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治疗临床分析
作者简介:叶富(1965.8-),男,大专,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内科方面的临床诊疗工作。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在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两组患者其余用药均相同,治疗7d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2%为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10%(P<0.05);观察组的胃镜有效率为96%优于对照组的胃镜有效率8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维生素C、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萎缩胃炎(CAG),疗效显著,而且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且不良反应少,为临床治疗CAG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雷贝拉唑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3)12-0158-02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指胃粘膜已经发生萎缩性改变的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在临床上分为两类,一是多灶萎缩性胃炎,二是自身免疫性胃炎[1]。据报道[2],在我国人群中胃癌发生率为14.8%。积极的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有效的降低胃癌的发病率。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治一直是临床医学研究的热点,现代医学还没有完全理想的治疗方法。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是阻断胃癌发病的重要引申[3],CAG 的临床治疗关键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使临床症状得以缓解,减少复发率,在一定程度上使胃黏膜萎缩肠化或者不典型增生的逆转、改善[4]。本次研究选自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对其中50例患者采用雷贝拉唑联合维生素C、克拉霉素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十分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患者均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CAG,排除肝、肾功能损害及合并其他消化道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24~68岁之间,平均年龄(35.4±9.1)岁;其中轻度萎缩26例,中度萎缩19例,重度萎缩5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在25~68岁之间,平均年龄(36.7±9.5)岁;其中有其中轻度萎缩24例,中度萎缩20例,重度萎缩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类型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治疗时期均禁止喝酒、禁止吸烟,禁止油腻、辛辣食品,饮食以清淡为主,保证合理的作息时间。两组的治疗方法分别为:①观察组患者采用雷贝拉唑治疗:雷贝拉唑(瑞波特,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20330[5])1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维生素C1.0g,2次/d;以上药物均采用饭后口服,疗程7d。②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奥美拉唑(洛赛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030104[6])20mg,2次/d;阿莫西林1.0g,2次/d;克拉霉素0.5g,2次/d;维生素C1.0g,2次/d,以上药物均采用饭后口服,疗程7d。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禁止使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和抑酸剂。
1.3症状及疗效的判定:症状分别为:一级临床症状完全改善或者完全消除;二级:临床症状基本改善,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影响;三级:临床症状轻微改善,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有影响;四级:临床症状无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仍需要药物维持[7]。疗效的评定为:①显效:急性炎症胃镜复查提示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者有所改善,2-3项主要症状消失,患者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增加,慢性炎症消失。②有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减轻,胃镜检查病变范围变小,患者饮食有所好转,慢性萎缩性炎症减轻,不典型增生和肠化生有所减轻,腺体萎缩。③失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病情未有好转,胃镜检查、腺体、异型增生均无改善,炎症未见消失。
1.4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胃镜效果及三内的复发率比较:观察组的胃镜效果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率为2%,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为1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是由浅表性胃炎而引发的,而且疾病往往难以治愈反复发作,患者对病情的发展程度无法明确的描述。临床的主要表现为腹胀、上腹部胀痛、食欲不振、面色萎黄暗淡、精神萎靡劳累等[8]。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身形消瘦等临床症随之出现。诸多学者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多的发病原因是胃阴不足和脾胃虚弱、瘀血阻滞等[9]。人体机能食物的转化、存储功能在脾胃功能失效的情况下随之出现失调的表现,从而引起血气淤滞、热毒上涌、肝胃燥热,长此以往,就会引发本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在常规治疗中,用药通常选用质子泵抑制剂和抗生素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常用的一类药物,它通过高效快速的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治愈溃疡的效果,而且可以提高胃内的PH值,从而加强呋喃唑酮和左氧氟沙星的杀菌作用,因此,质子泵抑制剂常用于包括胃食管反流病、与抗生素联合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防治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黏膜病变、聚氨基甲酸酯(PU)、治疗胃泌素瘤而并发的高分泌状态[10]、非溃疡性的消化不良等相关疾病的治疗,疗效都十分显著,其中呋喃唑酮与左氧氟沙星的杀菌机制不同,而且有相同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维生素C、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萎缩胃炎既可以消除胃黏膜的炎症,同时还能彻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的效果,有效的改善了萎缩的胃黏膜,减少了慢性萎缩胃炎的临床症状。观察组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比较,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胃镜的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而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的作用机理是相同的,且均为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效果却不同,这可能是因为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维生素C、克拉霉素治疗的联合作用效果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目前的医学技术对于CAG的发病机理的研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也许会有一些个别病例使用本次研究的方法治疗可能无效,,这还需要临床进一步的研究来证实。
综上所述,虽然雷贝拉唑联合阿莫西林、维生素C、克拉霉素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疗效显著,但是治疗CAG,还是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及药物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合以往的临床治疗经验来选择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唐世孝,李小云,唐川康,等.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J].泸州医学院报,2008,6(24):492~494
[2]程秋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现状[J].医学综述,2012,8(1):13~14
[3]聂志红.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研究进展[J].实用医技杂志,2006,8(13):2750
[4]王东生.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40~42
[5]牛清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型论证[J].光明中医,2008,23(3):1749~1751
[6]贺俊萍.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0例,临床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1005~1008
[7]陈志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60例临床研究[J].浙江医学杂志,2008,43(10):559
[8]李领明,李辉,刘司琪.奥美拉唑联合养胃颗粒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5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2):75~76
[9]韦树理,邹尤宝,饶官华.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5(11):84~85
[10]郭豫兰.雷贝拉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5,6(13)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