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地区传统四合院的艺术特色
摘 要:兰州是中国西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独特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其独特的建筑风貌。而传统的四合院便是其中非常宝贵的建筑形式,它们记载着兰州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沉淀。本文着重从兰州地区传统四合院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来分析兰州传统四合院的艺术特色。这对于我们了解兰州历史,研究兰州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以及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兰州;传统民居;结构特点;装饰艺术
兰州是甘肃省省会,位于中国陆域版图的几何中心,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城而过,山静水动,形成了独特而美丽的城市景观。兰州,始建于公元前86年,从秦朝开始在此建郡,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记载着黄河文明和丝路文明的发展进程。兰州民族众多、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在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文化思想等各种因素的交叉作用下,呈现出独特的人文内涵和区域文化特征。而兰州传统四合院就是在这种环境中积淀形成的,成为甘肃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兰州地区传统四合院的历史背景
兰州,西北地区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自汉至唐、宋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出现了丝绸西去、天马东来的盛况,兰州逐渐成为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商埠重镇,联系西域少数民族的重要都会和纽带,是我国东西合作交流和通往中亚、西亚、中东、欧洲的重要通道。
兰州作为一个西北城市,其居民除了西北土著居民和少数民族居民外,外来移民占有很大比重,主要是在封建时代政府开垦戍边而进行的移民,加之过往商人在此定居,那么这些外来居民必然会将原有的居住习惯和兰州的地理气候因素结合起来,这就促成了兰州四合院的形成和发展。兰州的建筑风格受中原文化影响最大。明清两代在宋城旧址上扩建重筑兰州城,城开四门,主要街道间有交错纵横的街巷,民居也以四合院为主。清代为促进城市建设,棋盘式路网格局逐渐形成,民居、书院、商铺有序分布。明清及民国初年,当地商人和官宦人家在此也建设了规模浩大的商业会馆、庙宇、戏楼、书院及家祠,保留了较完整的四合院。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现代新型城市大规模建设,这些记录兰州特色文化底蕴与历史沉淀的传统四合院大部分都灰飞烟灭了,现存传统四合院大都集中在兰州青城古镇、西固河口老街,还有广武门外的“邓宝珊故居”和五星坪的“柳合山堂”。而以“柳合山堂”最具山、陕建筑的印迹,其在建筑形式、装饰灯方面均有较明显的地方特色。
二.兰州地区传统四合院的结构特点
兰州的四合院一般为一进院,形制多为长条形,正屋高大端重,厢房环卫左右。左右厢房间距较窄,但左右对称,四平八稳,轩敞大方,房屋大多为“一坡水”,院落空间较大,以适应西北的高寒气候便于采光取暖。用材上主要有土坯、青砖、石材和木材,后墙和左右墙用青砖和土坯砌成,但一砖到顶的较少。屋顶多用方砖平铺,很少用筒瓦,这与兰州雨水少有很大关系。从风俗上看,兰州中位门仅限于有功名的官宦人家。兰州四合院的总体构成形式主要有宅门、下堂屋、厢房、上堂屋和院落五部分,对于规模较大的四合院,有时候会增设过厅、屏门等,通过这些基本元素的组合,产生了众多的合院形式。总之,兰州四合院的规模、用材和装饰等表现形式,与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风俗和建筑艺术水平紧密相连。既反映了兰州人崇尚节俭、实用、朴实的民风,也与当地的经济实力有关。四合院充分迎合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族思想,且在外在形式上体现了家族的团结和家族的力量。
兰州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历史上有八次大的移民,这使得兰州人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建筑形式有富商之家的殷实、官式建筑的气派、文化之家的底蕴和地方建筑的印迹,总体风格简洁明朗而不失精巧、沉穆大气而不乏细腻,既保持了兰州地方的特色,又有很强的融合性,是兰州历史发展的见证和缩影。
三.兰州地区传统四合院的装饰艺术
兰州传统四合院的装饰形式主要有砖雕艺术、木雕艺术和石雕艺术。尤其以砖雕艺术和木雕艺术最为著名。砖雕是兰州传统民居中常用的一种装饰手法。它源远流长,明清之际更趋于成熟。砖雕在传统民居中主要用以装饰影壁、山墙、墀头、看墙、房脊、门头、佛龛等部位,其作为一种建筑材料既有一种建筑结构功能,又具建筑物的装饰作用。砖雕技法一般“捏活”和“刻活”之分。“捏活”是将泥巴用手和模具捏塑而成,用“塑”的手法;“刻活”是用烧成的绵砖刀刻而成,用“雕”的手法。一幅精美的砖雕往往由三四层图案构成,层次分明,里外呼应,浑然一体。从民间美术角度考察,雕刻流派有两种。一是以图案为主,兼用绘画构图方式,是在民间艺术基础上生长起来的,又给民间美术以提高升华;一是以吸取传统中国画构图技法为特点,又不失民间美术朴拙、典雅的特点,以绘画为主,更及书法、图案,使砖雕艺术更适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
木雕艺术在兰州传统民居建筑艺术中应用广泛,其雕法主要有圆雕、透雕、浮雕和贴雕几种。这些木雕主要应用于门窗、斗拱、额仿、雀替、家具以及院落、厅堂和穿堂等处的装饰,并在表面施以彩绘。彩绘不仅有审美作用,更是保护建筑木构建的重要方式。这些精美的木雕艺术玲珑剔透,或古拙、或简洁、或精巧,无一不是匠心独具。走进古宅院,隐约中仿佛可以领略到百年前兰州人传统生活所酿造的浓郁民俗文化。
石雕在兰州传统民居中也是常见的,主要应用于宅门两侧的石墩、门槛两边的门墩、屋体结构柱子下面的柱基以及屋内的案头摆件和院内的装饰雕件。宅门两侧的石墩一般常见于狮子石雕和麒麟石雕,狮子是瑞兽一种,百兽之王,勇不可挡,威震四方,不但可以避邪,且可带来祥瑞之气,能解除多种形煞,亦加强官威或屋主之阳气。门墩,又称抱鼓石,一般用于四合院的大门底部,起到支撑门框门轴作用的一个石质的构件。门墩是门楼中比较有特色的一个组成部件,门墩上通常雕刻一些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因此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石刻艺术品。屋内的案头摆件是专为陈列于书架、桌案上供人近距离观赏的小型雕塑,一般尺寸为10-30厘米之间,主要起到帮助观者休息的作用。
我们从兰州地区传统四合院的历史背景、结构特点和装饰艺术来看,其发展和形成有着多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四合院在建筑风格上虽然吸收了北京、天津、太原等地的建筑样式及特点,但独特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传统的生活方式造就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这对于我们了解兰州历史,研究兰州传统文化和建筑艺术,以及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文东,青城古建筑木雕装饰艺术特征探析,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甘肃省文化馆 编.甘肃民间民俗美术.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
[3]陈颖,浅析兰州传统民居的特征,甘肃高师学报,2012,(2)
作者简介:张启亮(1977—),男,山西阳城人,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产品设计、传统文化在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