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与雕塑
馒头白白的,香香的,诱人。在贫穷落后的年代,大多数人对馒头是垂涎三尺。如今,馒头并非罕物,已经是普通人生活中的主食了。正是因为馒头的缘由,才有了我这篇文章的主人翁——雕塑家朱林的故事。
认识朱林三年了,对他的印象很深。初次见到朱林是在运河古城恢复重建的一个项目论证会上。那时的朱林形象穿戴特别:身穿着蓝色白格的上衣,留着披肩长发。形象洒脱,与众不同。一见面他就吸引了我的眼球,他的两只不大的眼睛聚光、有神,从风度和特征上就知道他一定是艺术家。会上,他侃侃而谈:“我是大方雕塑公司的经理朱林,今天有幸参加运河古城重建项目论证会,谈谈个人的看法。运河古城的恢复和重建需要的是原貌。为使古城鲜活,体现它的原生态,我们大方雕塑公司制定了一个还原古城人物、场景与故事的实施方案,请诸位领导、专家审议。”朱林边介绍,边打开了他的笔记本,通过视频把画面直射在了对面的屏幕上。清晰的雕塑,人物、场景,栩栩如生,配有详实的说明,一个古色古香、鲜活逼真的古城画面出现了,与会人赞不绝口。也因此,运河古城里的大街小巷里留下了朱林的雕像作品。
后来,我与朱林又有几次接触。渐渐地知道了他是一位雕塑大师,中国雕塑家学会会员,中国工业设计学会会员。他创作的雕塑作品先后有四十余件成为省内外城市的靓丽景观,并且多件新作入选国家级雕塑大展,其中一些有影响的作品获城市雕塑大奖。朱林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张扬着独特的审美观,对突显城市的整体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朱林的名字随同他的雕塑作品被人们叫响,成为雕塑界有名气的国家级雕塑大师。
朱林不仅在雕塑上有敏锐的视角,独特的风格,而且在展馆设计上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人的创意。中国运河税史馆是运河古城核心区最早创办的一个展馆。原建的运河税史馆,由于时间仓促,整体布局传统,无论从内容和形式上都达不到视角新颖的效果。古城管理委员会提出了打造一流史馆的要求,为把运河税史馆做成运河古城中的品牌和亮点,我们只好对运河税史馆重新改造和升级。几千年的中国大运河,几千年的运河税史,要想在原有六十平米的展室里打造出完美的一流史馆谈何容易!正当我们为史馆改造畏难时,朱林来了。
做展馆,朱大师已不是初次,但作为运河税史馆却是第一次。运河税史馆专业性强,在形式上可以创新,但内容上需要的是真实,容不得一个数字、一个画面、一件实物、甚至一个词句的马虎。朱大师自知身上肩负的担子重,为使运河税史馆成为中国第一、古城的亮点,我和朱大师一起开始了沿运河之旅。
沿着京杭大运河南下北上,先后参观了黄山税文化博物馆、杭州中国运河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扬州双博馆、漕运盐府、临清钞关、北京科技馆等,每到一处,朱大师都拿着个照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把各个馆的布展和创意拍摄下来,而且还用笔记下了大量的资料。考察回来后,他挑灯夜战,翻阅了无数资料。凭着朱大师的敏锐观察力和横溢的才华,加之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严谨的敬业精神,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努力,中国运河税史馆改造升级方案出来了。朱大师的设计方案创意新颖,别具特色,与浙江大学博物馆系设计的中国运河税史馆方案不谋而合,经过古城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论证,方案得到了认可。
中国运河税史馆是中国的唯一。作为博物馆,它是所有博物馆中的小之最——仅有六十平米。就在这六十平米里,展示出了几千年的中国运河税收文化。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非凡的创意和精巧的设计,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效果的。朱大师创造了奇迹,他采取了上下左右立体布局,声光影像合为一体,将一个面积小、内容全的崭新运河税史馆设计了出来。机械电动的船体铺底,四面墙壁和棚顶及空间复合利用,一个时尚、现代、独特,风格别具的史馆令人耳目一新。走进史馆将会给人一种船在大运河中行驶的感觉。人在船的甲板上观赏,晃悠悠的船,鸟鸣声、水的波涛声与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交织一起,顿觉有亲临其境之感。随着船的晃动,室内灯光徐徐打开,灯光把游人引入中国大运河税文化板块的视线,抬头望去,前方船闸的闸门徐徐张开,三分钟的浓缩介绍运河收税钞关的影视剧出现,接下来借助于声光点的科技手段,游人可以通过立体的版面参观一件件实物。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层层叠叠,交错辉映,景中有声,声画相容,既彰显了景观,又突出了运河税文化的内涵。除欣赏和领略自然与运河税文化的美景及历史外,游人还可以自由地观看、触摸屏里的有关税文化中的人物故事,与明清时期运河钞关缴税时的互动场景。
