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理与实践探讨
摘要:中药材种植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中药农业的基本概念入手,就中药农业的特征、理论基础和实践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药农业;中药药性;次生代谢;生态种植
中图分类号:S567+R28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1-0135-04
Abstract Cultiv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ave became the important matter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tarting with the basic concept of Chinese medicine agriculture, its characteristics, theoretical bases and practical approaches we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agriculture; Property of Chinese medicine; Secondary metabolites; Ecological farming
自1957年中药材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大规模进行人工驯化种植以来,中药材的生产就列入农业生产中来。随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中药现代化专项的实施,中药材的人工种植也逐步从中药产业领域分离出来。迄今,全国中药材的在地面积已超过133万公顷,人工种植品种已达300个左右,人工生产的中药材已占整个药材消耗量的70%以上,中药农业已成为中医药事业的重要基础组分,成为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1]。
1 中药农业概念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等统称为中药。中药材主要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经过加工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材称为中药饮片。由中药饮片按一定治病原则配方制成、随时可以取用的现成药品,称为中成药。
狭义而言,中药农业是指中药材的农业生产活动,是我国农业生态系统和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药用植物的栽培和药用动物的养殖。就其功能作用来讲,中药农业不仅是中药原料的主要生产者和供给者,还是农业生产和生态多样性承担者、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和传承的载体。
同其它传统作物生产相比,中药农业(本文主要涉及中药材的人工种植)具有以下几个特征[2]。
一是道地性。即中药材的生产是特定药材种质与特定区域、特定气候条件和特定生产方式的高度统一,是一方水土养一方药,地域性生产特点非常明显。
二是多样性。即中药材的种类繁多,市场流通的药材达1 000多种,除野生采集的药材外,人工种植的药材有300种左右,栽培方式多种多样,生产药材已占中药材消耗总量的70%以上。
三是生产周期长,比较效益高。一般药材的生产周期1~2年,短者半年左右,长者3年以上;同等大田条件下,单位面积药材的生产效益是粮食作物的2~3倍。
四是适应性强。一般田间地头、山区丘陵、沟坡荒地等都适合当地药材种植。
五是高度市场化。中药材人工种植不享受国家财政补贴政策支持,完全由市场决定。
2 中药农业生产的理论基础
在临床上,最终发挥治疗作用的是中药的药性,即中药自身所具有的药学特性和功能,它既是中医用药的药理基础,也是中药材生产的理论依据。
2.1 中药药性
中药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等特性。
四气也称四性,主指寒、热、温、凉四种属性,是药物对人体寒热变化作用趋向的总结,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凡是能够减轻或消除人体寒证的药物一般归于温热药,反之,则归于寒凉药。中医常说的“热则寒之,寒则热之”,即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就是这个道理。
五味是指药物的辛、酸、甘、苦、咸五类滋味及其对人体产生反应与疗效归属的总结。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味相同的药物,其作用也有相近或共同之处,如辛有发散、行气、行血作用;酸有收敛、固涩作用;甘有补益、和中、缓急等作用;苦有泄和燥的作用;咸有软坚散结、泻下作用等。
归经是指某些药物主要对人体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则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如同属寒性药物,虽然都具有清热作用,但其作用范围或偏于清肺热,或偏于清肝热,各有所长。
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向。一般来说,药性升浮的,大多具有辛甘之味和温热之性; 药性沉降的大多具有酸苦咸涩之味和寒凉之性。
2.2 中药药性特点
2.2.1 整体性 临床上药性的物质载体通常是中药饮片,是中药药性应用的基本物质单位或最小单位,主要由植物或动物的器官或组织构成,在表现形式上不允许或不能再进一步进行分解或分离,宏观上整体保证了药物组成的同质同构性。
2.2.2 互作性 中药药性是中药与机体(包括病邪)间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总结,是人的生命肌体对中药反应的高度概括[3]。人体是中药作用的直接受体,所有中药药性内容或指标都是人服用中药后,肌体感应的真实反映,离开了人的生命机体这一衡量参照物,就不能确定中药药性,起码在目前情况下,难以做到。
