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的先驱者
卫天霖(1898—1977),字雨三,山西省吕梁市汾阳市东阳城村人,中国油画的先驱者。他出生于诗书之家,其父卫璋、舅父秦龙光皆为清末举人,善书法。他幼年受家庭熏陶,对书法、篆刻、泥塑、木刻及各类民间彩绘、工艺都有广泛的兴趣,尤喜摹绘山西名画家傅山的作品。早年就读于汾阳河汾中学,民国七年(1918年)经河汾中学推荐,考入山西省留日预备学校。民国九年(1920年)经考试选送公费赴日留学。先在东京川端绘画学校就读,后又被正式送入东京美术学校绘画系,专攻油画。由于成绩优秀,经藤岛先生推荐又进入该校研究院继续深造2年。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归国后,任中法大学孔德学院艺术部主任。次年任北平大学造型美术研究会导师。民国十九至二十二年(1930—1933)任北平大学西画系主任、教授。在此期间,他致力于油画的民族化技法研究。民国二十二至三十六(1933—1947)年,先后在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和孔德学校任教。因倾向革命并掩护和营救过中共地下工作者,遭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解放战争初期,他毅然投奔解放区,任华北大学文艺学院教授。1949年后,受政府委托创建了北京师范大学美术工艺系并任系主任。此后,历任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和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等职。任教期间,他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在艺术上成就卓著。文化大革命中,他遭到“四人幫”文化专制主义的迫害,数以百计的艺术珍品被破坏和销毁,年近古稀的卫天霖肝胆俱裂、痛不欲生。至此以后,老人变得沉闷、忧愤、郁郁寡欢,于1973年含愤弃教,退休归家。1977年3月24日病逝于北京,终年79岁。同年4月,中国美术家协会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
卫天霖为祖国美术事业的发展,终身孜孜以求、刻苦专研、勤奋创作、苦心育人。在作品创作中,他既继承祖国古典艺术中的优秀传统,也注重借鉴外来艺术创造上有价值的东西,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力求创新,形成了绚丽浓郁的独特风格。他作画层层积色,不仅色彩丰富,运笔也斑驳苍劲,具有书法篆刻之美,给人以饱满、深沉与醇厚之感。在探索油画创作的民族化道路上卓有建树。他的早期作品《童嬉图》(民国十八年即1929年作)、《甬》(民国二十六年即1937年作)等,显示出他对民族传统题材和民族色调的探求。民国二十二年所作《余赓靖烈士》像的幻境式处理,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所作《母亲》《卫迦像》等,则更多地强调作品的意境和内在力量,吸取了印象主义的光色造型手段,增强了艺术表现力。上世纪五十年代所作两幅《人体》及多幅风景和静物画,更在层次上的色彩丰富、笔触上的篆刻特色以及质感、量感等方面锤炼至精。在退休归家后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他仍继续勤奋作画,创作出一批显示他独特艺术风格的珍品。患病后,他还抱病挥毫。他说:“我就是死也要死在画架前。”手术后,他身体非常虚弱,但仍然拿起了画笔,创作出巨幅屏风画《松梅仙鹤图》《孔雀牡丹图》。这两幅独具东方色调和形式的屏风画,竟成了他最后的遗作。
卫天霖逝世后,他的作品与画风,逐渐受到中国画坛的重视。1980年,他的89幅遗作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灿烂的色彩、辉煌的气魄,震动了中国美术界。1982年至1983年间,他的部分作品东渡日本,在东京、仙台等地巡回展出,震撼之烈,影响之深,在日本美术史上也属罕见,被誉为“中国油画艺术的卢梭”“中国油画的先驱者”。1985年4月,“卫天霖艺术研究会”在北京师范学院成立,著名画家刘海粟担任会长。1987年,“卫天霖油画回顾展”在四川、贵州、山西等地巡回展出,卫派油画艺术形成一股强烈的卫风,拂向祖国大江南北。1998年12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北京国际艺苑美术基金会举办的“中国油画先驱、油画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卫天霖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国际艺苑美术馆举行,其间举办了“卫天霖油画学术展”。卫天霖以其高雅的艺术风度,款款走进了中国美术史,走进了永恒的艺术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