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利欣抗炎保肝治疗的应用及其循证医学证据
肝脏与肝功能损害的机理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实体器官,也是最重要的代谢和免疫器官,当各种致病因子引起肝脏炎症时,必然会发生肝功能异常。各种肝病所反映出的疾病进程都会有反复炎症损害,伴有纤维化的形成,肝细胞的反复广泛破坏及瘢痕形成导致终末期肝病肝硬化,甚至恶变成肝癌。在临床上,反映肝脏损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肝脏功能正常时,外周血液可检出低水平的ALT(正常值0~40 IU/L);当各种损害因子,如化学药物、酒精、病原微生物等使肝细胞受损导致肝细胞膜破裂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ALT在血液中的活性增高而被测出。
2006年《美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处理治疗规范》建议将男性ALT正常值上限定为30 U/L,女性定为19 U/L。
在临床上,引起肝脏损害的疾病有很多,如各种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损害、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各种病因不同的疾病处理原则和方法亦不尽相同,但带有普遍共性的抗炎保肝治疗都被所有临床医生作为基础治疗措施。处理治疗的目的是修复细胞膜,修复细胞器膜,恢复细胞功能,改善细胞代谢,促进解毒功能。
在我国,应用抗炎保肝药物治疗肝炎已有很长的历史,并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几乎100%专科医师曾用保肝降酶药治疗肝病患者,欧美医生同样在应用保肝药物治疗肝炎。最近,国外学者在研究降酶效应和疾病转归的关系,应用新型抗炎保肝药治疗慢性乙、丙型病毒性肝炎。
在治疗方面,针对病因的治疗无疑是根本的,如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最关键就是抗病毒,这已是临床上的共识。但在疾病的某些阶段,如肝炎急性发作期,肝脏酶ALT、AST及胆红素TBil等明显升高,肝脏功能明显损害;晚期肝病期肝功能失代偿;手术前肝功能指标明显异常。在这些时候,抗炎保肝治疗就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能达到迅速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的目的。抗炎保肝药物有很多,其中甘草酸制剂(甘利欣)就是具有明确作用机制、疗效显著的一种保肝药。
甘草酸制剂(甘利欣)的药理作用和抗炎保肝的作用机制
甘利欣的药理作用 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可阻止CCl4等毒物所致的血清肝酶升高,明显减轻D-氨基半乳糖对肝脏的病理损害,改善受损的肝细胞功能;具有类固醇样作用,但无明显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通过控制炎症因子和免疫性因子而发挥抗炎作用;具有刺激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诱生干扰素γ并增强自然杀伤细胞活性,从而发挥免疫调节功能;抗过敏、抑制钙离子内流等作用。
甘利欣抗炎保肝的作用机制
抗炎 抑制肝脏内糖皮质激素代谢,抑制炎症物质生成,强效抗炎。甘草酸差向异构体能明显阻止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大鼠血清ALT活力增高,使肝组织腐胺水平下降,肝组织病变减轻,提高Gal引起的暴发性肝衰竭大鼠存活率。
抗纤维化 经甘利欣治疗后,患者血清中反映肝纤维化的的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和Ⅲ型前胶原水平明显降低。
抗内皮素分泌 内皮素是血管内皮分泌的最强的缩血管多肽和强烈促细胞分裂物质,肝内有无数ET受体。特异性结合的ET部位见于肝窦间隙内皮细胞、门静脉、中央静脉及肝星状细胞,脂肪肝患者ET的合成释放增加,并发的高脂血症能刺激ET合成和释放增多。有研究发现,给予甘利欣注射液治疗脂肪肝,患者ET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解毒 甘利欣通过对肝脏内主要毒物代谢酶P 450中某些酶的抑制作用,增强了肝脏的解毒作用。因此,甘利欣对各种肝损害的疗效总结为:①甘利欣治疗病毒性肝炎肝功能复常率更高;②甘利欣对抗病毒药物有协同作用;③应用甘草酸将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④甘利欣治疗药物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ALT复常率高,复常时间快。
甘利欣治疗慢性乙型肝炎3 201例荟萃分析
秦刚、施光峰等检索1995~200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上的应用甘草酸二铵和其他护肝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进行Meta分析,目的是评价甘利欣治疗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结果:①甘草酸二铵治疗慢性乙肝有效率高于基础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明显,降酶、退黄作用可靠、迅速,能有效控制肝脏炎症;②甘草酸二铵组有效率高于甘草酸单铵组;③发现甘草酸二铵联合复方丹参治疗效果优于单用复方丹参,以HA、Ⅳ-C改善最为显著,说明两药的配伍可起协同抗肝纤维化作用;④不良反应少,甘草酸二铵在临床试验中不良反应轻微,少数病例有口干、头晕或轻微胃肠道反应,无需治疗,均可耐受。
笔者在临床上应用甘利欣治疗肝功能损害,在治疗深度黄疸、肝功能严重损害的重症肝炎患者时,大剂量应用甘利欣,效果良好,降酶退黄迅速,症状改善较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