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深处的首次火箭轰鸣
计划开始卸车!报告完毕!”
发射站长洪亮而干脆地下达命令:“开始卸车!”
中队长跑步回到队伍前面,“各号手按照火箭卸车的规定和要求,动作准确、严肃认真。各就各位、卸车开始!”
队员齐声回答:“各就各位、开始卸车!”操作手们跑步熟练地站在了各自预定的位置。这些熟练的动作是平日练兵的考核,表情严肃的各号操作手严阵以待,如同进入战斗状态。
四川籍的发射站长平日里总是面带微笑,而此时他大刀一样的双眉下,两眼炯炯有神直射前方,那不言自威的目光将火箭卸车场推向了战场。运载火箭从落地发射场到离开发射场,那每一项操作、每一个动作都不能有任何细小的差错,从此刻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了!
铁罐子端部的大铁门向两侧打开,一枚穿着军绿色箭衣的火箭被操作手徐徐推了出来。原来,铁罐子里与外面平板火车有一条相连接的铁轨,铁罐子里的火箭被固定在铁轨的支架上。
这是我国当时型号最新、推力最大、使用新技术最多的火箭。火箭全长44.56米。一子级火箭直径3.35米多,长度20.588米;二子级火箭直径3.35米,长度7.520米;三子级火箭直径2.25米,长度9.689米;整流罩直径3.0米,长度6.54米。它们分别装在独立的特殊运输车上。火车平板上火箭脱掉了外面包装的箭衣,乳白色的火箭亮相在大家的眼前,它是那么的庞大、雄伟。
训练有素的操作手完全按照程序化的动作各就各位。随着“三号准备完毕!”“六号准备完毕!”“二号准备完毕!”“五号准备完毕!”特殊的工作使用着特殊的计数,这里的报告词也与众不同……操作人员已经将各自所负责的任务动作完成。火箭的专用连接件已经与火箭连接完毕,厂房上的大桁吊上挂着专用吊具稳稳地落在了火箭上方。随着口令的不断下达,巨大的火箭被稳稳吊起并放置到准备好的带轮子的专用测试支架上。
我虽然对厂房很熟悉,对吊车也很熟悉,但此时的感觉是百闻不如一见。真是不看不知道,吊装火箭真奇妙。大吊车真厉害,把火箭轻轻一吊就起来了。
这次火箭进场虽然是一次演练,但却比一次真实的发射内容还要多,还要复杂,危险性还要大。因为发射场是新建的,火箭也是新研制的,整个设备也都是第一次使用,就是参加发射任务的所有人员也都是第一次在西昌卫星发射场面对这样的阵势。
火箭完成卸车后将要办理各项交接手续,还要进行单元设备检查,分系统测试,系统间匹配测试和不同状态下的系统总检查,这些统称为技术区的水平测试。然后,装入公路转运车,浩浩荡荡地转往发射区,在那里火箭将在发射塔完成逐级起竖,与卫星对接测试。
屹立在发射场坪的火箭发射塔格外引人瞩目。这个发射塔高达80米,由1000多吨钢铁堆积而成。塔上有15层固定平台和13层回转平台,每层固定平台上都有两间测试室。塔上装有两部电梯,可以从地面直达塔顶。
发射塔的顶端有一部可以360°旋转的醒目大吊车,那是专门用于火箭及卫星吊装对接的。我曾参加组织了发射塔吊的安装工程。当时这部塔吊机械部分安装好后,在安装电缆时却遇到了问题:由发射塔架底部引到顶部的几十根电缆,无法穿过塔吊机房厚厚的钢板。我们和设计人员商量出解决办法。在给施工部队交代工艺时,他们总是听不明白。我那股傻大胆的愣劲上来了,三下两下就沿着塔吊下面圆钢焊接成的倒三角吊车桁架爬了过去。桁架大约有二十多米长,我既没有系安全带也没采取任何安全措施,竟利索地爬到了需要穿电缆的部位,用粉笔画了一个圈,要求施工人员用气焊烧个洞,电缆由这个洞穿过即可。问题立即得到了解决。等我下来后,大家说别提有多担心了,起初都不知道我要做什么,等明白我要做什么时,我已经爬到了悬空的钢梁桁架上。这时喝令我下来怕把我吓着,不喊又确实非常危险。但我就是这么一个急躁人。过后我每次站在发射塔架下,都会想起这件侥幸的危险事件。共和国的卫星、火箭发射任务就是在千百个不畏惧困难,勇于克服艰险的发射场建设者的共同拼搏中获得的成功。
上一篇:对有线电视通信系统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数据通信技术及应用