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实践及效果
【摘 要】目的:分析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效果,总结实践管理经验。方法:参照《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试行)结合医院的门急诊流行病学特点、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等情况,设置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急诊分级分区诊疗。调取2010—2015年医院急诊工作量统计报表,2010-2012年纳入到改造前,2013-2015年纳入到改造后。结果:改造后,急诊抢救病人率高于改造前,院内死亡率、院内转运危象发生率低于改造前,差異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造后危重症明确诊断时间、入院到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院到CT时间、进入急救室时间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策略实施效果较好,明显提升的急诊的医疗质量,提升的抢救的效率。
【关键词】急诊;分级;分区;抢救
急诊区是医院收治危急重症最多的单位,患者病情呈现多样化特征,病种多、年龄跨度广、病情可轻可重,对急诊管理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2]。2011年8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2012年4月发布《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试行),明确提出了医院需要将急诊进行分级分区诊疗,易提高急诊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提升危重症的抢救效率。本文尝试分析2011年~2015年,医院的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策略实施效果,总结实践管理经验。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调取2010—2015年医院急诊工作量统计报表,包括危重症、急诊抢救病人数、病死人数等。其中2010-2012年纳入到改造前,2013-2015年纳入到改造后。
1.2 方法
1.2.1 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
参照《急诊病人病情分级试点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试行)结合医院的门急诊流行病学特点、卫生资源、空间布局等情况,设置符合医院自身特点的急诊分级分区诊疗。主要对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分区、预检分诊:按照“对色入座”的基本原则,进行改造。主要内容:①实施急诊预检分诊,设置预检分诊护士、医师岗位,对于每一位入院的对象,都预检分诊、基本的处理后分区[2-3]。②对医院急诊区进行改造,根据划分红、黄、绿色三个区域,而非单独的科室,所有的区域都采用地面划线、墙壁粘贴引导等标识方法指引人流、物流。③每个区域都有相应的管理策略,如红色区域需要建立多支抢救队伍。④为将患者分为Ⅰ-Ⅳ级,建立各级指标维度,每级都有急诊征象/情况指标、单项客观指标。如Ⅰ级对象,主要客观标准包括心搏/呼吸骤停、气道阻塞/窒息、需紧急气管插管/切开、突发意识丧失、休克、急性大出血、胸痛/胸闷、特重度烧伤等。所有对是需要进行抢救的对象,划入到红色区域。Ⅱ级对象进入黄色区域,主要为无需抢救或存在潜在的为危险重症,Ⅲ级对象主要为无需抢救、病情尚稳定、等待抢救的对象进入绿色区域,Ⅳ级主要为暂时性发作疾病、危险程度较低的对象运行转入到门诊、急诊停留或直接处理好转出院[4]。
(2)急救闭环管理:医院初步实现了急救闭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①人员上,建立了急救培训制度,组建了多支应急抢救小组;②在信息响应上,实现了多部门联动。如从预检分诊时,接收到进入Ⅰ级对象进入红色区,立即启动响应机制,相应的抢救小组需立即到位,同时血液科、检验科、影像学科、药房等关联科室也做准备,启动绿色通道[5]。如对于心电图的应用,执行信息管理,心电图信息系统判断按照是否为绿色通道、危重程度判断是否需要优先检查,医生可以进行人工干预,排号后优先检查。后勤部门做好保障,各部门能对患者进行实时跟踪,确保抢救信息能够高效交互[6]。
(3)PDCA循环质量改进:急诊的医疗质量管理坚持PDCA循环管理原则。在实践过程中,陆续开展了心电图等设备的信息化管理改造、预检分诊危急重症评估量表编制、气道管理标准化、远程医疗干预、救护车/急诊/现场协同等质量改进活动、传染病患者抢救、心肌梗死抢救路径标准化、心电室计算机辅助诊断、院内转运质量改进等一系列的质量改进,涉及流程改进、技术改进、管理再造、信息技术改进等各个环节。
1.2.2 社会大众的宣传
医院在门诊、急诊对就诊的病历最后一页,会印制医院急诊分级分区相关的信息,常见疾病的基本分区、诊疗与抢救的策略。对于急诊对象会发放“急诊指南”,同时在大厅内滚动播放急诊相关信息。让社会大众认识到医院急诊的基本制度,解决急诊过程中常见候诊时间过长引起纠纷问题。
1.3 观察指标
参照国家卫计委2015年发布的《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部分指标,回顾性分析调取的工作量统计表,对比改造前、改造后的医疗服务质量,包括危重症、急诊抢救病人数、病死人数、院前死亡、院内转运危象、医患纠纷。随机抽取部分报告,分析诊断抢救效率相关指标,如危重症明确诊断时间、入院到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院到CT时间、危重症进入急救室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计分析,改造前后危重症明确诊断时间、入院到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院到CT时间、危重症进入急救室时间比较采用t检验,改造前后门诊量、急诊量、急诊抢救病人数、病死人数等采用 检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改进前后三年急诊基本情况
