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道感染药物的毒性研究
[摘要] 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普通感冒、咽炎、扁桃体炎、急性鼻窦炎、中耳炎、喉炎。超过80%的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所以抗生素在呼吸道感染中得到较多的使用。抗生素在中国的疾病治疗中较为常见,虽然抗生素对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是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药物毒性,该文从对抗生素的药物毒性角度,分析呼吸道感染中抗生素的使用问题。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药物毒性;抗生素
[中图分类号] R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7)05(b)-0118-02
在第21世纪,耐药菌感染控制与细菌耐药性防控已经成为与抗菌药物应用发展的主要目标,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耐药肠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其他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细菌。更好的抗菌药物传统抗菌药物的使用方法在现代发展,规范、合理使用,实现有效的治疗细菌感染,以防止和减少抗生素耐藥菌的传播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发展抗菌药物包括重大疾病、难治性感染的治疗、发展公共卫生事业以满足临床需要。药物治疗需要科学有效,可靠的临床试验数据,充分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呼吸道感染的药物应用
普通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门诊包括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积液,持续6周以上,无急性感染,不使用抗生素,如超过3个月,应考虑使用抗生素;急性中耳炎是指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可优先使用抗生素,青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支原体、大环内酯类。
鼻窦炎:单纯的病毒性鼻窦炎不含抗生素,细菌性鼻窦炎可使用同样的抗生素。咽炎和扁桃体炎:不使用抗生素如病毒,疑似链球菌感染的磺胺甲恶唑青霉素肺炎球菌和流感病毒,扁桃体渗出、第一代头孢菌素过敏,选择大环内酯类。病毒性喉炎:单纯性喉炎无并发症无抗生素、喉梗阻合并糖皮质激素、细菌青霉素或羧苄青霉素、联苯苄唑青霉素,由三代头孢菌素、万古霉素、。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是指气管、支气管、毛细血管和肺泡、肺间质性肺炎是第一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主要的病原体是细菌。主要病原菌的抗生素疗程支气管炎病毒或反应性气道疾病少于7 d的病毒,咳嗽、痰量、脓性痰和外周血细胞也增加;细菌感染优先选择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的病原菌,原有心肺疾病、免疫功能异常、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使用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的使用应该是最致病性检测,在病原体的抗生素的使用,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年龄、症状、体征、胸部X线检查细菌流行病学监测结果进行使用。
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等病原体,青霉素类、第一代头孢菌素;第二代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支原体、严重的应该收住院。根据选择的敏感性,第三代头孢菌素或广谱抗真菌。
2 抗菌药物的毒性分析
抗菌是一种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用于一般的口服、肌肉注射、静脉输液等。各种抗生素(通常是改进的化学衍生物直接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如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糖、肽(脂肪),利福霉素类,和各种各样的合成抗菌药物,如磺胺类、喹诺酮类、恶唑烷酮、4-硝基咪唑、异烟肼、没有或只有微弱的抗菌活性,但可以显著提高化合物的抗菌活性。作为β-内酰胺酶的指导原则。
自从青霉素诞生40年代到70年代末研究和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已成为临床治疗的一部分,广泛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大大降低了传染病的死亡率,但也可能导致临床耐药细菌耐药性的增加和广泛耐药菌株。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主要是由于用药量大,且没有过多使用抗生素等相关综合征,是指药物的不合理使用。近年来,由于需求的增加和药品开发成本的增加导致抗菌药物的发展正在放缓。
3 抗菌药物毒性预防
临床试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的相关要求,探索目标适应证和给药方案,包括最佳剂量治疗,用药频率和对安全和药品登记效力的最后确认时间,并提供临床依据。抗菌药物临床试验应体现抗菌药物的特性,探讨其杀灭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能力、临床分离株的敏感性和耐药性,并反映其代谢和疾病的治疗。对身体的不利影响。遵循应用药物临床试验要求的指导原则,明确了基本技术和抗菌药物临床试验的要求,但并不能完全涵盖各种具体的抗菌药物临床试验。
