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业设计师与工程技术
总结为三个层次:挑战期、服从期和鱼水期(图)。
先从挑战期说起。何为挑战?对一样东西不了解的时候当成对立面看待。设计师在对工程技术了解不深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一种对立的心理:凭什么不可以?这时候的设计师通常工作经验有限,思维所谓“天马行空”,完全不考虑工程技术的需求,属于一种比较无知的状态。当遇到工程问题的时候,还不能转变思维,常常试图挑战工程技术。当然会导致很多问题——结构的、电子的、空间的……这个阶段,设计师碰壁的情况是非常多的,跟工程师的关系也是非常紧张的。“设计与工程是一对冤家”,这种言论通常是这个阶段的常有的。
服从期是什么呢?当设计师吃了很多工程技术的亏以后,逐渐感到一种压迫。就像经常碰壁所以怕疼,也像孙悟空遇到佛祖变得温顺一样。这个阶段的设计师对工程技术处于敬畏的状态。以前是大闹天宫,现在被压了500年,所以变得遵从——一切的设计都开始遵从工程技术的原则,变得处处小心而且刻板——怕再受伤。所以口里常念叨一知半解的“拔模斜度”、“分模线”和“抽芯”,设计也变得小心翼翼,就怕踩到工程技术的后脚,让自己绊倒。这个阶段,工程技术成了设计师的脚链。这个阶段设计师的设计通常是拘谨的,很难出彩,处处受制。这个阶段可长可短,很多设计师在这个阶段磨掉了自己的灵气。
然后到了鱼水期。设计师经过了层层的历练,终于掌握了与工程技术的相处之道,了解各种工程技术的优缺点,主动去发挥其优点,避免其短板。这个阶段的设计师把工程技术当成自己的武器,随心所欲,甚至将工程技术玩出了花样。不但可以用正确的工程技术,而且可以开发新的工程技术来为我所用。很多新的技术和工艺其实都是玩出来的,例如苹果 iPod的 0度拔模角、无分模线设计;iMac笔记本的Uni-body;三星的渐变双色注塑……都是对工程技术了如指掌,而且不受其限制,再设计、再创新才有的新技术。这个时候,设计师是魔术师,很多不起眼的技术在他们手里成为了闪闪发光的作品。笔者也曾建立过新材料新工艺库,不断收集和了解新的技术与工艺——很多工艺不但没有成为障碍,反而让我灵感连连,有了创作的冲动。
下面是个人从“挑战期”到“鱼水期”的经验,也是给设计师的一些建议。
(1)尽量参与到整个工程周期。
设计师全程参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不只是开发前端。设计师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设计不仅仅是画图,面对的对象应该是产品的生命周期。设计师应该与工程团队的每一个成员一起推动工程进展,而不是把图扔出去让工程技术人员解决。
(2)使用工程师使用的工具。
设计师与工程师使用同一平台的工具,会让数据转换变得简单,同时也可以跟工程师使用同样的语言。很多设计师只接触自己熟悉的工具,这产生了很多障碍。比如设计师使用的造型工具与工程师的参数化软件不同的时候,就会产生数据转化的问题,工程师还需要帮设计师重新参数化一遍。设计师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作品有多漂亮,而在于让作品变得更符合理想设计的沟通过程中是否成功。设计师应该接受任何能有效沟通设计的方法——即使要花一点时间去学习该工具,但因此减少与工程师的摩擦是值得的。我对设计师的建议是:一定要学习参数化的工程软件。
(3)建立自己的工程技术知识库。
现在的工程技术更新非常快,即使是工程技术人员也应接不暇。设计师应该在工作中培养自己的工程意识。接触一种技术,就将这个技术的方方面面吃透,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这样日积月累,相信设计师一定很快进入与工程技术的“鱼水期”。
上一篇:浅析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下一篇:工业设计与硬件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