2.2.3 自然性 中药药性自然天成,是中药自身所固有的自然特性[4],是药用植物或药用动物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的结果,是大自然的产物,而非人工合成品。没有这一属性的药物就不是中药,这是中药与西药相区别的重要标志。
2.2.4 综合性 中药药性是中药各种性能在人肌体中的综合反映[5,6],五味是人体对药物产生的生理反应,四气是人体对五味产生的药理效应,味厚气足者药性就强,反之就弱。升降沉浮和归经表示药性的作用方向、范围或部位。对任何一味药来讲,四者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但对不同的中药来讲,气无重叠,味有相兼,即一药一气,气的唯一性反映了中药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一气之药可以多味、多经、多效。
2.2.5 可变性 中药药性的形成、保持易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影响;中药材自然药性通过加工炮制后得以修饰,或增强、或减弱、或改变,成为直接用于中医临床的中药饮片[7]。
2.2.6 难确定性 四气的寒、热、温、凉迄今难以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与方法准确量化[8]。
2.3 中药药性形成
五味是药物产生作用物质基础的外在表现形式,四气是五味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药理效应。廖仲淳曰:“物有味必有气,有气斯有性”, 唐容川曰:“入口则知味,入腹则知性”。有关五味的现代研究发现,五味之别主要与所含化学成分、化学结构有关[9],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皂甙及生物碱、酚等;甘味药多含糖类、甙类、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等;酸味药多含有机酸、鞣质等;苦味药多含生物碱、苦味质、甙类等;咸味多含钠、钾、钙、镁、铝、碘等无机物质及其他活性成分。
五味的物质基础来源于药用植物的代谢活动[10],是其生长发育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物质的反映,是初生代谢产物和次生代谢产物有机结合的结果,就几千年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而言,两者缺一不可。
初生代谢是植物共有的代谢途径,合成糖类、脂类、核酸和蛋白质等初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淀粉、蛋白质、脂肪等高分子物质,还有各种可溶性糖、氨基酸、有机酸等,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物质来源,也是植物次生代谢的物质基础。
次生代谢由初生代谢衍生而来。初生代谢产物在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诱导下,经一系列酶促反应转化成为结构复杂的次生代谢产物,主要包括植物萜类化合物、酚类物质和含氮化合物,此外还有多炔类、有机酸等。这类物质分子量一般很小(2 500以下),种类繁多,结构迥异,习惯上又称小分子化合物或天然产物,主要存在于液胞和细胞壁中,其在已知的光合、呼吸、同化物运输以及生长分化等过程中没有明显或直接作用,不是细胞生命活动或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但与植物的抗病、抗逆等密切相关,是产生五味的主要物质组分[11]。
次生代谢产物的产生和分布通常具有种属、器官、组织和生长发育期的特异性。大量研究表明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在植物提高自身保护和生存竞争能力、协调与环境关系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产生和变化比初生代谢产物与环境有着更强的相关性和对应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与环境(生物的和非生物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中药材偏性的主要来源[12]。
药材药性的形成主要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药材种质;二是生境,即天、地自然环境因素。“夫物之所生,必禀乎天,其成也,必资乎地。天布令,主发生,寒热温凉,四时之气行焉,阳也;地凝质,主成物,酸苦辛咸甘,五行之味滋焉,阴也。”药材生长于大自然之中,天地间环境的变化影响药材的生长收藏,产生了中药药性的差异:禀受天之阴阳二气而成寒热温凉,禀受地之阴阳二气而为酸、苦、甘、辛、咸五味。药材的生长与药性的形成是各种自然生态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
2.4 影响药性的因素
孔序曰:“窃以动植形生,因方舛性;春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乖于采摘,乃物是而时非。名实既爽,寒温多谬。”
在一特定区域内生产的中药材的药性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因素的影响[13,14]。
一是药材的种质类型或基因型的差异。同一种内不同亚种、变种、变型,或不同栽培品种,其药材药性间存在明显不同。
二是土地因素差异。主要包括地势、土壤类型、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差异。
三是气象因子变化差异。主要包括温度(冷热)、湿度(干湿)、风、降水(雨、雾、霜、雪)、日照、气压等。
四是农(人)事操作。播期、栽培、管理、肥水、收获期、产地初加工等。
3 中药农业的实践路径