改造后,急诊抢救病人率高于改造前,院内死亡率、院内转运危象发生率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危重症抢救效率指标
改造后危重症明确诊断时间、入院到心电图检查时间、入院到CT时间、进入急救室时间低于改造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研究显示,在实施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制度后,2013-2015年的急诊医疗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2010-2012年,不仅急诊抢救的率明显上升,提高了抢救效率,降低院内死亡、危险发生风险,减少了医患纠纷,还明显提升危重症的抢救效率,缩短了诊断时间、心电图检查时间、CT時间以及进入急救时间,提示改造明显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各项诊疗流程管理的质量,这与各部门的联动、配合能力的提升不无关系。
目前尚无规范的急诊分级分区诊疗方案可供遵循,其本质上是一种充分的利用急诊的现有的资源、提高资源分配效率、按需分配的过程,按照疾病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应对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7-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重视急诊科与其他关联科室人力资源、药械资源的全面控制,全流程改造以及质控。
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几点:①重视全面的信息化改造,实现信息的共享,计算机辅助排号,合理配置资源,有助于危重症优先获得服务。也有助于提升各个相应科室的配合水平,实现诊疗流程的无缝连接,缩短不必要的停留时间,这对于心肌梗死等危重症争取足够的“时间窗”从而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9]。②需要重视持续质量改进,在实施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早期总是发现许多不足,涉及流程、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力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保障等各个环节,这些都需要不断的完善解决,坚持PDCA循环管理,有助于不断的完善分级分区诊疗制度。③需要重视社会大众的引导,实施分级分区诊疗后,患者及其家属在等待某项诊疗服务时,常会出现危重症临时加入队列、优先服务的情况。此外,社会大众对急诊缺乏足够的认识,许多疾病并无急诊就诊的必要,或急门诊处理后可直接出院。部分患者及其家属可能对以上情况表示无法理解。需要加强宣传,提高社会大众对急诊分区分诊制度的认识,学会自我鉴别急诊需求、提升主诉能力,有助于减轻急诊的工作量[10]。
4 小结:
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策略实施效果较好,明显提升的急诊的医疗质量,提升的抢救的效率。
参考文献
[1]纪超娜,李素玲,钟楚燕.地级市医院急诊分级分区分流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5):118-122.
[2]郭桂花,黎春常.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主动脉夹层急诊抢救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21):4092-4093+4116.
[3]林振素,杨友漫,夏彪,等.责任制护理在急诊科分级分区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1):74-76.
[4]颜晶晶,颜静静.分级分区合作管理模式对急诊群体患者急救成功率及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18,27(5):384-386.
[5]韩姝.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群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32):137.
[6]李锦娇,黎春常.急诊分级分区分流应用于多发性创伤病人急救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7,31(19):2369-2370.
[7]汤杨,顾民,刘云,朱滨海.综合医院急诊患者分级分区诊疗的实践及效果分析[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27(6):134-135.
[8]钱丽.分级分区管理模式在急诊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7):337.
[9]李亚娟.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急诊护理[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1):290-291.
[10]吴玮玲,黎春常.分级分区管理模式下急诊分诊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6,31(20):69-71.
作者简介:
梁舒镇,男,本科学历,内科主治医师,单位: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急诊科
下一篇:尽心尽力,托举中国西部介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