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有用文档网!

当前位置: 有用文档网 > 作文大全 >

侨校国际化进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探究

| 浏览次数:

【摘要】通过建立“合作的教师群体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生态视角下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最根本主张。在专家学者引领下,课题组从生态的角度提出校本教研以实践共同体为主题,体现“跨学科融合”“关注合作”和“强调共享”特征,并在学校国际化进程中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实践。实践证明,校本教研的实施有利于学校“合作的教师群体文化”的形成,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从非自觉状态走向自觉状态。

【关键字】教师专业发展;校本教研

一、问题提出

作为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校本教研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作为重要指向,努力唤醒教师的科研意识和主体意识,它是一种“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教育部《关于改进和加强教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和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因此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以校为本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成为学校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新课程实施以来,我校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引,确定了“以生为本,开拓创新,发展个性,师生和谐”的教学理念和以“教研结合”为方向的教育科研提升战略,坚持课程体系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一起抓,使学校发展与时俱进。但从实践来看,我校的校本教研更多关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教师个体的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校文化、教师文化、教学文化等因素,部分教师学习意识不强,缺少研究学习的参与热情。如何利用学校文化和教师群体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使教师的专业发展从非自觉状态走向自觉状态呢? 课题组尝试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教师专业发展,尝试寻找我校校本教研存在问题与成因。

二、生态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教研

(一)生态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的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个人与群体共同发展。生态视角下的教师专业发展把学校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教师、学生以及学校环境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或者是因子。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其周围环境的重要性和促进作用不言而喻。教师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物体,时常受到外界环境(校本教研)对其的影响,当生物体与周围的影响因素,不能实现交换时,即校本教研的内容如果不能使教师们从中获得有用于教育教学的知识或技能,不平衡的状态就出现了,教师就会对培训产生反感,抵制的情绪。通过建立“合作的教师群体文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生态取向下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的最根本主张。它超越知识取向、实践取向中主要关注教师本身的局限,而在更大的视野下看待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

(三)生态视角下的校本教研主体

校本教研的主体是实践共同体,它是“有着共同的关切、面对着一系列同样的问题或者都对某个话题抱有热情的一群人聚集而成的团体,他们不断地互动交流,相互影响,从而使其在该领域的知识和专长得以深化”。侨校国际化进程中,来自不同学科的老师是实践共同体的基本成员,他们学历高,锐气足。校长、专家学者和名师则是他们的引领人。

(二)生态视角下的校本教研特征

1.跨学科融合

跨学科融合的校本教研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为每个教师提供发展其特长的教研氛围,不同学科的教师在相互影响中达到教学相长,实现不同学科的教学思想、方法和资源的整合与互补,从而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关注合作

不同学科教师组织在一起,围绕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和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对话与合作。合作有利于激发教师群体中每位成员的潜能和内需,互相扶持, 在项目开展中实现个体能力的提升和群体的发展。

3.强调共享

校本教研存在很多共性问题,需要教师全员参与、共同策划、共享成果。实践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切磋和相互影响,最终共同发展。

三、侨校国际化进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实践

共同愿景是学校教师个人愿景的整合,是学校教师的共同目标。它能使全校教师聚集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的奋斗。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和学生发展需求,在校长的带领下学校教师与专家不断商讨并对学校的共同愿景达成了共识:传承与创新“侨文化”特色,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先进、教学过硬、学科拔尖、敢于创新、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把学校打造成为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侨”校。

主题项目是校本教研实施的载体,课题组设立了五个主题项目,全校教师按照自己的愿景和兴趣参加,保证教研常态化开展。

(一)项目一:特色课程开发与教学

1.项目目标

特色课程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内容。作为“侨”校,我们一直秉承“以侨立校”“以侨融外”的宗旨,并把特色课程开发作为是学校特色文化创建的重要突破口和途径。我们深入挖掘学校特色文化,以“侨”字特色文化为核心,构建一个师生全员参与、系统化的“华侨文化“特色课程体系,从而使特色课程在实施中与学校特色文化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进一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2.项目实施

(1)跨学科课程开发机制

“华侨文化”特色课程中的必修系列课程关注学生基本的科学文化素质,追求知识与技能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为学生的发展奠定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基础。部分课程体系比较大,涵盖多学科领域,需要开展跨学科课程开发。学校成立特色课程教材开发小组,成员包括校长、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和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不同学科的骨干教师。例如,《侨人侨情》《侨情侨心》《走进侨中》等校本课程是开发小组成员花两年时间开发的必修课程校本教材。特色课程教材开发小组在校长引领下,与专家对话交流,总体规划和设计课程,然后承擔不同模块的教材内容编写。校长负责对整合课程相关问题的决策、对教师的培训和考核。