指导原则对药品注册申请人和临床试验的设计、规划、实施和监督临床试验,试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使安全有效的抗菌剂。抗菌药物临床试验管理制度这一创新指导思想主要适用于地方医院。其他新型抗菌药物临床试验也可参照实施。
4 抗菌药的毒性试验
4.1 药学研究和临床研究
应充分了解抗菌药物的临床药物研究的数据(包括结构、制备、稳定性和质量控制)和非临床研究数据(包括动物药理学、毒理学、药代动力学、动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等)熟悉医药的抗微生物活性、药理特性的特点,靶器官毒性和其他信息,并分析和临床试验结果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
4.2 与临床试验相关的微生物学的药效学研究
必须充分认识在体外和体内动物研究目标菌结果药物:了解药物对细菌的抗菌作用,革兰阳性菌和兼性厌氧菌和厌氧菌,革兰氏阴性菌的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应变测量必须包括属标准菌株(ATCC)株和已知的耐药机制,在药物研究中的其他病原微生物(如支原体、衣原体,螺旋杆菌等)。体外活性药物测定过程的理解,确定细菌的种类数量,包括各种典型菌株(菌和耐药菌株和其他相关机构,收集等)以及国内外批准了解主流医学相应的抗菌处理,特别是在药物在抗菌活性的比较的基础上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最低抑菌浓度(MIC)是评价抗菌药物抗菌活性的重要指标,其测定结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本实验使用的菌种,培养基的组成和化学性质(固体或液体)、pH值、渗透压、离子强度、离子浓度和生长因子。环境条件(如温度、压力、湿度等)和质量控制应有相应的知识,符合标准要求,确定符合实验方法的,也可用于临床菌株药敏试验。同时,也应该影响血清白蛋白的抗菌活性和药物敏感试验,细菌种类和亚种的结果,包括50%种药物抑制细菌的最低浓度(50%最低抑菌浓度,MIC50),对90%种药物抑制的最低浓度(90%最低抑菌浓度,MIC90)在临床试验和抗菌的相关知识。在实验中,研究靶向药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对病原菌野生株(MIC分布)和动物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数据,提出了微生物药物的转折点,更好的对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提出建议。
该次试验完成后,患者成功治愈或对MIC的临床结果治疗失败的病原体临床试验药物的分布,研究结果和PK/PD临床试验参数、数据的综合分析,并提出了流行病学的参考点,药物建议的初步研究,为对目标菌的临床参考价值的切入点,在更广泛的临床和临床微生物学和PK/PD累计上市后提交的资料在生产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临床验证。
4.3 抗菌药理分析
两种或两种以上抗菌药物的活性可能有不同的药效学研究结果,包括协作、添加剂、拮抗和独立行动的联合抗菌效果的分析,了解实验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要求的重要价值,用实验的方法确定合规性,对实验结果和临床试验分析的总价值。某些抗生素的细胞和亚细胞浓度,其浓度的细胞或亚细胞浓度的测定是非常好的测试程序的设计。当目标病原体被吞噬而不是通过杀死宿主的防御机制时,这种现象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了解实验方法和质量控制,实验方法确定符合标准要求。
实验结果及临床试验表明,抗生素对细菌细胞内的影响,适合该实验动物模型的信息尤为重要。动物模型的结果可以反映在联合治疗体内的疗效,并可用于探索的优点和缺点的药物,药效学特性的药物暴露,在感染清除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内的病原体感染的杀菌时间,感染源感染动物模型,细菌感染的数量,药物治疗(包括单剂量,每日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再收集体内药效学的具体试验数据处理和分析相应的理解和分析的结果。
5 讨论
其他相关要求经审批药品临床试验结论的审批,注重临床试验和非临床药品质量检验和药品质量和上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有明确的目标为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抗菌药物临床试验,以确保及时和有效治疗患者的具体问题的测试,以确定具体的治疗,测试计划和变化必须经药物委员会批准。
在抗生素后效应的抗菌效果的临床试验结果(PAE,PAE)和药效学抗菌特性分析。重要的标志是受试者的药物效应、药物浓度和微生物药物暴露。如何了解实验方法和质量控制,以确定它们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和效果分析的实验结果和7种抗生素的价值。在亚抑菌浓度的抗生素,抗生素亚抑菌效果的临床试验,PA-中小型生物对药效的抗菌性能和抗菌特性的重要作用。要了解实验方法和质量控制,实验方法确定符合标准要求,对实验结果进行临床试验分析。
亚抑菌浓度亚抑菌浓度(低浓度)也对抗菌药物的特性分析的重要作用,了解实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用实验方法确定符合标准的要求,对实验结果和价值的非常重要的分析价值。与细菌耐药性的形成机理、抗性评价抗菌药物临床试验的形成机理、试验方法和质量控制的认识,以确定它们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的方法,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包括是否有特殊的物种,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和其他药物的交叉耐药性,联合抗菌效果的结合使用。
[参考文献]
[1] 戴鴻铭.病毒的意志[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2] 李广勋.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
[3] 许济群.方剂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收稿日期:2017-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