朱林是雕塑界的名人,但他也曾是一位平常人。1965年,他出生于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的沙沟镇,自幼天资聪明,好奇,四岁开始上学,酷爱小人书。她的母亲有一双巧手,被村民们称为“民间剪纸艺术家”。每逢过年或谁家结婚办喜事,母亲经常被人请去剪喜花,蒸面鱼。幼小的朱林常被母亲的剪纸和蒸的面鱼所感染,渐渐地热爱上了画画,学着母亲剪纸的画面,开始了对狗、猫等动物的描摹仿临,梦想成为一名画家。
十四岁的朱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学,为减轻家里负担,继承了家里祖传的手艺——蒸馒头。正是因为蒸馒头,朱林才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自己追求和酷爱的雕塑之路。蒸馒头是件非常辛苦的活,和面、揉面、蒸馒头,程序单调,又累,又熬人。可是,面对馒头,朱林突发奇想,学着母亲蒸面鱼,然后蒸狗、蒸猫、蒸虎、蒸人物,动物和人物渐渐地面在他手中鲜活起来,栩栩如生。朱林迷上了手中面,迷上了画,一发不可收。从蒸面人、动物到用石雕、木雕,朱林不知尝试了多少次,也不知失败了多少次,但他从未灰心过,也没有放弃过。少年时的他,就立志成为一名雕塑家。
求学,朱林下定了决心。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他到处拜师,不分白昼黑夜的临摹名家范画,研读《透视学》。功夫不负有心人,朱林的付出赢得了回报,自学不仅使他在美术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而且还如愿以偿地考入了青岛美术学校。
学无止境。朱林毕业后,参加了工作,但他没有放弃孜孜不倦追求的酷爱——雕塑。他常说:“雕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和象征,我要用艺术的眼光审美,用一双灵巧的手把雕塑做活,使城市光彩四射。”用蒸馒头的手做雕塑,说来滑稽,但朱林实现了。朱林当上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后,没有因工作的事务影响做雕塑,而是更加如醉如痴的做着他的雕塑梦。为使自己的雕塑作品提升品位,他没有满足眼下思维和技艺,创新是他最高的境界,继续深造是他永无止境的追求。小有名气的朱林,放弃了优越的工作,自费跑到了南京艺术学院专攻雕塑学科,然后又到中央工艺美术院环境设计系进修学习。不断的“充电”,一步又一步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潜能,积淀了雄厚的雕塑实力。2001年,朱林创办了枣庄市东方装饰雕塑厂,有了自己的天地,有了酷爱的事业。在这里,朱林大展宏图,一双蒸馒头的手,终于创造出了奇迹。2003年创作完成了大铜雕《孟尝君归薛》和四十五米高的铜像《孟尝君》。继而,他又北上德州在香海禅林创作了《机械莲花》、《三面观音》。他东去青岛,在经济开发区设计了廉政教育基地项目。其雕塑作品在省内外各大城市开花。
近年来,朱林名气大升。可朱林没有满足,更没有忘记家乡建设。为提高家乡城市品位,朱林精心设计,亲手制作,先后在滕州创作了具有特色的柳琴戏等《鲁南民俗》系列雕塑和长达100米的九州青晏浮雕《滕县叙事》、《今日辉煌》、《灿烂未来》,以及市中区东湖公园的100米长的浮雕墙——《历史长河文化墙》、《体育文化墙》、《民俗文化墙》等。江北水乡、运河古城里也留下了他的雕塑……
朱林是雕塑家,也是文学爱好者,他的兴趣广泛,喜欢读书,偶尔写诗、写散文。我虽然不懂雕塑,但我喜欢文学,渐渐地,我们又成了文友。朱林为人上谦逊、厚道。我相信,他在雕塑的追求上会越来越高,他的路会越走越远,为城市作美,他的人生会大放异彩!
曹诏亮,笔名,运河雄风,山东台儿庄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台儿庄区作家协会主席,《运河》杂志主编。发表诗歌、散文、小说数百篇。其中多项作品在全国、省征文大赛中获奖。著有文学综合作品集《写意人生》和散文集《我心中的河》、《乡土情深台儿庄》、《在运河边行走》、《诗意运河》、长篇小说《天眼》。
上一篇:在荷兰画廊实习的点滴记忆
下一篇:陶瓷绘画中的油画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