(2)跨学科整合课程教学机制

特色课程内容涉及不同学科内容,例如“华侨文化”特色课程的核心课程《侨人侨情》是必修模块。课程分为《华侨历史篇》《华侨名人篇》和《华侨故园篇》。其中《华侨历史篇》介绍古代和近代部分两个历史时期华侨出国的背景和原因,以及不同地区华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内容,以及各国的华侨政策。《华侨名人篇》介绍华侨华人对世界各国(尤其是美国、东南亚地区)科技发展的贡献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华侨故园篇》则叙述华侨华人对中国近代以来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这三个专题涉及历史、语文和地理三个学科。特色课程管理小组组织了历史学科、语文学科和地理学科三个备课组教师承担各自专题的教学,轮流在不同行政班开展“走班”教学。跨学科整合课程教学的流程如图1所示:

图1跨学科整合课程教学机制

(二)项目二:国际班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

1.项目目标

2014年9月,我校正式开办国际课程班,进行中、外教合作授课。其中70%的课程和美国加州公立高中同步的课程,由学校合作方提供外教师资,30%的课程和中国公立高中同步的课程,由本校教师授课。本项目通过归纳国际班语文、数学、生物和艺术等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开发国际班校本课程,探索适合侨校国际班学生的教学与评价方法,构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课程体系,使学生能更快地适应SAT考试的需要,提供教师课程开发力和教学能力,为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提供新的思路。

2.项目实施

本项目由国际部组建实踐共同体,成立以语文、数学和艺术等学科教师为主力的课程开发小组。在专家学者引领下,课程开发小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国际班高中数学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实践共同体成员展开了美国高中课程、教材的学习并与中国教材进行对比研究。然后搜集载近十年的SAT考试试卷,将知识点总结分类。接着,实践共同体成员在专家引领下制定校本课程目标和内容,在对话合作中编写校本教材,并在实施中探索国际班课程教学方法。最后根据听评课和访谈等反馈反思、调整与完善校本教材和教学方法。

(三)项目三:名师工程

1.项目目标

侨校国际化进程中,学校不断扩大师资力量,新招聘的教师以全国名牌大学毕业生为主。如何使这批毕业生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校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启动了“名师工程”,通过名师引领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使他们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在学科教学、班级管理和学生各种学习和竞赛活动辅导等方面取得好成绩。,实现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项目实施

学校的“名师”是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在学科带头人,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广州市教育领域有较大的影响力大。学校名师成立名师工作室,成员来自各学科组青年教师。“名师工程”实践共同体聚焦课堂,以“课例”为载体,“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做中成长”。工作室成员研究课例,将个人遇到的教学问题、关注的教学现象、思考的教学理论公开展现出来,展开同学科或跨学科的专业对话和课堂开放,彼此分享观点和方法

“师徒结对”是“名师工程”项目之一。名师从学校教师群体中挑选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师德好的教师担任学校每年刚入职的新教师的师傅。师傅和徒弟在备课、听课、评课、辅导、命题、阅卷、教学研究等具体活动中,相互切磋,共同提高。师傅要做到“三带”:①带师德——爱岗敬业,以生为本;②带师能——掌握技能,形成特色;③带师表——注意形象,为人师表。徒弟要做到“三学”:①学思想——教育教学新理念;②学本领——教育教学基本功;③学做人——为人处事,求真务实。课堂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土壤。名师工作室还组织了“师徒同课异构”活动,通过师徒“选定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评议互助提高”等环节,是师傅和徒弟共同在课例中成长。“师徒结对”项目使新教师经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上课反馈——再备课——汇报课——反思”的过程,缩短了教学适应期。

(四)项目四: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1.项目目标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云平台、大数据和移动学习等新兴技术不断冲击传统课堂教学。优化教育教学模式,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智慧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智慧课堂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变革教学方式方法、将技术融入课堂教学中,构建个性化、智能化、数字化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有效促进智慧能力培养的新型课堂。[3]本项目通过探索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提升教师工具应用能力和科研能力,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发展学生学习智慧。

2.项目实施

“智慧课堂”利用了云平台、大数据和移动学习的优势,实现翻转课堂和课堂即时反馈,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业成绩。项目实践共同体由学校校长、创新人才培养班教师和教育技术专家学者组成。教师首先要改变教学观念,他们在校长引领下通过专家讲座,外出观摩学习等途径掌握移动教学和微课导学等先进教育技术学理论和方法。然后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系统剖析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原因。接着,在专家指导下,教师通过面对面和Q群方式展开对话合作,从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组织策略等方面构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最后,学校组织成果交流会,深入思考智慧课堂教学情境中遇到的问题,彼此分享观点和方法,以更广泛的视角审视智慧课堂,实现多种视界的沟通、汇集、融合,激活思维,完善智慧课堂教学模式。

(五)项目五:中华文化交流与推广

1.项目目标

华侨文化,根在中华,全球开花,让我们的教师了解华侨文化,参与推动中华文化,有利于培养教师文化观念,开拓他们的国际化视野。学校主动适应基础教育国际化趋势,以国际化办学理念为先导,开展“传播中华文化”为主题的国际交流与推广活动,积极创建“中”“侨”“外”文化汇集的国际化教育基地。

2.项目实施

随着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深入,“中华文化交流与推广”项目的实施由国际交流走向专业文化授课。

(1)国际研学:组织师生赴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交流,考察学习国外教育教学体制、教育管理理念和课程设置;了解国外基础教育现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情况;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和管理经验,进行中外基础教育比较研究。

