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技术模拟实验教学的效果调查
山东万杰医学院 山东 淄博 255213
【摘 要】:目的:针对目前教学医院普遍反映临床医学实习生动手能力差的现实,探讨通过在诊疗技术实验教学中应用综合穿刺模拟人教学提高学生的对临床诊疗穿刺术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方法:在诊疗技术实验教学中应用综合穿刺模拟人(营口巨成教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研发的JC-CK810型),对2006级临床医学专业100名在校医学生开展常规穿刺术的实验教学和模拟训练,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对该实验项目教学的反映。结论:应用综合穿刺模拟人教学增强在校医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信心,能够更有效的去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规范操作。
【关键词】:模拟教学;诊疗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423;R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142-02
常规诊疗穿刺技术是临床医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技能操作部分的必考项目。因此,做好常规穿刺术的教学应成为临床诊断学实训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因受病源条件的限制,往往只能停留在理论上,缺乏感性认识和体会[1]。为此,我院应用综合穿刺模拟人对临床专业医学生进行常规穿刺术的示教和练习。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对2006级临床医学专科100名在校医学生采用综合穿刺模拟人开展胸腔穿刺术和骨髓穿刺术的实验教学和模拟训练。
1.2 方法
1.2.1 实验安排学生每6人一组,培训开始前要求学生将《诊断学操作规范指导书》中关于常规穿刺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熟练掌握。
1.2.2 带教教师进行穿刺术操作手法示教,并着重讲解其操作程序、重点、规范、无菌观念,指导学生如何掌握禁忌症、适应症,详细讲解穿刺的要领。
1.2.3 找1名学生做操作者,带教教师做助手,让其他学生注意操作程序有无不规范或错误的地方;操作完毕有带教教师总结点评学生中常出现的违规操作,便于学生加深记忆。
1.2.4 学生每2人一组,1人做操作者,另1人做助手相互交换进行穿刺训练,教师巡回指导,纠正手法,手把手训练。
2 结果
3 结论
3.1 综合穿刺模拟人应用具有以下优越性:
3.1.1 有利于更直观地进行教学,变抽象的理论知识为具体的示教和操作。
以往各种诊疗穿刺术教学中只有理论而无实践,教师在讲解到常规穿刺术的麻醉、穿刺成功的突破感、涂片等问题时,学生感到无法理解和想象。通过该穿刺模拟人的应用,便于教师模拟实际操作给学生看和学生自己动手练习,使那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变得简单和直观。
3.1.2 模拟训练时可容许出错,对病人无风险。
各种穿刺诊疗技术是有创检查,如果让还没有实际操作体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直接通过患者来了解和学习操作过程时,必然会出现各种错误的操作,为病人增加痛苦。而综合穿刺模拟人的应用,可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2]。学生在使用穿刺模拟人练习时,可允许出现错误,因为不会造成不良后果,可以及时被指导教师纠正,有利于增强记忆,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
3.1.3 利用综合穿刺模拟人可反复进行训练。
综合穿刺模拟人可为学生提供逼真的模拟操作环境,可以让学生有面对病人的真实感觉。同时,在模拟教学训练中,可暂停操作以供临场的即席讨论或重新]练。这样,让学生能够在同一条件和环境下,用最短的时间,花最小的代价,最快地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和要领。[3]
3.1.4 通过综合穿刺模拟人的应用,学生们可先于实习进行相关操作的反复的规范性训练,从而缓冲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到临床实习的角色转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进一步保证临床实习的质量。
3.2 综合穿刺模拟人应用的局限性:
3.2.1 因面对的是模拟人,学生的认真程度及无菌概念都会有所松懈,有的甚至不按操作规程进行如不及时加以纠正的话,会养成学生的不良习惯。
3.2.2 现实中穿刺术在操作前要与患者进行必要的说明和安慰,以利于操作中能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在操作中还要注意有无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出现。学生们通过穿刺模拟人的应用只是达到了实践技能操作方面的锻炼和提高,与患者的交流及操作中患者的不良反应模拟人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在应用中,教师在这方面的对学生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
综合穿刺模拟人的应用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在培养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保障了临床实习的效果和质量。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将模拟人与临床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手段优势,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探讨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梁海琴,叶风, 医学模拟技术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7,13(3):299-300.
[2]吴培虹,张彤,段敏虹等,浅谈模拟人在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78.
[3]王长远,秦俭,王晶等,电脑模拟人在急诊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5):1349-1350.
(收稿日期:2009.1.7)
上一篇:乳腺癌放疗步入个体化精准治疗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