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类癌诊断和治疗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消化系统类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选择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系统类癌45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18例,年龄分布为46.7±11.6岁,病程分布为2.4±1.8年。研究对象进行内镜检查,将内镜下或者手术中活检取样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诊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结果:消化系统类癌患者内镜下分布部分分析显示直肠为24例,位于胃窦患者的为6例,贲门为5例,胃底为4例,十二指肠为4例,球降部为3例,乳头处为1例,其他类型为2例,均为胃窦部多发性类癌。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为23例,其中内镜下电凝电切术为14例,病灶清除为9例,外科病灶切除术为6例,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7例。术后随访效果良好。结论:消化道系统类癌疾病类型较多,应采用病理学和免疫组化进行确诊,采用早期治疗临床疗效较好。
[关键词] 消化系统;诊断;内镜;治疗
类癌是一种临床比较少见的低度恶性神经内分泌肿瘤,其生长速度缓慢。类癌的多发部位为消化系统,约占消化道肿瘤的0.4~1.8%[1]。本研究选择我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消化系统类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和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2010年3月到2011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系统类癌45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为27例,女性为18例,年龄分布为46.7±11.6岁,最小年龄为32岁,最大年龄为69岁,病程分布为2.4±1.8年,最短病程为15d,最长病程为12年,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内镜检查,并将内镜下或者手术中活检取样进行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诊断。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肛门肿胀、泛酸和头晕等。
2.结果
2.1研究人群内镜下部位分布情况分析
研究涉及的45例消化系统类癌患者内镜下分布部分分析显示直肠为24例,均分布于距肛缘10cm内,直径分布为1.1~2.0cm为4例,0.6~1.0cm5例,0.5cm以下的患者为15例;位于胃窦患者的为6例,直径分布为0.5~1.4cm,贲门为5例,直径分布为1.0~2.4cm,胃底为4例,直径分布为1.1~2.7cm,十二指肠为4例,其中球降部为3例,乳头处为1例,直径均在1.1cm以下,其他类型为2例,均为胃窦部多发性类癌,见表1。
2.2消化系统类癌患者内镜下形态学表现及诊断
对45例消化系统类癌患者进行内镜下形态学分析显示,29例患者呈现为充血糜烂,呈现为宽基或者亚蒂息肉样半球隆起,12例患者表现为病患部位粘膜淡黄色或者米黄色,呈现为与周围粘膜颜色相同的患者为10例,呈现肿块性突起的患者为6例,中4例患者为表面结节状不平且伴有糜烂,2例患者病变部位表面光滑。经内镜下诊断为息肉患者为21例,胃癌患者为6例,粘膜糜烂、溃疡、隆起和白色病变待查患者为15例,肿物性质待查患者为3例。所有患者经内镜下取活检或者手术后取活检标本后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诊断为类癌。
2.3治疗方法 研究人群经有针对性的治疗效果良好,其中采用消化内镜治疗的患者为23例,其中内镜下电凝电切术为14例,病灶清除为9例,外科病灶切除术为6例,直接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为7例。术后随访效果良好。
3.讨论
类癌是一组发生在胃肠道及其他器官的嗜银细胞的新生物,其临床表现、组织化学及生化特征可因患者发生病患的部位不同而各异。研究显示90%以上的类癌瘤发生于消化道,注意分布于胃肠道,例如阑尾、回肠末端和直肠,少数病变发生于患者的结肠、十二指肠、胃脏以及胆道、胰管、肺脏、气管和支气管等[2-3]。依照种族而发生不同,多发部位可能发生差别。日本学者研究显示日本病例多发生于胃脏、十二指肠及结肠,且类癌发生率与欧美病例相比较多,小肠类癌则较少,可见不能种族类癌的发生率不同,研究显示可能与分布于各脏器中的嗜铬细胞不同存在关系。本研究显示消化系统类癌多发部位为直肠、贲门、胃底为和十二指肠。直径分布均在2.7cm以内,男女发病率相同。类癌瘤缺乏特殊征象,诊断颇为困难。临床诊断上常常被忽略或误诊,常误诊为阑尾炎、肠癌等疾病。当类癌出现类癌临床综合征时,临床诊断比较容易。主要的临床典型表现为皮肤潮红、肝肿大、腹痛、哮喘、头晕和腹泻等。生化检查显示血清5-HT含量增加和患者尿中5-HIAA排出量增多,对类癌的诊断有特殊的意义,若患者超过261.5~523μmol/24h,临床诊断可成立。肿瘤的组织学检查可获得确诊。类癌的原发部位以及有否转移,需要根据病情选择以下检查。采用内镜检查可见部分患者呈现为粘膜下结节和息肉。对于消化系统类癌的诊断应依照内镜诊断结果分析,形态学表现主要为淡黄色或者黄白色的半球状结节隆起。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渐增强,采用内镜进行消化系统类癌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成为了可能,已呈现了增加的趋势。采用消化内镜进行消化系统类癌诊断可不仅对肿瘤的部位、形态、活动度、质地以及形态等进行观察,对于不同类型的肿瘤应采用不同的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对于呈现为广基隆起性疾病且表面光滑或者充血的患者应选择内镜下切除治疗,对于不常见的疾病类型,例如不规则溃疡、全周型肿块和局限性肿块时应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在治疗的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病变部位是否有息肉或其他类型的黏膜病患,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临床研究显示消化系统类癌采用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中应考虑肿瘤的大小、表面情况、组织学分型以及侵润情况进行治疗,采用相对应的内镜下高频电切治疗。
参考文献:
[1]徐国辉,李石,主编.现代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901.
[2]黄申明,兰永廷,李娜.消化道类癌31例临床分析[J].山东医学,2008,48(44):12.
[3]苏雪彤,张志勇.大肠类癌12例治疗临床分析[J].广西医学,2001,23(2):327-328.
上一篇:如何离癌症远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