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心衰中西医疗效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摘 要: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由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或非器质性心脏病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的临床综合征。提高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是世纪医学界面临的重大课题,而中医药是否有疗效是核心问题,寻找合适替代指标成为中西医结合评价研究的关键。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疾病特异性量表《慢性心衰中西医结合生存质量量表》,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能够为疗效评价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工具。
关键词:慢性心衰;中西医疗效;评价指标;相关性
心衰是各种心脏病最终进展的复杂临床表现,体循环与肺循环淤血以及人体组织低灌注是其主要特点,其主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左心室或右心室功能障碍及神经体液调节的失常,从而导致液体潴留、运动耐量减低和存活时间明显缩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及最终阶段。随着社会及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条件的不断改善,人口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使得心衰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心力衰竭患者在各年龄阶段发病率相对稳定,但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人口寿命延长了,生存率提高了,总人群的发病率也相应的提高。
一、慢性心衰的诊断
1.慢性心衰的临床表现。临床上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常表现为:(左心室的增大,射血分数下降至40%以下并伴有心室收缩末期容量的增加;(有基础性心脏病病史,症状及体征;(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浦留(水肿等症状。慢性舒张性心衰“的临床表现:LVEF≥50%,左心室正常,有或无呼吸困难,乏力和液体满留(水肿等症状,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和肥厚性心肌病。
2.慢性心衰器械检查。超声心动为慢性心衰重要的检查手段,能为测评心衰的严重程度提供依据,临床上可以:(鉴别收缩性心衰及舒张性心衰,发现心包、心肌或瓣膜疾病;(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和收缩末期容积等指标。(心脏结构性测量:左右房室内径,有无异常房室腔大小的异常,心脏的几何形状如何,室壁厚度及运动情况,心包、瓣膜及血管的结构,有无瓣膜狭窄或关闭不全及其严重程度。胸部线检查主要用于心肺的形态学检查,对于心衰患者而言,一是除外有无肺部、胸膜肋骨的病变,还能观察心影的大小及肺淤血的程度。其心衰的特异性不高,需将线表现与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结合起来分析才能体现线的诊断价值。
二、西医临床疗效评价现状
1. 古文献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疗效定义为:各种不同医学手段和措施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生物、心理、社会等属性的独立或综合效应,通常从整体、系统、组织器官、细胞和分子等不同水平进行研究。如群体干预、个体诊疗和微观调控,分属于公共卫生、临床医学和生物学3个不同的学科,体现在疾病控制、临床诊疗和生物调控3个层面。临床治疗效应所产生的效能和效力即为疗效评价,该过程是按已确定的标准进行定性、定量和综合判断,其具体应该涵盖5个关键步骤,包括评价对象、评价人员、评价标准,评价技术与方法和评价结果分析。
2. 循证医学与临床疗效评价。医学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中逐渐完善起来的,人们在与疾病不断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正反面的经验教训,依此逐渐发展了科学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大量的临床试验结果开始应用于指导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循证医学(应运而生并逐渐成为医学界进行科学评价临床疗效的准则。推行循证医学的目的在于避免无效或有害的干预措施的滥用,有效或利大于弊的干预措施的使用不足。年由加拿大著名临床流行病学专家和首次将循证医学提出,并将其定义为:“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的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来确定对患者的治疗措施”。因而,循证医学与临床疗效评价的目标是一致的。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源于不同类型的临床试验。
3.临床结局指标的现状。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过去的主要结局指标诸如:生存率、死亡率、发病率等已不能满足临床试验的需要。针对多因素致病的慢性疾病,临床治疗方式的疗效并不能仅仅依靠患病率或病死率来反映,换句话说,采用诸如此类指标评价干预措施的疗效己部分地失去了敏感性。西方医学更多的对结局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生存质量等主观指标的概念,将其引入临床疗效评价研究巾去。与此同时,安全性评价指标及卫生经济学评价也成为了目前西方医学界结局指标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中医临床疗效评价进展
1. 古文献与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古文献可以说是中医药的文化传承的宝藏,中医在辨证论治过程巾历来重视对临床疗效,尤其是患者主观感受的判定与评价。李君等总结中医古文献评价疗效,认为患者报告是中医问诊的主要内容及疗效评价的依据,古代中医疗效评价中多以患者报告为特点,具有内容目标性强、侧重对生存质量状况的观察、已有粗略量化、医患报告相结合,患者报告为核心的特点。因此,运用数据挖掘的方法从浩潮的中医文献中挖掘出相关疗效评价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归类为科学评价中医临床疗效的提供重要素材。邵明义等尝试根据经方临证应用的辨证、用药和评价的特点,解决现有疗效评价模式存在的问题,建立符合中医临证特点的疗效评价新模式。
2. 病证结合模式与临床疗效评价。对生存质量及证的变化的测评能够在防治和评价理念上将中西医相契合,有望成为体现病证结合诊疗特点疗效评价的替代指标。在病证结合模式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中,通常在常规的西医“病”的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建立适用于巾医需要,包括中医证候、生存质量评价在内的综合的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指标和标准。孟晶等参考美国年发布的基于患者报告临床结局评价量表指南草案,基于中医健康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联系泌尿外科术后的临床特点,根据其引起的气血津液代谢病机特点,构建泌尿外科术后中医疗效评价量表结构模型。朱亮武等以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晚期胃癌、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样本,以生存时间为因变量,以多种评价指标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别构建晚期胃癌、晚期结直肠癌生存预测模型,选择其独立预后因素为疗效评价指标评价晚期恶性肿瘤中医疗效。
四、结语
综上,疗效评价方法是评价临床治疗方法与手段是否有意义的关键。当前能够同时反映中西医疗效的替代指标较少,为此,中医界的学者们也做了不少有益的探索与思考,提出了要在病症结合模式下,运用循证医学、量表等方法,综合评价中西结合的疗效;并借助多元统计方法及数理工具,将能够反映中医药特色的主观指标如症状、生存质量等指标进一步量化,成为用来评价中西医疗效的替代指标。为了更好的评价中西医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有必要选取适当的能够反映中西医特点的替代指标,将其与现代医学的较为公认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慢性心衰中西医疗效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玉生,吴海云.老年人多病因心力衰竭概述[J].实用老年医学,2009.
[2] 吴红金,袁国会.心力衰竭中西医结合治疗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