(2)文化传承:选派有中华文化特长的教师赴西班牙、巴西等参加国际为当地华裔青年授课,授课内容包括:《汉语文化》《中国书法》《中国水墨画》《藏族舞》《中国地理》等。参与文化传承的老师克服教学设备短缺、学生中文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时间短任务重等一系列困难,在完成教学任务同时也想当地名流、家长展示了教学成果。

(3)课程开发:组织地理、历史等学科老师先后向巴西、印尼等国家派出教师协助当地编写校本教材。他们根据自己学科特色结合当地人文特点,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当地学生学习的中国地理和中国历史校本教材。

(4)汉语国际教学:两次选派语文科叶大剑老师赴印尼泗水新中三语学校开展汉语教学。叶老师在开展教学的同时深入了解了海外初中学生汉语听力方面的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针对的听力教学实践构建了初级汉语听力教学理论策略,并应用到教学上,展开具体的实践研究。

四、实践反思

(一)跨学科融合的校本教研方式实现了不同学科教师优势互补,应重视对教师团队的建设 (下转第13版)

(上接第12版)

“特色课程开发与教学”项目采取跨学科融合的校本教研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发挥了教师特长,大大减少了教师教学的压力和负担,为每个教师提供发展其特长的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氛围。教师团队的建设对于跨学科协同教学的成功至关重要。教师团队组成需要在知识结构上或者教学风格上是互补的,并且在专业上的知识是相通的。例如《侨人侨情》的课程开发和教学团队由语文、历史和地理三个学科组成,他们在教学中能发挥各自的专业所长,使“华侨历史——华侨华人——华侨风俗”知识融会贯通地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思考侨人侨情,主动进行知识融合,發展整合和协调多学科的能力。同时,教师团队应加强沟通与合作,开展集体备课。特色课程管理部门应定期召开研讨会,提高教师团队对课程的认识和团队的凝聚力。

(二)从制度和管理上给予校本教研强有力的支持智慧课堂教学模式以及“特色课程开发与教学”项目的跨学科协同教学是区别于传统独立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学校必须从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加强对教学模式探索的政策支持。学校制定了《智慧课堂管理制度》和《“华侨文化”特色课程管理制度》,实现协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同时还设立智慧课堂和特色课程的组织管理机构,由校长为组长,并由中层干部和骨干教师组成。教研处负责具体的管理工作,协调教师之间的工作。

(三)通过对国际班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有利于教师反思传统高中教学

首先,在与传统高中课程相比,国际班语文、数学、生物和艺术等课程没有繁重的考试和教学压力,因此更适合于探索实操性更强的作文教学,为传统高中教学提供一些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其次,教师团队在构建与国际教育接轨的课程体系过程中开展了中美课程内容进行内容分析和比较,探索适合侨校国际班学生的教学与评价方法,并通过对话交流得以推广。研究过程和和成果有利于教师反思国内高中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五、总结

实践证明,生态视角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有利于教师群体、学习文化的营建,它的实施对促进我校教师专业发展是非常有效的。几年来,我校通过校本教研的实施使教师之间积极互依、合作互动、知识共享,使教师自发意识到自己的研究是自我发展的要求,是个人专业成长的一部分,促使了一支师德高尚、观念新颖、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实现了学校优秀教师文化的形成和学校的内涵发展。

未来,我校将借助计算机网络多主题、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扩大校本教研开展的力度和广度,构建网络教师学习共同体,使教师之间、教师与专业人员之间进入自主开放的高效率学习状态,从而实现了充分、有效、及时的信息交流和网络教育资源的分享,促进教师的专业进步。

参考文献:

[1]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文丽萍.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D],湖南师范大学,2007.

[3]刘熠,曾凯 . 实践共同体模式下公共英语新手教师的职业发展探索[J].中国外语教育,2010(3):37-42.

[4]唐烨伟,庞敬文,钟绍春. 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构建方法及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23-29+34.

[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侨校国际化进程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教研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3ZJK005),广州市教育局的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课题编号:1201432484)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校本 教研 探究 国际化 进程

热门排行Top Ranking

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支部组织生活方面存在问题清单和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1年党员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党组织生活个人问题整改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军队战斗力损耗的新变化

关键词:军队;战斗力损耗;新变化军队战斗力的结构,是战斗力各要素间的结合方式和相互关系。军队战斗力的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

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9篇小学六年级毕业演讲稿100字左右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

问题及整改措施 (2) 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问题及整改措施(2)药房个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精品文章《问题及

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 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最新)能力作风建设个人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在认真

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 关于警察的诗朗诵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疫情防控赞美警察诗朗诵关于警察的诗朗诵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疫情防控赞美警

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 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存在不足及对策探讨提升纳税人满意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纳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具有重要影

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 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20党支部班子查摆问题清单及整改措施农村党支部问题清单文章,供大家阅读参

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派出所校园消防安全检查简报文章,供大家阅读参考。简报第2期申扎县中学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

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8篇2021教师党员年度个人总结篇1敬爱的党组织:我是一个普通年轻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