教育教学智慧、人生感悟,催发探索教育规律、总结提高职业素养;不点名式的考勤制度,让老师感受到的是一份信任和尊重。
学校不仅关注教师的精神滋养,还真切地关心教师的身心健康。我们确立“教师第一”的思想,提出身体好,情绪好才有最佳的工作状态。每个清晨到班,没有早读的老师一律走向运动场锻炼身体。
自觉自主的学习,不仅让教师实现自身专业成长的“再出发”,更让老师们在自身工作中体会到职业的幸福。近年来,我们提出“微课堂”“微研讨”“微阅读”“微讲座”“四微”校本研修模式,充分发挥教师“抱团”发展的能动作用,先后帮助教师组建了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班、名师工作室、首席教师团队、学科教研组、课题组等学术研究团队。学校现有140多人成长为市县骨干。
三、让每一个孩子享受童年的天真和快乐,是我们执着的追求
对生命的关怀和成全才是教育的终极价值。五(1)班,有两个孩子腿部残疾,每天上学都是由家长用电动车送到校园。为了这两个孩子进出教室方便,这个班级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一直被我们放在一楼,从没换过地方,学校还特地为他们申请了困难补助。
我们顺应孩子的天性,开发“玩学一体”课程。“会玩”就是玩出健康体魄,玩出花样特色,让校园富有蓬勃向上的生命气息。“会学”就是孩子在学习文化知识、技能的同时,能学会自我管理,掌握必备的学习策略、思维方式,形成自信、积极的情感态度,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主动去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让渡和翻转,让孩子站在校园的正中央,以阅读、篮球、足球、跳绳、合唱等为抓手,每学年都举办“小红帽”读书节、篮球节、体育节、艺术节,开展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把系列活动课程化,激发了孩子的主體意识、团队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我们把习惯养成作为孩子人生最美的底色,坚持以“最亮之星”评选为抓手,细化了评比细则,让更多的孩子体验到进步喜悦;我们举行大队委、班委会竞选,组织班干观摩学生自主管理,让孩子在集体中找到成长自信。我们创新升旗仪式,邀请优秀师生到国旗下发言,以讲故事的形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们组织低年级的孩子练习刷牙、洗脸、整理课本文具,教他们挺直腰杆走路,端端正正练字;我们教会孩子与人打招呼,微笑着挥挥小手,成为校园最美的名片;我们举办十岁成长仪式,近千名孩子进行集体诗朗诵和合唱,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像花儿一样绽放……
文化是时间和心灵酿造出来的。你坚信什么样的价值观,并持之以恒地创造性工作,校园就会流淌出什么样的文化。让我们回归教育原点,努力发展人、成就人,赋予校园文化更多人性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