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蘑菇云”核事业先驱赵忠尧
检查赵忠尧的每一件行李、每一张纸上的每一个字,甚至想从他儿子赵维志写给父亲的信中寻找到他们希望得到的“罪证”,可惜他们的阴谋都没有得逞。但那批花了几年心血定制的加速器部件与核物理实验器材辗转多家运输公司的举动被美国联邦调查局盯上了,他们不仅到运输公司开箱检查,还到加州理工学院去调查赵忠尧的一举一动。虽然加州理工学院回答调查的杜曼教授告诉他们这些器材与原子武器毫无关系,但联邦调查局仍然扣留了赵忠尧的部分器材。特别是被扣的四套完整的供核物理实验用的电子学线路,使赵忠尧备感痛心和悲愤。不仅因为这些线路正是国内急需的,更重要的是这些线路是麻省理工学院宇宙线实验室主任罗西专门派人为赵忠尧制造的。赵忠尧的回国路遭到外界的百般阻挠,甚至他一度被关进美国监狱,但最终美国政府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之下将他放行。
1950年,赵忠尧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并将带回来的器材和零部件全部交给了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就在这时,被美国海军次长认为“抵得上五个师”的钱学森也辗转回到了祖国。中国的核物理研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赵忠尧用带回的器材和零件,主持建成了我国第一台70万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后又主持研制成功250万电子伏的质子静电加速器。这两项研究的成功,对我国的核事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赵忠尧主持建设的核物理真验室详细引导并加入了核反应研究,为首创我国原子核科学事业做出主要奉献。
文化大革命时,赵忠尧的科研之路也是跌宕起伏。时局动荡的风波席卷全国,因滞留美国而被戴上“特务嫌疑”帽子的赵忠尧被关进牛棚。幸而文革结束后,赵忠尧得以摘下帽子继续接任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并主管实验物理部的工作。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标——在中国建造高能加速器,也终于在此时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在上世纪70年代,新的历史时期的核事业在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茶。此时的赵忠尧年事已高,虽然已经过了身在一线忘我工作的年龄,但他仍然积极参加高能实验基地的建设以及有关的学术会议,依然在为我国的核物理事业尽自己的力量。他出任中国物理学会名誉理事和中国核学会名誉理事长,并且亲自带出了一批青年才俊继续投身核物理事业。科研事业的传承是以老一辈科学家作为源头进而开枝散叶的。在新一代的青年人钻研科研方面,赵忠尧的鼎力支持也是推动科技发展的动力。
1989年以来,一批新的科研成果陆续问世,在这些科研成果背后蕴含着包括赵忠尧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一生的心血。而此时,奋战在科研一线的正是他们培养出来的新一代中青年科学家。可喜的是,科技越来越发达,做研究的硬件条件越来越好,而一批批卓越的青年才俊令科研工作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是,老一代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永远是科技前进的奠基石。
为了表彰赵忠尧对我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性贡献,香港的何梁何利基金会于1995年向他颁发了“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奖后,赵忠尧当即决定将“何梁何利奖”的奖金全部捐赠出来并且设立“赵忠尧奖基金”,用以奖励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东南大学、北京大学和云南大学物理系的优秀学生,激励他们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更加勤奋学习。不知道是否由于赵忠尧早年的经历,他很愿意慷慨解囊去为拥有科研梦的年轻人搭助平台,使他们能够毫无后顾之忧的专心于科研事业。
赵忠尧为人正直忠厚,对待科研严谨认真,为国家的核物理事业奉献了一生。但是,赵忠尧作为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开拓者之一,国人对他却所知甚少。在1998年,一向为人低调的赵忠尧辞别了人世,享年96岁。他的遗体告别仪式极其简单,媒体也并无太多报道。不过,历史终会记住,中国曾经有过这样一位杰出的物理学者,一位创造过如此辉煌业绩的核物理先驱,一位为我国的物理事业呕心沥血、奉献了一生的爱国者!
原子弹爆炸的时候会产生大量能量,周围的空气被迅速加热后冲到空中直至高空地带散开便形成了蘑菇云。赵忠尧的一生潜心研究核物理,人生轨迹也如蘑菇云一般。早年积蓄能量,专心于学习知识,就像在原子弹爆破之前一样伺机而动。等到时机成熟便一冲云霄,带领着当时中国的高精尖人才队伍迅速成长为科研力量的顶梁柱。老年时期培养青年人继续核物理的研究,将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和对科研的执着传承开来,不断扩大核物理的影响力,培养青年人走上核物理研究的道路。
“蘑菇云”消逝之后,影响力是巨大的。赵忠尧所带来的影响力在中国核物理事业上就如同一朵“蘑菇云”的绽放一般不可估量。
上一篇:从“格物致知”到“格知致道”
下一篇:于敏:訏谟定命国之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