中药农业的产品是中药材,它必须符合和满足中医临床对中药药性的基本要求,必须确保中药药性的天然属性及其稳定性和一致性,这就是中药农业生产的基本理论基础。中药的天然属性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药材种质的原生性,二是生长发育过程的自然性,三是生产范围的地域性。
因此,中药材的生产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其它农产品的生产,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别。粮食、蔬菜等作物产出的主要是满足人体营养需求的食物,主要是植物的初生代谢产物,像淀粉、蛋白质、脂肪等;而药用植物收获的是中药材,生产的是调整人体偏性的药性物质,主要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由于收获的目标产物不同,栽培管理的技术措施亦应有别,完全按照粮食或蔬菜作物的生产方式来进行中药材生产,往往是南辕北辙。多数情况下,药材的产量上去了,质量下来了,药性没了。
中药材农业生产应该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生态适宜性或相似性(道地性),在适宜生态条件下生产,实行生态与生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二是质量优先,在确保药性的前提下生产,实行质量与产量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三是可持续性,在稳定和提高耕地资源生产力和承载力的基础上生产,实行土壤质量改善与可持续生产的有机结合与统一[15]。
在实践的路径上,首先应在中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药材产区生产历史和分布现状,科学进行中药农业生产区划[16,17],确定不同中药材品种适宜的生态生产区域。其次,按照生态学原理,因区因地制宜,在条件适宜的药材原生地,采用野生抚育的技术路线进行药材生产[18];在药材道地产区,野生抚育条件不具备的地方,采用仿生栽培的技术路线进行药材生产[19]。第三是建立中药农业生态生产区域技术体系,配套农机农艺相结合的技术与装备,提高中药农业生产效率。
参 考 文 献:
[1]陈士林,魏建和,韩建萍,等.中药农业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4):1-7.
[2]王志芬,刘喜民.山东中药材种植现状及其发展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0(1):114-116.
[3]肖斌,王耘,乔延江.中药药性与功效的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1):31-33.
[4]杨雪梅,赖新梅,陈梅妹,等.基于分类关联规则的中药功效与药味关联关系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31-34.
[5]杨雪梅,赖新梅,陈梅妹,等.《中华本草》药性数据中的五味规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3):26-29.
[6]陈素红,吕圭源.“性、味结合归经”层面研究中药药性[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4):58-62.
[7]胡爱萍.论药物使用中配伍、炮制后的功效变化[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5):277-278.
[8]朱建责,李永然,高荣林.中药药性量化方法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5):3-5.
[9]杨秀伟.中草药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草药,2007,38(7):961-968.
[10]黄璐琦,郭兰萍.环境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及道地药材的形成[J].中国中药杂志,2007,32(4):277-280.
[11]杨利民,张永刚,林红梅,等.中药材质量形成理论与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12,34(2):119-124.
[12]阎秀峰,王洋,李一蒙.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与环境的关系[J].生态学报,2007,27(6):2554-2560.
[13]段传人,王伯初,徐世荣.环境应力对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形成的作用[J].重庆大学学报,2003,26(10):67-70.
[14]鲁守平,隋新霞,孙群,等.药用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物学作用及生态环境因子的影响[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6,18(6):1027-1032.
[15]高微微,赵杨景,王玉萍,等.我国药用植物栽培地的可持续利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20):1665-1668.
[16]陈士林,索风梅,韩建萍,等.中国药材生态适宜性分析及生产区划[J].中草药,2007,38(4):481-487.
[17]孟祥才,黄璐琦,陈士林,等.论中药材栽培主产区的形成因素及栽培区划[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34-3338.
[18]陈士林,魏建和,黄林芳,等.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23-1125.
[19]刘大会,黄璐琦,郭兰萍,等.中药材仿生栽培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5):52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